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让人文性在语文课大放光彩
语文论文之让人文性在语文课大放光彩 新《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课程的性质确定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文性的提出让语文单一的工具性具有了双重性(工具性和人文性)。语文作为我们的母语不仅是一种语音符号系统,不仅是听说读写的工具,它更是积聚了我们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了文化和精神、变化和发展。在语文课程目标的总目标中,明确提出“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把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语文教学的内容,这些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人文思想实现的具体实现途径。在“教学建议”中,提出“注意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明确指出了语文教育是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语文教学完全是为了“促进学生持续发展”,也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人文思想。 那么什么是人文性呢?经过近百年的争论,并没有定论,最近看了一篇《论中学语文的“人文性”》,感受颇深,这里面给了语文学科人文性这样一个结语——语文学科人文性“ 是指以富有人文精神人文思想的语文教材为蓝本,以富有人文氛围的课堂为主阵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学生积极参与的一种实践活动”。我个人觉得,这个定义是符合语文学科特点、符合教育的特点,更是给所有从事语文教育的人一个实现“人文性”的指导途径。那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彰显“人文性”呢?我觉得,人文性并不是一个学术性的言论,并不是只有通过“大操大办”的形式才能实现,我更觉得人文性需要通过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育达到效果。 一、 做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教师。 做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教师,是工作的需要,更是做人的需要,我认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充满人文关怀,得先从三个方面做起: (1)、善良、正直、真诚的人格魅力。 一个拥有了善良、正直、真诚的人就好比金子,虽不炫耀,却无人能遮挡其光芒,这样的人有着极强的感染力,这种感染力可以使自私者卑微甚至反思自我,这种感染力如果从小扎根于内心,势必对人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一个有着这样优秀品质的教师,他影响的不是一两个人,而是几十、几百,甚至一代人甚至几代人,所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师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的前提。 (2)、渊博、深厚的文化底蕴。 有调查表明,学生喜欢那些知识渊博、能侃侃而谈的老师,不错,语文是一门广而深的学科,毫不夸张的说它是所有学科的奠基石,同时他又可以囊括所有学科,正因为如此,一名语文教师的文化底蕴更能彰显他的人格魅力,而这种魅力同样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这种影响力可能是知识的影响,可能是能力的影响,也可能学习习惯、学习品质的影响。 (3)热爱事业、热爱学生。 教师的职业之所以伟大是因为这是一个付出的职业,更因为这是一个灵魂的职业,唯有热爱学生,才能将毕生奉献,将灵魂倾泻。也才会在历练中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提升自我。如果一个老师即拥有近乎完美的人格,又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他又爱生如子,这样的老师浑身将散发这人文之美,这种美无需语言、无需教化,只有熏陶。 所以,要做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教师,就要在纷繁的都市生活中静下心来,忘记名利之争,潜心研究,真正爱学生,唯有这样,人文的关怀才会渗透到学生的心底。 二、 发掘教材的人文情怀 新课程改革后教材有很大改革,小学语文课程突出了主题单元,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前八册的教材中都有开放单元的设计既有生活性、开放性、多元性,过程的动态生成性,通过教学,就是让学生接近生活,了解生活、学会生活。《语文课程标准》在教育理念中说: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美的事物是人们最乐于接受的,在小学语文课本中,许多课文字里行间充溢着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美。有描绘美的景物,如《雅鲁藏布大峡谷》、《五彩池》、《桂林山水》、《美丽的小兴安岭》等;有刻画美的人物形象,如《西门豹治邺》、《“诺曼底”号遇难记》、《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等;有记录美的斗争生活,如《灯光》、《我的战友邱少云》等。这些课文都是我们进行审美教育的好材料,在引导学生体验美的同时,分辨善恶、是非、真伪,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观。 另外,象《迟到》、《平分生命》、《珊妮的帽子》、《拐弯处的回头》、《子路背米》等文章都是对孩子们进行“爱”的教育的好素材,让孩子们从小学会爱别人学会感恩,用爱心面对世界。 三、 让课堂充满人文味儿。 课堂是实现语文教学人文性的有效载体,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都能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课堂上教师要重视引导,重视经历,重视唤醒,重视感染,重视熏陶,并以此来强化学生重视感受,重视体验,重视创造,从而引领学生加强‘内化’,自我提升,自我塑造,从而强化学生的人文修养,但是语文课堂的外延很宽泛,不能仅仅拘泥于上课的形式,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达到——比如,为了锻炼学生的而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对生活、对国家的关注,可以在课前开设“新闻早报”、“两分钟口头作文”的活动;为了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可以在教室一角开设“我来写一句”的写作平台;为了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阅读,可以在教室开设一块版面做“一周好书推荐”专版(内容可包括书名、简介、推荐原因)… 通过这些形式能最大化地扩大语文课堂的外延,而且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探索,使得语文课堂充满的人文味儿。 四、走进自然、走进生活,时时处处彰显人文性。 语文学习最终是要走进生活的。而生活中人文更是体现得更充分,让学生走进自然,亲近生活,更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比如带学生走出校门,走进自然,感受自然的四季变化,进而形成观察日记、随记,让学生观察大自然中的小动物,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敬畏;比如让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劳动情感,另一方面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形成语文素材。比如可以让学生当小记者,走上街头采访,还可以采用把生活搬到课堂上的形式,可以在课堂上举行辩论会、课堂法庭、市长热线等活动。就是用这些异彩纷呈的形式让语文课堂尽可能的接近生活,尽可能地融入生活,从而使得人文性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课堂里,渗透到学生的思想里。 “人文性”,是一颗宽广而深邃的概念,并不是通过一节课、一次活动、一篇作文、教师的一时兴起就能培养起来,它更需要长期的积淀、酝酿,最终内化为学生的一种品质、一种素养,深深地影响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除了要静下心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外,还要走进生活、走进孩子的心底去探求孩子内心人文的渴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把人文变为可以让课堂“消化”的细枝末节融入课堂、融入孩子的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