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心得)之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心得)之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论文之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 ‎  摘要: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为对知识的主动探求,这就要求增加学习历史的兴趣。教师应在课本应用、内容安排、教学方法等各方面加以考虑,使学生更有效地投入学习。‎ ‎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如果人们吃饭没有食欲,勉强地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至少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即他乐意接受,并且能很好地消化它。”吃饭如此,学习历史亦是如此。如果学生对历史学习提不起兴趣,学习就会缺乏积极主动性,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枯燥无味的灌输。所以在历史教学中激发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正所谓“乐学之下无负担”。历史又是记忆性较强的学科,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是提高记忆能力的关键。那么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而使学生乐学、会学、善学呢?‎ ‎  一、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感染学生罗曼·罗兰有名言说:“要播撒阳光在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 同样,要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教师自身就必须首先对历史具有丰富的情感源泉。这个源泉从哪里来?教师只有平时博览群书,深入挖掘教材,不断研究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博览群书积累知识,不断总结与反思,做到自身具备一桶水的知识功底,才能在教学中融会贯通,继而选准知识兴趣的爆发点,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从而达到灌满“一杯水”的目的。‎ ‎  二、在导入新课上下功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堂课能不能吸引学生,导入新课一环非常重要。导入新课时,一种做法是设置疑点,制造悬念。这样能集中学生的有效注意,让他们以急于释疑的心情进入学习状态,对探究的过程、结果产生兴趣。如讲《“伐无道,诛暴秦”》时,用“统一六国后的秦始皇可谓是威震四海,为此,他变得更加不可一世。他自称始皇帝,奢望秦朝的统治能够千秋万世。但他做梦也没想到,他费尽毕生精力苦心经营的秦王朝竟然是一个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显赫一时的秦王朝为什么会在顷刻之间土崩瓦解呢?”等问题导入,使学生围绕秦朝灭亡的原因、过程等方面,积极参与学习。另一种做法是采用与课文有关的传闻、秘史,这也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讲述必须简洁,否则会有喧宾夺主之感。‎ ‎  三、在教学活动中设疑、质疑,以疑诱思,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期以来,我们在历史课教学中观念落后,采用的是沿袭了多年的“讲—听—背”直线型教学格局。课堂上教师唱独角戏,所谓“黑板、粉笔加嘴皮”,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这种做法抑制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扼杀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一些学生感到历史课枯燥无味,产生“厌史”‎ 情绪。学贵有疑,有疑才有所思,有思必有所得。在讲课过程中设置疑问,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时还能活跃课堂气氛。‎ ‎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一边提出问题,一边启发诱导,要求学生以马克思“怀疑一切”的学习态度为榜样。如讲《灿烂的青铜文明》时,提出疑问:“为什么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社会的进步?”这样,教师不断设置疑云,使学生思维处于亢奋状态,激发了课堂情趣,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联系分析,获取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又如讲到秦朝灭亡时,设问学生, “陈胜吴广起义是历史的偶然还是历史的必然?为什么?”,学生陷入思索之中,然后便说出一些自己的理解。这些设疑如石落平潭,波澜迭起,使课堂气氛热烈,引发学生思维开启。‎ ‎  四、有效利用课本上的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新课程标准中使用的教材充分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精美的印刷、生动的插图、富有趣味性的历史小故事以及探究性问题都让学生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尽可能地利用课文中的这些资源尤其是插图加以渲染,烘托气氛,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 ‎  例如《大变革的时代》一课的导入框插图及故事。在导入新课中,我先让学生看这幅图读故事,紧接着简短的介绍:“商鞅立木为信,实行变法……为后来大秦帝国的崛起、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就了一代帝王的千古伟业。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进入那个大变革的时代……”‎ ‎。以此来导入新课。这种简短的插图介绍,传达给学生以变革对社会进步影响之大,对历史发展影响之大的信号。这对整体课文的讲述起到了铺垫作用,学生的兴趣也就油然而生了。‎ ‎  五、从基础知识的实用方面入手学生学习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为了考试,我们不能回避这个问题。在历史教学中遇到一些重点课,在导入新课时,我就强调这一章节的重要性,在历届中考中常出现一些题,我们在学习时应重点抓几方面问题。这种方法开宗明义使学生一开始就了解到学习这章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学生认为所学的知识重要,注意力就集中,激起了浓厚兴趣。但在讲授方法上要注意灵活多变,力求使原本比较枯燥抽象的授课内容变得生动有趣,从而产生很强的感召力,使课堂气氛活跃。这样他们就会自主地动脑筋探索知识奥妙,愉快地寻求知识归宿,从而焕发起更高的求知欲,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  六、努力运用多媒体教学,进行历史情景的再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对于学生来说,感觉距离比较遥远。人的认知是从感性开始的,直观形象的材料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储存。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有意识打破时空界限再现历史情景,缩短历史与学生的距离,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给学生以直接的感官刺激,有利于引发学生,不仅能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效率。例如我在讲《三国鼎立》时,插放一段电影《火烧赤壁》的录像和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头曲;在讲《抗日战争》时,播放《国歌》等。这样,通过直观教学手段代替教师的讲读,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可以说,多媒体使历史走近了学生,使历史课不再是枯燥的理论和呆板的讲授。‎ ‎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育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总之,兴趣的激发,使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这样就会使学生情不自禁地对历史产生求知欲,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不断地总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积极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并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充分享受学习历史的乐趣,真正从内心深处体会到学习的愉快。‎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