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如何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如何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

语文论文之如何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 ‎ 如何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李凤酬  来宾市武宣县桐岭中学545902 中小学语文学习,阅读是基础,写作是促进。有了阅读和写作,学生的学习生活才变得丰富多彩,人文素养才得以培养提高。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读写训练。我认为应该指导学生做到如下几点: 一、增强信心,积极参与。新课标明确指出:“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在口语交际中树立自信,尊重他人,说话文明,仪态大方,善于倾听,敏捷应对,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自信是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心理素质,是实现人生远大理想的动力源泉,是克服困难、抵抗挫折的精神支柱。人的能力、气质、性格千差万别,但每个学生都有进步的要求,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受人尊重、让人瞧得起的人。作为教师,我们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鼓励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增强自己的勇气和毅力,积极参与学习,自主地解决遇到的问题。同时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循循善诱,在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上给他们热心指导,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他们积极思考,挖掘自身的潜力,最大程度地进行创造性学习。二、多看多思考,多读多积累。阅读是知识积累最重要的途径,是写作的基础。阅读可以让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和自然世界的各个方面,获得更多的知识,形成更高的技能。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必须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大量进行写作训练,在读写训练中培养学生感受、领悟、积累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多进行阅读,可以丰富语言,积累词汇。词汇丰富,进行口头交流时就能从容自若,善于表达,在写作时遣词造句就不会感到词汇贫乏,而是得心应手,运用自如。鲁迅、郭沫若、但丁、莎士比亚等世界语言大师,他们的著作不仅思想内容的科学性让人信服,语言形式的艺术性更赢得人们的喜爱,那是因为他们“读书破万卷”,阅读多了,就像人站得高,看得远,思路开阔,有远见卓识,写文章就能格调高雅,语言“厚积而薄发”,自然就会“下笔如有神”了。 “天才在于勤奋,读书在于积累”。不少学生在平时说话或在作文中,能准确、恰当地巧用成语、俗语、诗词、名句,显得特别生动感人,说明他们在平时的阅读中非常注意语言的积累,说起话或者写起文章来,积累的知识就能信手拈来。但也有不少学生言不由衷、词不达意,这是因为他们阅读得少、积累太少,知识面太窄。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时应该有意识地、恰到好处地使用美词佳句,做到妙语连珠,口惹悬河,使学生在“耳染”中得到启发,激发他们学习、积累、运用语言的热情。同时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发问,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主张,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思维习惯。 ‎ 三、感受生活,有感而发。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的经历以及对生活的态度,直接影响对生活的感受和知识的累积,形成写作能力的差异。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会熟悉生活,并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积累,可以道出生活的许多酸、甜、苦、辣,甚至能写出很多有关生活的绚丽篇章。我们要引导学生的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吸取写作材料,如:云彩飘浮,树木摇曳,浪花飞溅,骏马奔驰,燕子翻飞,猿啼鸟鸣等,感受令人陶醉的自然风光,领略无穷无尽的山川美景,积累生活中优美的写作材料,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只有不断丰富写作材料,合理运用写作材料,提高作文构思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善于捕捉生活中的人和事,文章才会生动感人,引人入胜。读了《爸爸的花儿落了》,就有了“成长的烦恼”,才有了对苦乐人生的探索和思考;听了感恩教育动员报告会,就有了对父母老师的理解和感恩述说,有了改变命运的感人誓言和震撼人心的举动。为了积累材料,写好作文,许多学生有了阅读小说名著的愿望,学会了上网查阅资料,使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领悟到写作训练的真谛,语文素养不断得到充实和提高。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走进生活,尽量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让他们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津津乐道地专注倾听,在同学间尽情地谈天说地,为自己或同学的开心幸福欢呼雀跃、激动不已,为自己或别人的痛苦和不幸而伤心不已、潸然泪下,让他们走进亲近远疏的情感世界,对真、善、美,假、恶、丑的认识有感而发,把身边的人、事、景自然流淌在自已的感受中,把现实和书中的人和事相勾连,带着对未来的憧憬,走进一个自由创作的新天地。 四、发挥想象,大胆创新。 人们常说:“文贵有新意”‎ ‎。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作文教学的方向,探索创新作文的教学思路。要注意唤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欲望,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写作是思维的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其次要积累写作材料,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注重读写的结合。读是接受知识,写是表达能力,读和写是紧密相关的两种能力的体现。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既要重视培养阅读能力,为写作积累材料,又要注意指导写作方法,为写作创造条件。不少中学生谈到作文,总说自己没有灵感。其实,灵感就是写作兴趣,是写作的欲望,是在长期的阅读训练中积累下来的,是辛勤劳动的结晶。要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唯一的途径就是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进行大量的、多样化的练笔。学生只有在多角度、多渠道的表达训练中,才能产生创作的激情,才能唤起他们“以我手写我心”的写作冲动,才能真正获得写作灵感。学生有了写作的直觉,获得了写作的灵感,还需要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一切创造性的活动都离不开想象,它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的一切。”可见想象力是多么的重要,它能给人的的思想插上翅膀,让人自由翱翔。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感悟生活、创造生活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下笔前做到“‎ 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下笔时才能如行云流水,纵横驰骋,文章才显得内容丰厚,意境开阔,思想深刻。学生掌握了课外阅读积累的途径,积累了丰富的课外知识,形成了创造性才能,增强了思维的规范性、严密性,和丰富、规范的语言,不论是写作还是交际中,那风趣、优美、生动的语言就会出口成章,而且语言表达变得更加有内涵、有深度、有条理。    五、鉴赏积累,练写美文。不仅要培养学生创造性写作的能力,还应该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在阅读过程中,感受语言是基础,理解作品内容是渗透,学会审美则是阅读的至上境界。课外阅读,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是课堂阅读教学的延伸,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我们要有选择地把阅读精品推荐给学生,引导他们学会“善读”美文、鉴赏美文,以扩大他们的阅读量,丰富他们的知识积累。‎ 不仅要让学生在阅读中领略美,还要在作文中表现美,创造美。中学生充满童趣,在阅读教学中,让他们练写一些有关童话、寓言的小故事,可以丰富他们的表达,激发他们的自信心,有利于他们写作能力的提高。在这样的基础上,让他们练写一些美文,更能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让他们发现自我,感受到练写美文的艺术魅力,从而体验到创造的乐趣和成功的愉悦,获得美的享受。 总之,“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 的提高。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不断探索教学发展的客观规律,了解学生思维发展的新动态,走出语文教学的困境。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激发学生的活力,引导他们用正确的眼光去审视生活、体验生活,真正做到有感而发,走向一个更为广阔的创作新天地,以实现语文素养的整体发展。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