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也让语文课美起来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也让语文课美起来

语文论文之也让语文课美起来 ‎ ‎  盐城市盐阜中学   朱英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搞好新课程的高中语文教学,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教师都希望在自己的课堂上使学生感兴趣。怎样才能把课上得有趣呢?所谓课上得有趣,这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意识到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为人们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因此,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显得特别重要。但是,在学生眼中,和数学、英语相比,语文显得不太重要,学习兴趣也不浓厚。经常看到学生在课堂上无精打采,更不用说课外每天花多少时间学语文,平时布置的作业尤其是作文,按时交上来的不到一半,交上来的也很多是应付式完成而不顾质量,只见他们每天不是算数学就是读英语。也许他们认为语文是母语,是自小就学习的科目,怎么说都能懂一点,并且觉得语文学习费时费力,见效也不快再说高考中,语文成绩拉不开太大的差距。因此,学生进入高中后,对语文不太重视,教师教起来也很吃力。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呢?笔者认为应该让语文课美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  一、形式美:‎ ‎  1.多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的美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传统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比较有限,多媒体在此则表现了高度的优越性。丰富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课堂学习气氛浓厚、学习氛围轻松。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本和板书,难免枯燥乏味。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完全克服了这一缺陷,能够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静止的文本可以按指定的轨迹运动,静态的图像可以像动画一样播放,色彩可以变化,速度可以控制。这样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我在教《江南的冬景》的时候,学生单单看课文的内容,可能很难进入作者创设的意境,但如果我们能够设置一定的画面,如午后冬郊图、农村冬雨图、江南雪景图、旱冬闲步图等等,把这些画面配到课文的朗读录音上,那就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想象,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对课文内容进行再创造。‎ ‎  2.教师要用多样化的导入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过: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语文课堂的导入也应该精心构思,巧妙设计,具有形象美、情感美、和谐美、悬念美,使教学过程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生机盎然,充盈着美的气息,让学生感受一种神圣、魅力和诗意,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比如我在讲《最后的常春藤叶》时,采用了这样的导入:“同学们,在这样的季节,我们漫步校园,已看到落叶飘飞了,再过一些日子,随着冬风的到来,即使有枯黄的叶子挂在枝头,但也会随风飘曳,因为它的生命很快就会结束了。而有这样一片小小的叶子,永远不会掉落,牵动着千千万万人的心,这是一片怎样的叶子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欧·亨利笔下的这片神奇的叶子,《最后的常春藤叶》。”这样很有抒情意味的开头立即抓住了学生的心。‎ ‎  3.组织形式要多样化。比如在讲小说《祝福》时,我先让学生讲关于祥林嫂的故事,如果单让一个学生起来讲,其他同学参与的热情不会太高,并且也太平淡,所以我就让三个同学起来分别以祥林嫂、鲁四老爷、和“我”的身份讲同一个故事,这样课堂气氛就活跃了起来,同时,通过不同身份的人讲故事,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也深刻了许多。其次,如果安步就班地讲课文,学生会漫不经心,如果采取新颖的切入口,也会激发学习的兴趣。例如,我在讲《装在套子里的人》时,就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别里科夫是怎么死的?是自杀还是他杀?请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证据。这样,学生一下子就投入到课堂中来了。‎ ‎  二、内容美:‎ ‎  高中语文课本中的课文是很美的,所以我们要挖掘其中的美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其中的美主要包括画面美、音乐美和人物美。‎ ‎  1.画面美:作者在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物,不仅再现了客观存在的自然美,而且也表达了作者的审美观点,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刘白羽的《长江三峡》、高建群的《西地平线上》、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犹如一幅幅色彩绚丽的画卷,生动地再现了祖国河山的壮丽雄伟。所以我们要带领学生走进这美丽的画卷,欣赏感受那充满活力的湘江秋景、三峡中湍急的激流,西地平线上落日的壮美,朦胧的月下荷塘。‎ ‎  2.音乐美:古典诗歌是富有音乐美的文学样式,它讲究韵律、乐感极强,平声仄声交错组合,跌宕起伏,具有美的旋律和和谐的节奏。因此,我和学生学习古诗词时,总是在分析朗读本首诗时应该注重语气的轻重、语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寻找诗人创作的背景,体味诗人的情感起伏,这样,就形成了韵味不同的诗篇,读来婉转缠绵的如李清照的《声声慢》、豪气冲天、气壮山河的诗篇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特别是利用音乐课进行颂唱,每一首诗都体现了不同的音乐之美。古诗词的教学,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叩击他们的灵魂,拨动他们的心弦,使其产生强烈的共鸣,获得极美的艺术享受。‎ ‎  3.人物美:高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美的人物形象值得我们去学习。如具有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至忠至勇的烛之武;善于探究,语言委婉,娓娓动听,可谓善谏的一位实至名归的谏官邹忌;老练多谋,眼光锐利,善于用人,善于分析,忠心耿耿,剖析利害,有情有义,胆识过人,干练透辟的张良;美丽善良、天真清纯、温柔勤劳、善解人意,体贴爷爷、执著,矢志不渝地追求爱情的翠翠等等。通过感受这些人物形象的美,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就集中了起来。‎ ‎  三、情感美:‎ ‎  1.中学语文教材所选文本中蕴藏着丰富的情感资源。教师如果能够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把情感元素纳入到教学设计中去,把情感目标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去完成,一定会大大提高学生的认知、情智水平,激发他们上课的热情。比如《想北平》中,我们带领学生深深体会在异乡为异客时对故园的深深思念,这种思念,铭刻在每一个游子的心里,流淌在每一个游子的血液里,无论走的多远,依然忍不住回头眺望。“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想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在我想做一件事讨她老人家喜欢的时候,我独自微微地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表达出来。我爱北平也近乎这个。”读来情深意切,感人肺腑。在《老王》中,我们体会到老王对“我”的深厚的情感,那是一个不幸者对一直在帮助他的“幸运者”所能表达的复杂而又真挚的情感。再如在《陈情表》中,我们体会到李密真挚和笃厚的孝心,叙写祖母“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的凄苦危殆,抒发与祖母“更相为命”‎ ‎,必须对祖母奉养终老的孝顺衷情。这里写得缠绵婉恻,情意深重,感人至深。‎ ‎  2.教师是知识的载体、人格的化身、学生的榜样,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因而教师教学中的情绪状态直接影响着课堂气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自己充满活力,充满激情。比如,学生声情并茂地诵读了诗歌《念奴娇。赤壁怀古》,你可以很动情地说:“很好,你读得真好!读出了大江东去的豪迈,读出了乱石穿空的雄奇,也读出了人生如梦的悲凉!我们为你精彩的诵读喝彩!”教师要创设情境,激发情绪,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情感体验,从而增强教学的感染力,要做到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那样:“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中还他个委婉。”教师的激情还体现在对学生的评价中,比如对学生的发言你可以说:“你的发言触动了我的思维,震撼了我的心灵!”“你理解透彻,语言精当,表达流畅,情感丰富!”“你的见解独特,角度新颖!”大量的实践证明,对学生的赏识与鼓励,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  总之,让高中语文课美起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操,不仅使文章形象鲜明,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治情操,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目的。‎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