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9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政治(思想品德)(心得)之上好《品德与社会》课关键在哪里
政治(思想品德)论文之上好《品德与社会》课关键在哪里 近年来,新课程背景下的品德课教学整体上进步显著,成绩突出,但局部问题逐渐显露,小学品德课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可在现在的课堂中,我们不难看到有些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是没有转变过来,还把思想品德课上成思想教育课。有的老师把《品德与社会》课上成故事课,忽视《品德与社会》课的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教学中没有学生了解、体验、探究问题的过程。加上小学品德课教学基本上是语、数教师兼任,兼任方式随意性很强,有的教师对《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基本环节和基本规律还搞不清楚,学校在安排时很少考虑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大多是以教师的工作量的大小课时的轻重来搭配,造成了《品德与社会》兼课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大多数的兼职教师,在精力和时间上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担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一般不会把它当成教学教研的主攻方向,从而导致教师对《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没有太多的热情,有可能不钻研教材,也很少研究教法。学校虽然也会定期举行一些教研活动,但由于参加人员中的部分兼职教师,对这类的活动存在应付现象,造成活动效率低。 那么如何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水平呢?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本人根据自己近些年在教学中的认识和实践谈谈几点看法: 一、明确课程标准 细心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领会其教育思想,认真撰写教学计划,做到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把握教材特点,联系学生实际,适时拓展资源,注重人文关怀,做到有的放矢,出色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新《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因而,随着课改的深入和学科的发展,人们对它的重视程度会越来越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能全面把握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新的教学观,转变旧的观念。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教师首先要为人师表。并且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学生喜欢的活动,指导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格得到发展,身心健康地成长。 二、重视思品教学 以往,我们老师在上《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时,总是会用来上语文或是数学课,要不然就是叫学生自习。说到底就是认为它是一门无关紧要的“副科”课,上不上都不重要。如今,它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设置的一门新课程。它的设置反映了加强和改革德育课程的时代要求,也顺应了课程综合化的时代潮流,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在教材观上,教师由教材的忠实宣讲者转变为教材使用中的决策者,确立起自己作为课程教材的创造者和实施主体的意识,学会用教材来教,在内容上关注儿童的实际,设计上注重以主体活动的方式呈现,将教学的目光更多的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有针对性地调节教学内容;在教学观上,教学是师生交互、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体验与交流。 三、提高自身素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老师自身素质,随着改革深化和社会发展,政治理论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绝不能满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知识,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才能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需要。老师要有渊博、深厚的学科知识,更重要的还需勇于反思,敢于面对和改进自己的偏差、错误,才能不断提高业务能力,这就要求老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和掌握思品课教学的好方法,有效推行素质教育。因此,只有掌握丰富知识,才能融会贯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使教学生动风趣、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 四、理解尊重学生 学生尊重老师天经地义,但老师也应尊重学生权利,尊重学生的特长、个性和人格。在举止上,要时时处处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做到。只有老师轻松快乐教学,才能使学生乐于接近老师、乐于接受教育,才能感染学生快乐情愫。有的老师总是一厢情愿替学生“着想”,认为自己是为学生好,常常忽略学生权利。于是,上课经常拖堂、挤占课间活动时间、随便把学生活动课或课外课挪用、作业没完没了,久而久之学生难免厌倦、反感。老师尊重了学生,学生才会尊重老师,常到学生中间看看,在面对学生时摒弃懊恼,调节情绪,保持好心情,把微笑带给学生,关心学生痛痒,和学生打成一片,师生关系一定融洽。 五、活用教材转变观念 在教材观上,教师由教材的忠实宣讲者转变为教材使用中的决策者,学会用教材来教,在内容上关注儿童的实际,设计上注重以主体活动的方式呈现,将教学的目光更多的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有针对性地调节教学内容;在教学中不要生搬硬套,要避免偏离主题去拓展去挖掘,把知识要点与时政、现实生活事例有机结合。教师在教学中要敢于突破课堂束缚,关注社会热点,不仅要指导学生学好教材,还要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多了解社会生活实际,努力拓展知识面,开阔视野。还有观念更新很重要,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变“ 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运用知识。因此教师也应进行角色的转变,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加者、合作者、引导者、促进者,还课堂于学生,实现师生互动式的交流合作。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中要善于利用教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我们思想品德课的最终目的是付诸于实践,这样的思想观念的改变,才能保证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改革才会成功,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才有希望。 六、巧设问题探究兴趣 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内容的意义建构,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一种内在动力,它促使学生萌发出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自觉努力去探索、去攀登,向着认知的目标前进的欲望。因此,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成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引导学生结合所提问题扩展思维、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不能依靠知识的灌输和道德的说教来实现,必须要通过学生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教学必须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良好的情绪中通过丰富新颖的教学内容不断获得新知识,从而得到精神上的满足,解除学生的消极、沉闷的心理状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根据学生心理状态实际,循循善诱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善于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和探究氛围,创设生动而富于感染力的教学情景和氛围,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滋生探究欲望。 七、充分利用多媒体 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最好的学习动因是学生对所学教材有内在的兴趣。”多媒体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资源,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引导他们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画一画、演一演、跳一跳,在多种活动体验中不断深化学习主题,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愿望,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而且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知识视野,增强思想教育的灵活性和实效性,可以使学生全部参与到分享高科技中来,充分体验到参与学习的乐趣和喜悦,通过对媒体信息的处理和应用,可以使学生获取最新的信息资源,达到资源的共享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快捷、高效,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八、追求教学有效性 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很多。创设情境,激发小学生自主通过创设的问题情境,既可以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又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让学生的学习更富有成效。巧妙设疑,拓宽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贴近小学生生活,延伸自主探究的范围,既让教学过程有新资源的生成,有过程状态认知的生成,又拓宽了学生思维的空间,让学生思想品德认识得到进一步提高。 新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遵守多少道德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这些社会知识、规范和准则形成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做事的观念和态度,以及思考问题的取向,如换位观、依存观、双赢观、分享观等等,是他能够融入社会,立足社会,并能在社会生活中不断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源于学生现实生活的教学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深处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才能引发学生的共鸣, 这样才能追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走进社会,真正学会生活、感悟生活,培养他们积极的生活态度,促进他们健康、向上、积极的人格发展。 总之,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目前虽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但这些不足是可以弥补的,只要我们重视它、认识它、理解它,那么我们就能解决它。将品德教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组织真正有效的教学活动,让品德教学走进生活,走进社会,走进学生的心灵,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生动性,为学生的品德形成奠定基础,就能使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达到新《课程标准》中提到的目的和要求,让学生想学、愿学、乐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