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语文课如何上出语文味
语文论文之语文课如何上出语文味 对于“语文味”一词,时有耳闻。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理所当然,可是,我们经常会看到“语文教学要回归本真”“本色语文”“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等诸多文章,时时提醒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已经没有了语文味或是变了味。因为语文课本中的一篇篇文章涉及了天文、地理、历史、科学、品德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教师如果更多的侧重了非语文内容的方面,很有可能就把语文课上成了地理课、历史课、科学课、甚至是综合课。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让语文课找回语文味,上出语文味义不容辞。如何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呢?我们首先要弄明白究竟什么是语文味? 杜少堂老师说:所谓“语文味”,从内涵上说,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在一种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中,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从外延上说, 语文味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和谐统一,是文本(教材)的语文味、教学过程的语文味和教学方式方法的语文味的和谐统一,是教学过程中情趣、意趣和理趣的和谐统一,是语文学科的个性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的和谐统一,是教师的教学激情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的发 展和学生的发展的和谐统一。语文味是语文教师“自我实现” 和“高峰体验”的产物。语文教学就是语文味的教学。 王崧舟老师说:“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语文的本体是什么?显然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的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语文要学的就是“这个”,语文味所指的就是“这个味”。具体来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 吉春亚老师说:“语文味”是不是可以这样来定位呢?在富有情感意味的“真实”环境中,在富有诗情画意的润泽氛围中(否则就是机械死板的训练),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与指导下,主要通过典型的“言语作品”(各种书面的、口头的、声像的)剖析、玩味和模仿,在各种(课内、课外的,单项、综合的,模拟、生活的)“言语行为”中,不断内化各种(知识的、思想的 、情感的、精神的)收获,并较为成功地外化为各种(书面的、口头的)“言语作品”,逐步形成能够独立听说读写的“言语能力”,以运用于广泛的社会生活(学习与生活)的“言语行为”之中。 几位专家和特级教师对“语文味”的精辟解释,就是让我们语文教师正视语文教育自身的特性和功能,还语文教学本来面目,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如何把语文课上 出语文味来?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做到这样几点: 首先,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语文教学目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 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其次,语文课上要把朗读作为最主要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提到:“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由此可见,“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常见的形式,是理解课文,获取知识,体验情感最有效的手段。 学生通过反复多遍的朗读,与课文的语言文字反复接触,能深刻领会作者在字里行间的语音节律,受到直接、强烈的感染。学习语言,单凭讲解思想内容、写作技巧,是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而抓住读这一主线,反复实践,精于指导,学生才能从读中由感而悟,由悟入境,最终与作者的心灵相通。这种借助读而达成的悟性理解,是富有创造力的,也正是语文教学追求的上乘境界。要落实以读为本,就要以读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即以读的训练为主线,并对朗读流程的各个层面有明确的指向:初读要求读准读通读顺;细读要求理解内容;精读则要抓住重点句段,细加品味,感悟人情;熟读则要积累语言,以至背诵。其次要保证读书时间,加大读书的实践。一般来讲,一节课中学生读书的时间最好不少于1/2,以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书、思考。要给全体学生有足够的试读、练读和评议的时间,体现朗读对语言学习的诊断和激励功能,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再次,读书形式要多样,指导要得法。朗读有多种形式,如范读、分角色读、齐读等等。教师要根据年级、学情和教材特点,区别各种朗读形式的各自功能和适用范围,合理运用,并要加强指导。如果只有学生的读书实践,没有教师的组织、引导和指点,就没有体现语文教学的要义,称不上是真正的课堂教学。教师在指导学生读书时,要做到读前有要求,读中有指导,读后有反馈,并体现个体差异。尤其要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善于在读书过程中发现疑难,并在深入阅读中解决疑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意识和习惯,激发其创新思维的火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再次,让阅读和积累成为学生的学习习惯 多读多写,是获得语文能力的唯一途径。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扩大阅读量,积累语言,充实语言仓库。清代康彪总结读书经验时说:“阅读必宜博,经史与古文时文,不多阅则学习肤浅,胸中不富。”清代王筠主张读书要“取其多”,即是说阅读面要广。吕淑湘先生说:问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力于课外阅读。叶圣陶先生也强调指出:为养成阅读习惯,为充实自己的生活,都非多读不可。可见大量阅读的重要。《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目标” 中十分强调语言的积累,并且对此进行了量化的规定。它明确要求1、2年级的学生要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3、4年级的学生要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文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5、6年级的学生要背诵优秀诗文60篇。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课标》对阅读积累的具体要求,自然而然地让我联想到古往今来人们对积累的意义的认识。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也说:“学习的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可见,积累对于引导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要让阅读文本成为学生的习惯。如今是信息时代,动画泛滥,游戏泛滥,快餐文化泛滥!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的语文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亲近母语,亲近名著,亲近文本。要让学生闻到书香,与好书相伴。要大力倡导书香校园、书香班级、书香家庭。 第四、教师要让自己充满“语文味”。 语文课具有语文味,最重要的是必须提高语文教师的自身素质。一方面,语文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工作。语文味是一种美学境界,需要全部情感的浇铸;语文味是语文教师自我实现和“高峰体验”的体现,没有全部情感的投入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另一方面,语文教师自己要有语文味。语文课要有语文味,语文教师必须是一个“味道十足” 的人。语文教师的语文味,即书卷气。是否读书,读书多少,是一个教师是否有语文味或语文味浓不浓的决定因素。有无语文味是一个语文教师综合素质最集中的反映。素质并不是苛求全面发展,而是发展教学个性。要善于找到自己的特长,不断突出、强化进而扩展这一特长,逐步教出有一定味道的语文课。 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要靠我们全体语文教师共同努力。在我们广大语文教师的不懈努力下,语文课一定会回归本真,我们的语文课堂也一定会散发出浓浓的“语文味”。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 2、程少堂:《语文味:中国语文教育美学的新起点》《中华读书报》2003年7月16日 3、崔峦:《增强创新意识,推进素质教育》《小学语文教学》1999.11 4、秦建新:《个性化与语文味》《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3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