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心得)之巧用“多媒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数学
数学论文之巧用“多媒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数学 湖北省建始县实验小学 熊英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新课程式改革还强调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亲自经历并体验探究的过程,在深入思考和交流讨论中获得感悟与深入理解。。由此可见,探究性学习是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那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学中该如何巧用多媒体手段,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及探究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数学呢? 巧用多媒体,创设探究氛围,使学生“敢”探究。 心理学家指出:探究的欲望是推动学生进行研究活动的内部动因。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信其道”才能“乐其教”。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必须创设一种足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学习氛围,以充分调动学生探究新知的积极性。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探究氛围,首先要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于探究。同时,还要发挥表杨的激励功能,使学生乐于探究。 小学生好奇心强。教学中,以儿童的兴趣和好奇为出发点,利用“多媒体”有意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因趣生奇,因奇生疑,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如 “圆的认识”教学中,教师提问“你知道车轮为什么是圆的吗?”在学生茫然时,展示一个正方形车轮的汽车 “咯噔、咯噔”地行驶在道路上,慢慢地轮子变成了椭圆形,这辆汽车继续跑着,可仍然有些“跛”,渐渐地椭圆的轮子变圆了,圆轮车子跑得可快了,汽车也“嘀嘀嗒嗒”地唱起歌来了。显而易见,通过轮子动态、清晰的“演变”过程,学生轻轻松松地掌握了“在同一个圆内,所有半径长度都相等”的道理。这样的教学,学生兴趣盎然。 巧用多媒体功能,创设探究内容,使学生“乐”探究。 课堂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场所,更是学生智力开发的园地。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及能力,教学中,教师必须着眼于学生“人的发展”,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探究学习资源,使此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用教材中的材料教,到选择、设计合适的材料教, 是一种观念和方法的转变,更是一种创造和发展。这样有助于数学学习材料的发展,也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有利于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现行教材只是提供了教学的基本内容、基本思路,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如二年级“找规律” (图形和数列的变化规律),教材上仅提供了一个例题。教学中,我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充分借助多媒体,创设了聪聪摆正方形的情境,出示了一道具有开放性、创造性的问题:“谁知道聪聪第3、第4、第5次分别会摆放几个小正方形呢?”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践创造,自主生成教学所需的材料,进而展开对材料的研究,从而理解并掌握新的规律以及找规律的方法。 (二)设计有利于观察、猜想的学习内容,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 如《体积单位的进率片断》: 师:在前面,我们用摆一摆、画一画、算一算的方法推算出了相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今天我们来研究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师:我们学过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请大胆猜测一下,两个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可能是多少?(1000)师:两个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不是1000呢?需要我们进行验证。下面请各小组合作探究“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我相信你们一定有办法找到答案。(小组合作探究)(汇报)A.摆:我们发现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我们用1立方厘米的小方块,一排摆10个,摆10排正好是一层,它的体积就是100立方厘米。摆这样的10层,就得到一个1立方分米的大正方体。这个1立方分米的大正方体的体积就是10个100立方厘米,也就是1000立方厘米。(学生汇报后,用课件展示摆的过程)B.切:我们组的想法是把1立方分米的橡皮泥切成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我们比了比,沿着橡皮泥的长、宽、高分别可以切10次,10×10×10=1000(个)。所以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每个学生在1平方分米的纸上画出100个小格,然后贴在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盒块的6个面上。这样,就得到一个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的数学模型)c.算:我们小组是算出来的。把1立方分米正方体的棱长用厘米作单位,棱长就是10厘米,根据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来计算,10×10×10=1000(立方厘米)。所以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师:大家已经验证了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那1立方米又等于多少立方分米呢?你是怎样想的?(学生直接推算结果)师:同学们通过摆、画、切、算等方法,找出了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共同验证了“两个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这个猜想。 你还能联想到什么?(1、提示:液体的体积单位 2、板书:1升=1000毫升)我们通过大胆地猜想、合作探究又验证了我们的猜想完全正确,你们高兴吗?请自豪的读出我们的结论。(学生齐读)本教学片断,正确处理了“扶”与“放”的尺度,设计了让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内容,让学生通过提出猜想、合作验证等活动,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学生对猜测的结果进行验证,兴趣很浓厚,大部分学生能通过自己或合作探究出进率是1000。 (三)拓展练习内容,使练习灵活多样。目前,小学数学教材上的练习内容比较单一,学生做起来往往感到枯燥乏味。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这块“黑板”没有边界,写在电子白板上的板书,不但可以随意放大缩小,还可以拖动的功能,灵活的拓展练习资源,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 如“倍的认识”教学,在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以后,我又通过课件做了“变脸”游戏如下: (1)3的3倍:第一行:○○○第二行:○○○○○○○○○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现在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几倍呢?为什么? (2)2的5倍:从第二行移7个○到第一行如图:第一行:○○○○○○○○○○第二行:○○提问:现在谁又是谁的几倍呢? (3)1的11倍:从第二行又移1个○到第一行如图:第一行:○○○○○○○○○○○第二行:○提问:现在谁是谁的几倍呢? (4)6的1倍:从第一行移5个○到第一行如图:第一行:○○○○○○第二行:○○○○○○提问:现在呢? 引导学生动手圈一圈,动口说一说,使学生对“倍”的概念以及“一个数的几倍”有了深入的理解;紧接着,启发:“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引起大家的思考。通过观察、比较,学生都得出了“都是把少的数看成1份,多的数里面有几个这样的1份,就可以说是这个数的几倍。用乘法计算。”的结论。 ……巧用课件语言,教给探究方法,使学生“会”探究。 现行小学数学里有许多知识都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更别说应用啦!面对变化万千的数学知识,学生常常出现无从下手的状态。这就需要老师教给学生探究方法,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摆一摆,找规律》活动纪实: (一)探求摆法(摆5颗棋子)1.师:刚才同学们都摆得很好,但还是有漏数的。摆得又对又快的同学,是不是有什么好方法呢?请大家再拿5颗棋子试一试。(温馨提示:怎样摆,不遗漏又快。)2.独立尝试。5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 )个数。 3.反馈、演示,引导学生归纳方法。 师:你是怎样摆的? 师:刚才,我们在摆棋子中找到了不遗漏、摆得快的好办法,同学们真不错。看,电脑老师把你们摆的过程也进行了整理,(课件分别演示,师随机讲解):(1)从十位一颗一颗往个位移;(2)从个位一颗一颗往十位移;(3)一组一组成对移。 (二)百数表师:其实,这些数都可以在这张百数表中找出来。 1.你能找找2颗棋子摆的数在哪里吗?1颗?3颗?5颗? 2.表中8颗、9颗棋子摆出的空缺的数,你知道吗? 课件同步出示。 在“发现有序摆棋的方法”和“观察表格找规律” 等环节,均采取了课件同步演示的方法,用形象生动的“课件语言”突出了方法和重点,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又易于理解掌握,规律方法随机出现,更加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有人说:“授人以渔不如授之以渔场。”我很赞同这样的说法。学生思维的发展,就是在想的过程中,就是在从“想不出”到“想出来”的过程中获得发展的。学生都有不可估量的潜力,教师在组织学生解决问题时,只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渔场”,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己去“体验”、去“探索”,去形成经验。学生才能真正学会学习,得到发展。 总之,“多媒体”的出现宣告:信息技术作为构建自主、探究学习环境的重要要素来支持学习了。它既具备传统黑板的功能,又融合了现代高科技的优势,其特有的工具和性能以及丰富的多媒体资源,为改善课堂互动和提高教学效益提供了技术可能。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今天,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数学,就必须做到:巧用多媒体,创设探究氛围,使学生“敢”探究;巧用多媒体,创设探究内容,使学生“乐”探究;巧用多媒体,教给探究方法,使学生“会”探究。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