教导处范文之小学教改实施方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教导处范文之小学教改实施方案

教导处范文之小学教改实施方案 ‎ ‎  为了切实提高我校课堂教学效益,我校于2010年5月进行了教改实验,通过为期一个月的实验,我们看到实验班级在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学习气氛、学习成绩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变化,因此本学期,我们将在我镇全面推广本次教改,具体方案如下:‎ ‎  一、        领导小组 ‎  组长:徐斌 ‎  副组长:龚希军  王小龙   苏诰盛  余普亮 ‎  成员:温小利  龚方琼  邱裕云  应超  翁雪丽  林祖波 ‎  苏清华  黄建华  杨秀蓉  龚菊梅  蔡湾湾 周慧芳 孙航 ‎  二、        教改对象 ‎  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 ‎  三、        教改模式 ‎  问题导学  互动探究 ‎  四、        导学案的设计 ‎  1、         设计原则 ‎  导学案不同于教案也不同于学案,它在废除原来传统教案的基础上,将导案、学案、以及训案三案合一,兼具导学、导思、导练三个不同层面的具体要求,在导学案设计要做到四个基本统一:‎ ‎  一是统一导学案设计的基本格式,设计格式主要有三项。第一项为题头,包含主编人、审核人、审批人、编号;第二项为信息,包含学生姓名、班级、小组、时间。第三项是导学案设计的主要内容,主要有课题、课型、课时,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法指导,知识链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小结、达标检测等要素 ‎  二是统一导学案设计的基本容量。导学案一般以半个小时的学习量为宜;要求一课一案,统一打印,用8k纸张单面打印,字体要求:标题为宋体三号字,内容位仿宋小四号字。‎ ‎  三是统一导学案设计的基本要素。即要有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法指导、知识链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小结、达标检测等八大要素 ‎  四是统一导学案设计的基本程序。首先由教师自备形成“个案”,再通过集体备课形成“共案”,而后教师根据班级学情对共案进行复备形成“复案”,再就是教师在课堂上根据学情进行续备形成“续案”,最后通过教学反思形成“补案”。‎ ‎  2、设计要求 ‎  (1)           学习目标、重难点 ‎  根据本班学情,结合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制定符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的学习目标,目标不能过于抽象、过高、过低。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要起到引领作用。并通过钻研教材确定课堂学习的重难点,为学生学习的侧重点指明方向。‎ ‎  (2)           学法指导、知识链接 ‎  学法指导要具体,明确告诉学生通过何种方法掌握何种知识,方法的叙述要明了易懂,具有可操作性,符合学生的行为能力及思维能力。‎ ‎  知识链接一栏要把以前学的知识、即将学的知识和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机的链接起来,启迪学生的思维。‎ ‎  (3)           自主学习 ‎  自主学习是决定一节课效益高低的关键,教师应充分研读教材、分析学情,根据学生的思维能力设计学生自学内容。设计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方面问题:‎ ‎  ①       基础性,自学内容是让学生通过教材的提示、学生的生活体验来完成的部分,所以其难度不能太大,应重点放在概念题、识记题、复习题等方面上,使学生能够通过查找资料、亲身体验来完成。‎ ‎  ②            趣味性,设计问题时要将自学问题赋予情境色彩,让学生能够主动去完成,解决情境中的问题,同时也就学到了知识。‎ ‎  ③     ‎ ‎ 针对性,教师在设计自学内容要紧密结合教材的内容,通过钻研教材将内容细化,分部到自学内容中,针对学习目标进行设计,让学生通过自学后能够明确自己学到的是什么,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  (4)           合作探究 ‎  合作探究是课堂的主要环节,是学生展示自己的平台,也是提升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合作意识的主渠道,因此把握好这个环节是重中之重:‎ ‎  ①       问题层次化,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梯度,不能将问题设计的太难,也不能太容易,应结合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思考、推理、讨论、分工合作能够完成。由浅入深,从而逐渐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  ②      互动展示化,学生在通过合作、探究得出结论时,要给予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去展示自己的成果,同时引导学生互相点评、学习、达到学生互助学习的目的,让学生在展示自己的同时提高自信,提高表达、表现能力。老师应在学生碰到一些共性的问题、疑惑时有针对性地予以适当的引导、点拨、精讲,使整个课堂气氛在探讨、合作、交流中得到升华。‎ ‎  ③     ‎ ‎ 内容趣味、生活化,要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去探究、合作,我们必须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知识问题穿插在生活情境中、游戏活动中、故事情节中,让学生的探究、合作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将学习内容和生活情境良好结合起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5)           课堂小结 ‎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掌握了学习内容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要让他们知道这节课到底学到了什么知识,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如(口头叙述、表格、知识树、知识导图等方式)‎ ‎  (6)           达标检测 ‎  达标检测是对课堂效果的检验,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检验课堂预设目标成效的手段,不要错误地理解为每一节课对每个学生都要进行一次考试。‎ ‎  3、  导学案的使用 ‎  在使用导学案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组织好学生的学习活动,要充分发挥导学案的引导作用,具体有以下及方面要求:‎ ‎  (1)教师应提前下发导学案,可提前一天下发,让学生课前有充分的时间自主学习,学生在课前使用蓝色或黑色笔完成自主学习一栏,并将不懂的、不会的问题进行备注。为课堂的合作探究顺利进行打好基础。‎ ‎  (2)教师应结合导学案各个模块对学生进行培训,让学生明白各个模块的作用,从而正确利用导学案辅助学习,‎ ‎  (3)上课前教师要让学生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写在黑板上,并面向全体学生解读学习目标。‎ ‎  (4)教师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给予点拨或参与到学生的讨论当中,并要求学生使用红色笔改正做错的问题。把不会的问题记录在纠错本上。‎ ‎  (5)课堂结束以后教师要将学生的导学案收回认真审阅,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时间许可的情况下予以批阅,之后将导学案发还给学生,并让学生利用资料袋、文件夹保存好每张导学案。‎ ‎  4、导学案的设计流程 ‎  个人初案——集体共案——个人复案——课后补案 ‎  五、      合作小组的创建 ‎  1、              创建原则 ‎  为了给课堂的合作探究提供有力的平台,我们要将学生分为4—6人为一个合作小组,建立小组时要注意:(1)好差生要合理搭配,每个小组根据班级具体情况搭配好优生与后进生的人数。(2)成立小组长,小组长一般让尖子生担任,组织好本组的学习活动。(3)成立小组激励机制,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中。‎ ‎  2、              具体要求 ‎  合作小组的建立目的是为了创建一个学生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因此,在课堂活动中:‎ ‎  (1)各个小组必须要充分体现出良好的合作意识,不能让小组的成立流于形式,对于无法正常进行的小组要予以人员上的调整,每组都搭配1到2名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引领本组成员参与讨论、合作;‎ ‎  (2)教师在合作探究过程中不能无所事事,要及时关注学生的探究进程,在个别小组遇到问题、疑惑的时候要参与其中给予点拨;‎ ‎  (3)要引导学生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点评。‎ ‎  (4)树立学生公平竞争意识,对于表现突出的小组要予以鼓励、奖励,以提高学生合作探究的积极性。‎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