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2-26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班主任(心得)之大学生挫折的分析与应对
班主任论文之大学生挫折的分析与应对 班主任论文之大学生挫折的分析与应对 班主任论文之大学生挫折的分析与应对 班主任论文之大学生挫折的分析与应对 班主任论文之大学生挫折的分析与应对 班主任论文之大学生挫折的分析与应对 班主任论文之大学生挫折的分析与应对 班主任论文之大学生挫折的分析与应对 班主任论文之大学生挫折的分析与应对 班主任论文之大学生挫折的分析与应对 内容提要:大学生在实现梦想与追求的过程中,可能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干扰和阻碍,从而使他们产生紧张与焦虑,失去心理平衡,产生失败感与挫折感。本文旨在对大学生的挫折现象探究其产生的原因,以及它对大学生所产生的反应和影响,以便我们正确认识大学生的挫折并能正确处理,从而引导大学生形成科学对待挫折的生活态度,使其健康成长。关键词:大学生 挫折 原因 影响 应对一、 挫折产生的原因 大学生有着丰富多彩的梦想与追求,在实现这些梦想与追求的过程中,可能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干扰和阻碍,从而使他们产生紧张与焦虑,失去心理平衡,产生失败感与挫折感。弄清产生挫折的根源,有利于大学生面对它、战胜它,有利于我们采取预防措施。1.客观原因 客观原因是指个体因素以外的自然、社会、学校这些外部环境给人带来的阻碍与限制,致使个体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产生挫折。其中包括:(1)社会因素。人的行为要受到政治、经济、法律等诸多社会因素的制约,如大学生的性需求无法在现阶段获得满足,有些大学生所读专业使他没法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等等,都可以使大学生产生挫折感。(2)家庭因素。人一生下来,不可能自己选择父母与家庭,家庭富有者锦衣玉帛,贫困者衣食无着,官绅之家事事有人代劳,农夫之家终身耕作不辍,所以家庭是人产生挫折感的第一温床。同时,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式、所灌输的价值观念、家庭的经济状况与成员之间的关系,无不影响着子女的心理。家长的过分溺爱、家庭经济困难、亲子关系疏远、家庭成员关系紧张是当代大学生产生挫折感的部分原因。(3)学校因素。我国大中小学校教育长期以来实行应试教育而非素质教育,比如重视智力训练,而不重视非智力因素的陪养,过分强调理想教育而忽视现实教育,而不重视知识的简单积累,忽视知识的有机运用等等。这使得我们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一旦步入纷繁复杂的社会,就出现不适合应感和心理的失落感。另外,大学学习与生活中的诸多因素,如宿舍成员关系紧张、考试成绩不理想等等,也会诱导挫折感的产生。2.主观原因 主观原因是指由于个体生理、心理以及知识、能力等因素的阻碍和限制,使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从而产生挫折感。(1)动机冲突。在有目的的行为活动中,个体常常会因一个或几个目标而同时产生两个或两个以上动机。但由于条件所限,使得这些并存的动机不可能同时实现,而必须做出取舍,于是动机冲突便产生了。如果这种心理矛盾持续强度大、时间长,就可能会引起挫折感。(2)自我评价与抱负水平过高,而又缺乏相应的行之有效的行动。一个人自我评价和抱负水平过高,就容易产生一些按自己目前条件与实际能力根本无法实现的需要与动机,因而即使再努力,需要也很难得到满足,于是挫折感便产生了。这种挫折感的存在,却不从自身方面去找原因。如一名自以为很优秀的大学生,一旦拿不到奖学金,所产生的挫折感比一名自认为平平的大学生要强烈得多。又如一名大学生,想在期末考试中门门优秀,他知道非要努力不可。但在实际上,却总是对自己说:“明天再复习吧。”结果当然无法实现其愿望。我们可以用公式来表示挫折感:挫折感=自我期望值/实际有效行为。(3)认知不当。有些挫折感的产生,可能与客观环境关系不大,也就是说,一些个体无论是在何处,他们都对生活充满挫折感,或稍遇不顺即产生挫折感。这是由个体的认知态度和生活态度所导致的结果。一些大学生因认知不当常表现出以下几种态度和行为:“防人之心不可无”,事事怀疑别人的行为和动机;不相信世上有真正的友情,从而导致与谁都无法深交;“只有自己能照顾自己”,拒绝别人的帮助,把自己与别人隔离开来,或夸大自己的能力,以示自己与众不同,使人无法接近;“人见人爱”,企图取悦于所有人或讨好别人,做老好人,不懂得拒绝别人,有时甚至损害自己的做人原则或人格尊严,为讨人欢心,活得很累;“人生不过一场戏”,游戏人生,对什么事都采取旁观者的态度,对任何人或事都无所谓。不肯积极地投入到生活中去,结果无所寄托,整个人显得很空虚、无聊和孤独。二、 挫折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一)大学生对挫折的反应主要表现有情绪性反应和理智性反应反方式:1、情绪性反应 情绪性反应是指人们在遭受到挫折时伴随出现的强烈的情绪反应,主要包括焦虑、攻击、退缩、退让、固执等反应。自然的情绪反应是正常的,但如果超出必要的限度,则会带来消极的后果。特别是当这种情绪强度过大,或持续时间过长时,往往会直接危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心理活动失去平衡,严重地影响其正常的学习与生活。因此,应充分引起大学生极其教育者的注意。(1)焦虑反应 焦虑反应是指个体面临不良刺激或预感到某种不祥的事情或不良后果将要发生而产生的一种情绪感受,是处于边缘状态的综合情绪反应。适度的焦虑对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激发潜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过度的焦虑却是有害的。如面临考试,绝大多数的学生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焦虑,这种适度的焦虑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如果因为要考试而失眠、痛苦、烦躁不安,则是有损于身心健康的。焦虑主要表现为:焦躁不安、畏惧、丧失勇气、自怨等。人际交往能力与学习能力不足、心理承受力较弱喜欢耽于幻想而不敢正视现实的个性品质等都是大学生产生焦虑的主要原因。另外,大学生的个人内心需求与社会伦理规范相悖,也会产生焦虑感。(2)攻击行为 个体受挫后,常常会引起内心的愤怒,从而表现出种种攻击行为。大学生的打架斗殴现象,与他们遇到挫折有一定的关系。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发育旺盛期,精力充沛,遇事易冲动,自控能力较差,受挫后很容易出现攻击行为,借以发泄内心愤怒的情绪。攻击行为有直接攻击,即将愤怒的情绪直接指向阻碍其目标实现的人或物身上;还有转向攻击,即个体受挫后,如果不能直接攻击阻碍自己达到目标的对象,就会转向攻击其他替代物。(3)退缩行为 个体遭到挫折后,对事物表现出无动于衷、漠不关心或耽于幻想、脱离现实的行为,以此种态度适应挫折情境。具体包括: ①冷漠。往往是受挫折者长期遭受挫折,或改善情境已无希望或攻击时表现出来的一种复杂的心理反应。表面上看受挫折者采取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但实际上蕴涵着一种压抑的愤怒。这种反应在缺乏民主、缺乏正常宣泄途径的环境下,较容易产生。②幻想。适度的幻想,对于暂时缓解由受挫折带来的紧张和焦虑症,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如果形成一种惯性,而不敢正视现实,并采取有效的手段,则只会增加个体的挫折感,并可能形成病态的行为反应。③依赖。个人在受挫时,渴望获得帮助、安慰,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求。但如果形成一种长期的惯性的依赖心理,则使人丧失自我,甚至丧失应付现实生活的能力,这是一种典型的退缩行为。如某学生失恋后求助于心理咨询,发觉能从中获得咨询员的同情,因而便希望能与咨询员建立一种长期的依赖性的咨询关系,每有感情问题,便找咨询员喋喋不休地诉苦,希望获得更多的同情。(4)固执行为 个体受挫后,不去寻找积极的解决方法,而是采取刻板的方式,盲目地重复某种无效的动作或行为。这往往是由于人们经常遇到同样的挫折,一时难以克服,便慢慢地失去了信心,形成了刻板无效的行为,如一位性格内向、不善交际的女大学生,每当与陌生人坐在一起时,就反复地揉衣角。她这种动作无助于她提高交往能力,但她仍重复地做着这一动作,这就是一种固执行为。固执行为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能会演变成强迫症。 以上四种情绪性反应,尽管它们能缓解大学生受挫后的压力,对暂时性地恢复心理平衡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们最终无法改变挫折情境和解决问题。长期如此,反而减低了大学生们对挫折的认知水平,妨碍他们应对挫折能力的提高,因而显得消极,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2、理智性反应 理智性反应是指个体受挫后,能面对现实,找出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态度和行为来对付挫折。主要包括坚定目标,再作努力;改变策略,再作尝试;化消极为积极,努力升华。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关键在于怎样对待挫折。理智性反应是教育者应加以倡导的一种挫折反应方式。大学生们鉴于自己的阅历和生活经验及其认知态度等方面的原因,受挫后往往较不容易采取理智性的态度。因此,应注意引导他们学会用理智的态度和积极的行为来对待各种挫折。理智性反应主要有以下三种策略:(1)坚定目标,再作努力 个体受挫后,常会对自己的目标与行为进行再思考,如果觉得自己的目标是现实的,值得追求,即使暂时遇到挫折,也应在冷静分析的基础上,找出主客观原因,克服困难,继续努力,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直到成功为止。古今中外许多成功者多是如此。当代大学生由于选择多元化,往往对目标的追求缺乏坚定的信心,稍遇困难,即改变目标,这对学业与事业的成功是很不利的。(2)改变策略,再作尝试 个体确定目标后,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虽经过努力却无法实现,不得不降低目标或改换目标,以积极的姿态再作尝试。它包括三个过程:一是对原目标到底能否实现进行科学分析,确认原定目标在目前条件下是否无法实现。二是经冷静分析,发觉原定目标仍有价值,只不过条件还不具备,只要降低目标,便有可能实现。如果原目标根本就无法实现或根本就无追求价值,更需要改换追求目标。三是降低目标或更换新目标后,再采取有效的行动,最终实现预想的追求。例如,有些大学生想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但鉴于竞争激烈、准备不足等原因未能如愿,因而决定在社会实际工作中证明自己的价值(改变目标),或者待工作后再寻找机会攻读学位(降低目标)。目标的调整并非是对挫折的消极反应,而是在实事求是基础上,为避免由于目标难于实现而可能产生的挫折感所采取的一种积极措施。(3)化消极为积极,努力升华 挫折易使人消沉、丧失意志,不敢再作有效的尝试。但是,经过自己的思考或旁人的指点,人们会将敌对、愤怒、悲痛等消极情绪转化为奋发图强、积极进取的行动,这就是升华。如某大学生由于考试屡遭失败,遭到父母的责骂和同学的嘲笑,因而加倍努力,最终取得优异成绩,这就是一种升华。升华能使原来的动机冲突得到宣泄,消除焦虑情绪,保持心理平衡,还能满足个人的成就需要,因而应加以提倡。(二)我们再来看看挫折对大学生心理所产生的影响,挫折对大学生的心理具有积极的消极两方面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关键在于大学生怎样去认识和对待挫折,如果认识引导得当,则挫折可以成为成功的垫脚石;反之,则可能使他们从此一蹶不振,一事无成。1、挫折对大学生心理的消极影响(1)降低大学生的学习效率 学习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学习效率除受个体的智力水平和知识水平的制约之外,还与学习者的情绪状态、自信心等因素密切相关。当大学生遭遇挫折后,从而极大地降低学习效率。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大学生在遇到失恋、考试失败、父母离婚等挫折后,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就是挫折产生消极影响的表现。(2)降低大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生活能力 大学生受挫后,容易引起情绪波动和出现行为偏差。如果持续遭受挫折,则可能导致神经系统的淆乱。这样不但大大降低大学生的思维创造力,而且使他们的生活适应能力也大打折扣。(3)促使大学生改变性格与出现行为偏差 当大学生遭到重大挫折或持续挫折而又无法做出相应的调整时,就会使某些行为反应形成相应的习惯模式或个性特征。如一位对爱情充满憧憬、热情开朗的女大学生,因恋爱屡次失败,于是导致她对男生怀有过度的戒心,对爱情不再抱有热情和希望。这种消极态度的持续发展,使其个性产生了十分微妙的变化,她由外向热情变成了深沉世故。同时,由于受挫的大学生处在应激状态下,感情易冲动,自控能力较差,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可能会做出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如有些大学生受挫后,喜欢几个人一起酗酒闹事,或挑唆斗殴,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2、挫折对大学生心理的积极影响 事实证明,人们成就事业的过程,往往就是他们战胜挫折的过程,挫折对大学生具有积极有益的方面。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有利于磨练大学生的性格和意志 坚强的性格和意志,往往是长期磨练的结果。多数大学生生活在较好的家庭与学校环境里,虽然这种环境有利于他们的成长,但也降低了他们对挫折的适应能力,不利于坚强性格的形成。一旦遇到挫折,将会承受更大的压力。如果所经历的挫折多了,那么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就强,就能更清醒、更深刻地认识所面对的问题,其性格也就变得愈坚强。(2)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情绪反应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当大学生面临困难或挫折时,其神经中枢受到强烈的刺激会引起情绪激奋、精力集中,使整个神经系统兴奋水平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人的精神焕发,思维加快,情绪反应能力大大提高。同时,在解决困难和对付挫折的过程中,大学生可以从中学习到经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有利于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许多大学生对社会、对自己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当他们应这些想法来指导自己的行动时,就容易出现挫折。挫折的产生,无疑给他们吃下一粒清醒丸,使他们对自己做出一个合乎实际的评价,同时也使他们对生活、对社会有一个较为客观的认识,从而增强其适应现实生活的能力。三、 大学生怎样应对挫折? 既然挫折是客观存在的,那么学会正确地对待和运用它,就显得十分必要。我们应当主动开展挫折心理训练和挫折教育,从预防着手,提高大学生对待挫折的容忍力;大学生则要树立辨证的挫折观,采取有效的心理防卫机制,走出心理困境。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挫折心理做出调整。一个成熟的大学生应该能够承受各种压力,有效的应对挫折,保持心理健康。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树立正确的挫折观 在挫折情境中许多不理智的反应,不正确的行动,都是源于缺乏对挫折的正确认识有关。因为,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挫折观。1、挫折存在的普遍性与必然性。自然界、社会中的万事万物,无一不是在曲折中前进,螺旋式上升的。挫折是人们在认识世界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任何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不同程度的挫折。如果有了正确的挫折观,认识到挫折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就能把挫折当作进步的阶石、成功的起点,从而不断取得进步。2、挫折意义的双重性。大文豪巴尔扎克说过:“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困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挫折既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挫折会给人以打击,带来损失和痛苦,但也能使人受到磨练和考验,从而变得坚强起来,并因此而增强,成熟起来,并因此而增长知识和才干,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挫折向积极方向转化。3、挫折的可克服性。正确的挫折观,还在于当挫折发生时,要面对它,正视它,解决它,并坚信挫折是可克服的。强者之所以为强者,不在于他们遇到挫折时根本没有消沉和软弱过,而恰恰在与他们善于克服自己的消沉和软弱。鲁迅彷徨过,哥白尼忧郁过,伽利略屈服过,歌德、贝多芬还想自杀过,但他们通过斗争,最终都坚定地走向了辉煌。他们成就事业的过程往往也就是战胜挫折的过程。4、大度乐观,正确地评价自我和社会 个体对挫折的承受力,往往与其人生价值观和处世态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乐观向上、性格开朗的人,比一个患得患失、郁郁寡欢的人,更具有挫折化解能力。只要学会容忍挫折,心怀坦荡,情绪乐观,满怀信心,最终还是能够战胜挫折的。一方面要从自身找出原因,找出缺点与错误,不能一味地埋怨社会环境和客观条件,这样只会使你错上加错;另一方面,应当正确的认识自己的优点与长处,不要稍遇挫折,就责备自己,否定自己,自暴自弃,这样也会使你走入自我挫败的境地。正确的态度应是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愉悦地接纳现实的自我与社会条件,在此基础上,冷静地分析客观、主观目标、环境等方面的因素,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5、放弃偏见,主动寻求心理咨询 个体在遭受挫折后,除可以自发地运用各种心理防卫机制来缓冲挫折感,维持心理平衡外,还可以主动寻求他人或机构的帮助与支持。目前半数以上的高校都设心理咨询中心,大学生可以得到心理咨询员的专业性帮助和支持。(二)合理宣泄不良情绪 大学生受挫后,心理上处于焦虑、愤怒、冲动的情绪状态,如果得不到合理宣泄,心中淤积的消极情绪会对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因此,采取合理宣泄的方式将其释放出来,是一种自我保健的有效措施。合理宣泄是指采取不伤害他人和社会的方式将内心消极的情绪发泄出来,以缓解、消除不良情绪反应,使心理恢复正常的方法。合理宣泄的方式通常有以下几种:1、倾诉。这是最常用的宣泄方式。倾诉的对象可以是自己的亲朋好友,心理咨询热线电话,也可以是自我,既通过写日记的方式向自己倾诉。不要把痛苦闷在心里,争取别人的谅解与帮助,这样可以减轻挫折感,增强克服挫折的信心2、自我宣泄。个体遭受挫折后,很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这种情绪必须要通过某种形式宣泄出来,心理才能保持平衡。如果这种紧张和焦虑得不到宣泄,那么随着负面情绪的增多,往往会导致心理障碍。因而当个体因挫折产生焦虑等消极情绪时,应当及时地找人倾诉,对象可以是亲人、朋友、同学、老师或心理咨询员。如采用一些破坏性的发泄方式,则不应提倡,因为虽然暂时减轻焦虑带来的压力,但因为违反社会规范又必然带来新的挫折。 这是指独自一个人时采取的对他人和社会没有危害的宣泄行为,如在没人的地方放声大喊或大哭,甚至可以对一些废物进行摔打等。3、运动调节。既通过参加某些体育运动以达到释放消极情绪的目的。遭受挫折后,一般人都会感觉度日如年,这时,要适当安排一些运动项目,尤其是一些比较激烈的、带有对抗性的运动项目,如拳击、足球等运动可以使挫折感转移方向,扩大思路,使内心产生一种向上的激情,从而增强自信心。 (三)积极总结经验教训 挫折给人以压力、痛苦,但只要善于总结经验与教训,它同时也给人以智慧。可以说,知其败而不知其所以败的人才是真正的失败者;知其败而知其所以败的人才是潜在的成功者。总结经验教训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目标是否恰当。如果个体已经尽了全力,仍未达到目标,这时个体应该检查主观的智力、能力、体力等水平是否适应目标的达成。若目标过高,就要及时调整目标,既可以降低目标,也可以改换目标,甚至应学会放弃。否则,明知自己不能达到目标而固执,只会受到更大的挫折。2、方法是否稳妥。若目标确属可行,就要检查达到目标的途径、方法是否稳妥。如发现“此路不通”,就要改弦易辙,令辟蹊径,不要停留在十字路口观望、徘徊,坐失良机。3、弄明白阻力来自何方。有时,目标可行,方法妥当,但还是失败,这时,要进一步分析造成挫折的原因,是自然因素还是人为因素。要想方设法排除阻力,化阻力为动力。做到败不馁,不达目的不罢休。4、正视失败,不懈追求。如果经受过挫折,尝受过苦果,对挫折仍漠然视之,若无其事;或是打肿脸充胖子,把错误当正确;或是灰心丧气,自暴自弃,都不可能将消极情绪变为积极情绪。只有正视挫折,认真吸取挫折教训的人,才能将“失败”变为“成功之母”,才不会因暂时的挫折而气馁。只要我们不被失败的情绪所压倒,在总结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不懈地追求,一定能取得卓越的成功。追求——失败——成功,这便是人类通往文明的奋斗之路。 人生路途漫漫,顺境时切莫得意忘形,不要被冲昏头脑;逆境时也莫逃莫避,而应奋起直追,一如既往地驶向彼岸,以自信的灿烂微笑去咀嚼挫折,最终,你将在咀嚼中汲取宝贵的营养,获得思想的升华,从而成功地跨越这道障碍。参考资料:樊富珉.《大学生心理素质教程》.北京出版社,2002年蒋一之.《青春不脆弱》.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聂振伟.《高职心理健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第一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