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结合阅读教学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结合阅读教学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

语文论文之结合阅读教学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 ‎ ‎  钢管厂子校   白凤琴 ‎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识字、看书、作文的能力。语文是工具,掌握工具必须具备能力,所以语文教学必须在学懂语文知识的前提下,以培养能力为重点,尤其是自学能力。‎ ‎  什么是自学?是自主学习,还是自己学习?抑或是兼而有之?我认为是兼而有之,有了自主学习的精神,才能学会独立学习,不须老师教而自己能学懂学会。因此,必须遵循新大纲所强调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把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  一、从培养学生自主提问能力着手。‎ ‎  学生的能力从何而来?不是当“观众”得来的,也不是当“听众”‎ 听来的。同任何事件一样,能力是从实践中来的。勤于实践,能力必强。我常想:几个月能培养出一名熟练的汽车司机,二、三年能培养出一个优秀的飞行员,就在于他们学会了知识后天天实践。小学生学好语文必须勤于实践,这个实践就是自学。所以,我们语文老师不要总是抱着学生走,生怕学生摔倒了;也不要把课文嚼得太烂,尽让学生吃米糊,久而久之消化能力就会逐步退化了。真正的学习应该从发现问题开始,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后者仅仅是方法和实验的过程,而提出问题则要找到问题的关键要害。”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提问题、指导学生提问题,于无形之中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  1、创设各种问题情境,让学生乐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等因素,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和焦点,根据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料,采用猜谜、讲故事、录像等形式,创设生动、有趣、有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疑问,激发探索欲望,唤起学生思维的能动性,乐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古人云:“学贵置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课堂上,尽量让学生质疑问难,它既是培养自学能力的需要,也是课堂民主的表现,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善于激发学生思维,培养他们认真读书、独立思考、乐于提问的习惯。‎ ‎  2、注重方法指导,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  小学生由于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的不足,依靠兴趣还是发现不了实质性的问题。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经常用提问题的方法指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学生也正是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去自学思考。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应有计划、有意识地启迪寻找问题的角度和提出问题的方法。‎ ‎  (1)从课题之处提问题。课题是文章的眉眼,是文章的灵魂,是文章的中心或主要内容的缩影。抓住课题进行分析思考,就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奇怪的圣诞包裹》这一课题,“奇怪”是题眼,引导学生从这个词上思考,学生就会问为什么说包裹时奇怪的?奇怪在哪儿?等。‎ ‎  (2)从矛盾之处提问题。在课文内容中安排“矛盾”之笔,这是作者的匠心所在,精警之笔。教师要善于捕捉矛盾之处,让学生提出问题。如《修鞋姑娘》一文,我走遍大街小巷苦苦寻找修鞋姑娘,真的只是为还她三毛钱吗?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了提问题的方法,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认真阅读,在潜移默化中自学能力得到了提高。‎ ‎  二、引导学生在不断深入的读书实践中自学。‎ ‎  学习一篇课文的过程是不断深入的过程,历经初读、精读、积累与运用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应该引导学生自学,并体现不同阶段的特点。‎ ‎  初读,是读一读全文,了解全文大概的意思;学一学生字词,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读懂部分生词的意思;读懂课文部分内容,对读不懂的词句作个记号,留到精读时再学习。初读阶段老师的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从课题的探索开始,也可利用相关的背景知识或课文内在的情趣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是交代自学任务,指点自学方法。‎ ‎  精读,是抓住课文的重点,针对学生理解上的难点指导学生深入学习。学生初读时遇到困难,要在精读时解决,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要在这阶段深化。有些老师认为精读阶段任务重、难点多,学生难以自学,主要靠老师讲解。其实,这是形而上学。精读阶段的任务,犹如树上的果子,老师不一定要摘给学生,给学生一根竹竿或者一架梯子,学生就可以打(摘)到果子吃。对课文的重点句段,学生理解的难点分散,或者指点具体的方法步骤,学生还是基本上可以学懂的,关键之处,老师再来个画龙点睛,学生就能学得很深入。‎ ‎  如《田忌赛马》一文是有关人生智慧的教育,学生理解上的困难主要是:从田忌赛马这件事可以得到什么启发?精读时如果直接从难点切入,学生会感到无所适从,但若老师指点理解的方法和步骤,学生则能通过自学解决这一难点。精读时指导自学过程如下:1.同样的马,两次比赛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2.孙膑的计策为什么能取胜?计策是怎样想出来的?3.田忌赛马这件事给你什么启发?1、2题逐题自学,学生可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第3题则是对1、2题答案的引申,有了1、2题的思考作答为基础,学生就能较顺利答出第3题。‎ ‎  积累运用阶段,也可以引导自学。积累的基本方法是熟读成诵和摘抄词句。精读后,可要求学生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摘抄下来,想一想为什么喜欢,再把它熟记。如《五彩池》,有的学生喜欢比喻句,有的则对某个内容的描写更为喜欢,老师可凭学生兴之所致去摘抄、诵读。‎ ‎  运用也是这样,对课文中所学的词语,少作造句之类的练习,而可提供几个情境让学生选择或让学生自己创设情境,说(写)几句话,用上课文中的新学的词语。这也是自学,自己学习运用,要用的词语是自己挑的。‎ ‎  三、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学习 ‎  合作学习是新生大纲所提倡的一种学习形式,新大纲指出:“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 ‎  新大纲所提倡的合作学习,有一个前提,即以学生的自学即读书思考为基础,没有这一前提,合作学习只能流于形式;有一个重点,即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因此,合作学习中的自学,是在读书思考基础上的更加深入的读书与思考,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的再读书再思考,是展现个性的自学。‎ ‎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能否更深入地自学,问题的设置是非常重要的,或者是学生本是模糊的认识须经过讨论交流才能明确的,或者是学生本是肤浅的认识须经讨论才能渐趋深刻的,或者是要鼓励求异,导出丰富多彩的答案,因此问题可以是就课文的疑难处出题,也可以是引导想开去的题目。如《一定要争气》文中童第周深含哲理的一段话,学生能在多大程度上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效果是不一样,因此教学中可先分小组交流,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感受,再在班上交流。如此一来,学生既用自己的也结合别人的经验来理解这段话,自然深刻得多。又如《田忌赛马》一文,可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田忌要不要再比,说说理由,学生要说出个理由,就要再回到课文,读书、思考,这是更深入的自学,带有一点点思辨色彩的自学,创新意识也在这种自学中萌芽。‎ ‎  总之,自学能力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必须结合阅读教学进行。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既解放了学生,又“救活”了自己,何乐而不为呢?‎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