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心得)之关注课堂参与的有效性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心得)之关注课堂参与的有效性

数学论文之关注课堂参与的有效性 ‎ 江苏省部分城区第25届教研协作年会交流论文构建智慧课堂  实践有效教学关注课堂参与的有效性南京市西善桥小学 方慧内容提要:《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就是要让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身的学习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因此关注课堂学生参与学习的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数学来源于生活,在现实场景中学习数学,在学生积极有效地探究中学习数学,在学生相互争论辨析中学习数学,学生经历过程,印象深刻,这样我们的数学课堂才能成为“有效”的课堂,我们的数学学习才能成为“有效”的学习。  关键词:生活 探究 辨析 参与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就是要让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身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使学生通过有效的参与学习活动,认识数学、理解数学,从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而获取知识。关注学生参与学习的有效性,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成为“有效”的课堂,使我们的教育成为“有效”的教育,已经是我们每个数学教师应该时时刻刻应该思考的问题。一、  ‎ ‎ 走近生活、激发参与。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数学,这就要求教师将教材例题、习题的情节依据当地的校情、当地的学情作适当的合理的改编,将枯燥、乏味的教材内容设计成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又有价值,同时适合学生发展,学生感兴趣的,又有生活气息的学习内容。例如:在教学国标版第十册的“确定位置”时,我把书上的看起来比较小却又不容易辨析清的画面,改编成了直接利用教室里的学生的实际座位顺序,这样比较直观形象,而且又是学生的生活场景中,学生一下子就找出了某个同学在什么位置,什么位置是是哪一个同学,同学们兴致很高,很快用数对的形式确定了位置,同时也很容易地理解什么是列?什么是行?学生用对应的数学方法很容易地掌握了新知。由此可见,虽然学生的年龄小,生活知识经验少,但是他们对一些与生活有紧密联系、富有童趣、挑战性的生活问题,容易唤起他们学习的热情和情感的投入,学生的个性也能在这些情景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张扬,只有植根于生活的土壤,才能使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得到滋润。因此,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数学为生活服务,只有走进生活,激发学生参与,我们的课堂才能成为“有效”的课堂,学生才能得到有效的收获。 二、有效探究,主动参与。心理学家认为:活动是认知的基础,智慧是从动作开始的,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就忘记了;看过了,就明白了;做过了,就理解了。他们最深刻的体验莫过于自己双手实践过的东西。因此,要让学生动手做数学,而不是用耳朵听数学。教师要努力将数学教学,尤其是不易理解的应用题教学,概念教学,设计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全员参与,人人动手,在进行“有效探究”‎ 的过程中动口、动脑、动手。积累丰富的直接经验,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这样的有效探究,主动参与,给学生的印象往往是最深刻的,效果也应是最好的。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可以让学生用“商不变的性质”去发现。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回忆什么叫商不变的性质,并让他们举出与“1÷2”相等的算式,从中选出“1÷2=2÷4=3÷6”,板书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1÷2=2÷4=3÷6”改用分数表示,得出“ = = ”,引导学生从左往右看,分子分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什么是不变的?从右往左看呢?联想“商不变性质”,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说说分数有什么性质?学生先轻轻地试说,声音由小到大,渐渐地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教师再进一步提问:“这个结论中的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这个数是否可以是任意的数?”学生探究讨论后进一步发现:如果分子和分母都乘零,分子和分母都会变成零,而零不能作分母;如果分子和分母都除以零,就违反了零不能做除数的规定。所以,分数的基本性质里一定要补充“零除外”‎ ‎,完整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后,让学生圈出重点的词,进一步加深理解。这样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有效探究和实践中学习了新知,取得了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并且印象非常深刻。三、注重辨析,争论参与。数学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每个知识点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饱含着人类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艰辛和快乐。数学中引导学生经历这些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就能使学生获得数学思想方法的启迪、品尝成功的快乐。在不同的家庭、文化环境中,每个学生积累的数学活动经验各不相同,形成思维方式也各具特点,因此即使在相同的学习情境中获得的体验、感悟也富有个性。鉴于此,我们的教学中应允许学生出错,关键是学生出现了错误如何善待学生的错误,把它作为一种教学的生成资源,引导学生辨析,也可以让学生进行争论,形成正确的认识。例如:在教学“半圆周长”计算时,开始有大部分学生认为半圆周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认识上错了,当然计算也就错了。我就着学生的错误计算追问一句:“半圆周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吗”?接着让大家讨论,有的学生在画图理解,有的学生在争论辨析,相互探讨,还有的在独立思考、理解┄┄ 同学们经过思考,在互相辨析争论中得出了半圆的周长计算方法,即用圆周长的一半加上该圆的一条直径或者两条半径。总之,作为一名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当努力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教师真诚地帮助所有学生建立自信,为所有学生创造了成功的机会,使不同层次地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和谐的发展,使我们的课堂成为“和谐、有效”的课堂,使我们的教育成为“和谐、有效”的教育!‎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