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9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小学古诗歌教学空白填补艺术探微
语文论文之小学古诗歌教学空白填补艺术探微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华,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块瑰玉。古诗篇幅短小但意蕴深刻,琅琅上口,字字珠玑,意境优美,寓意深邃。不仅能使学生开拓美的视野,陶冶美的情操,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但孩子们宥于自身的环境、知识面、生活阅历等,对诗歌中所描绘的壮丽山河、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感到疏远,因而不利于完全领悟和接受古诗所营造的诗化了的世界。 一 、“空白艺术”的基本内涵 “空白艺术”是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法之一,是指在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从而达到“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给人以启迪和美的享受。 二、 小学古诗教学空白填补策略举隅 (一)关注小学生古诗歌审美心理特点,以“空白美”拉近古诗与小读者距离 结合审美活动和教育活动的原理,我们可对小学生的审美心理特点进行剖析进而才可迈入利用“空白美” 对小学生进行审美教育阶段,具体到古诗歌赏析来说,儿童的思维是具体的,他们把握对象、接受知识,往往是从具体的形象开始的,欣赏诗歌的时候,他们总是通过具体可感的事物去领会诗中的意境。作为语文教师要致力于创造鲜明生动的诗歌形象,将古诗歌的“空白”“含蓄”挖掘出来以孩子适应的形象或者画面或者情绪体验展现古诗歌的魅力,让孩子们在具体可感的画面中感受诗歌的意境。如教杜甫的《绝句》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个句子四个形象,四个形象互相映衬,互相补充,一幅充满意趣、乐观向上的生活图画便鲜明地呈现在小读者面前。这一效果是诗中任何单个形象都不可能取得的。教师通过自己的解读可以设疑的方式设计空白点:“诗中的四组形象是一种什么关系啊?映衬的?并列的?”“组合起来的新形象可以怎样用语言描述出来?”另外,我们语文教师如果能从古诗语调上的音乐性制造“空白点”引导小学生一步一步体会不同语调,不同节奏,不同旋律下的对诗句的不同体会,不同情感。 (二)利用课文的插图填补空白, 充分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对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是相当重要的。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看图的指导,并利用插图进行空白美的填补,这样,让学生从较为熟悉地看得见,听得懂的问题来解决古诗中较难理解的问题,既克服了呆板枯燥的教学模式,又激活了课堂气氛,开拓学生的思维,教学效果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所配的插图:事面上红日高照,苍山对峙,一挂瀑布飞流直下,诗人伫立岸边。整个画面以紫色为基调,强调了“日照香炉生紫烟” 的氛围。那红中带紫的山峰,白中带紫的瀑布,使整个画面中的人、山、水浑然一体,在晶莹却又凝重的紫色世界里展示出一股脱俗超凡的力量,给人一种神秘而朦胧的美感。由画入诗,更会使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小学生在欣赏这幅图画之后,反复朗读、体味,在语文教师的点拨下“同学们,从插图中你看到的瀑布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同学们就会抓住“瀑布”壮观的精彩描写,进行创造想象: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远远看去挂在山壁上的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像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面对这雄伟、壮观的美景,同学们一定会深受感染,而对诗中化动为静的“挂”字,极为生动的“飞”字以及“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奇特比喻心领神会。 (三)创设具体情境,启发想象,通过再造想象填补空白 想象对于诗人的创作是一种必要,对于小欣赏者来说也是一种必要。语言是传达思想感情的工具,使有些微妙的思想感情,深沉的激越情怀,却不能为语言所直抒尽传,而为小读者设置下感情上的空白。因此小学古诗歌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情境,启发想象,培养小学生对古诗歌的想象力,先要引导小学生“入情”,入情了才能“入境”。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为了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之情,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真情实感,有的老师采用了“身临其境”之法:“ 同学们,请你仔细看课文插图,把自己想象成远离家乡客居异地的诗人王维,重阳节这天,登山远望家乡的方向心里会想些什么?请你揣摩一下。”之后,再找一名学生上台在配乐声中激情表演:我是诗人王维,身在外地举目无亲,重阳节这天,我登上山顶仰望家乡方向的崇山峻岭,不禁勾起了我的思乡之情,(该生一手倒背,一手捋长髯之相)深沉地吟诵:“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看到了家乡的亲人佩戴茱萸,登上高山,畅饮菊花酒的热闹场面,而更彰显出诗人“独在异乡”的孤寂和无奈。 (四)丰富拓展小学生生活经验,填补空白 诗歌来源于诗人对于生活的感悟和理解,是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将对社会万象的理解倾注于笔端构思而成,最终成为千古流传的佳作。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只有让学生们在生活实际中去发现、去体验才能领会一些诗歌的真正含义。因为在生活中所发现所感悟的意境和作者产生了共鸣。记得在 王铮老师讲《山行》时,文章的最后,她穿越时空隧道,坐着马车来到一座山前,看见“远处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头,山路的顶端是白云缭绕的地方,那儿隐约有几户人家。我停车来不走,是因为喜欢这枫林晚景,这被秋霜染红的枫叶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艳。”如此美景,诗人情不自禁地吟诵道:远上寒山石径斜 , 白云生处有人家…… 拓宽了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也不由自主地跟着老师吟诵起来,悟诗境和诵古诗有机结合起来,也是诗歌教学的一大亮点。 当然以上仅就小学古诗歌空白美及空白填补艺术做一简单例释,显然空白填补艺术还有其它好多种方法甚至是很多更有效的方法,而且小学古诗歌的教学也不仅仅就是空白填补艺术这一种方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