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精彩源于生成——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艺术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精彩源于生成——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艺术

语文论文之精彩源于生成——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艺术 ‎ 精彩源于生成——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艺术 邱隘实验小学 俞 芬 ‎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兴趣、灵感参与课堂交流,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出了灵性、生成性和丰富性。而教师的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它是一种持续的过程,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教师对学生的参与过程表现出来的高超的评价艺术,则能为整个课堂教学带来一个个精彩的瞬间,适时地把学生的新想法、新创意、新探索引向主动学习、主动发展之中,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 每一堂语文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是教师抓住契机对学生进行恰如其分评价的舞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让学生着力展示学习的原生态,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欲。教师要站在发展学生个性的角度来评价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的作用,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气息。课堂教学时,教师的评价要注意以下几个性质:‎ 评价的激励性 语文课堂不仅传播知识、能力,更传递人的情感、生命的脉动。在语文课堂中,对待学生,应大力提倡“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教师自己呢,则常常要做到“知而不言,言而不尽”。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成功给予充分的欣赏和激励,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一份成功的自豪感和愉悦感。‎ 记得我在教学《乡下人家》时,有这么一个细节:‎ 师:(学生看插图填空):‎ 生1: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慈爱的母鸡,率领一群可爱的小鸡……‎ 生2: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温柔的母鸡,率领一群活泼的小鸡……‎ ‎(几个学生重复着前面学生的回答)‎ 生3: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伟大的母鸡,率领一群硕小的小鸡……‎ 个别学生一听,讪笑起来。‎ 师:某某同学可真会动脑筋。“伟大的母鸡”说得多好,他把我们以前学过的赞美母鸡的词语都用上去了!但是,“硕小”这个词语不正确,某某,你还能想出更合适的能与“伟大”相对应的词语吗?其他同学也来帮他想想……‎ 学生们一听,当即一改嘲笑的神情,都向生3头去赞许的目光,而生3也显得比较自豪。‎ 我想,这样的评价,既肯定了那学生那粗浅而又可贵的创新思维,激发了他的学习兴趣,充分的体现了评价的激励性。‎ 学生处于未成熟待发展阶段,出现不会、差错、走神等现象是难免的,在情理之中。当学生出现这些现象时,不应受到批评、冷落、嘲讽,而需要得到适当的帮助,鼓励性的评价,学生受到了鼓舞,依然会保持旺盛的求知欲,继续扬起前进的风帆。如教师们常用“大胆说,说错没关系”、“他已经说出了一部分,谁来接着补充”、“再仔细看看”等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就为学生增添了前进的动力。‎ 评价的启发性 有效评价,不仅要对学生的表现予以及时、真实的判断评定,还要对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思考起到启发作用。‎ 如一位学生作文中以水晶来比喻小公主的眼睛,我给予很高评价:“比喻恰切精当”,我继续追问“为什么”,学生回答:“透明嘛,用这个比喻写出了孩子心灵的纯洁无瑕”这固然不错,但不够全面,我没有忙于作评价,而是又顺势问了一句:“那为什么不用玻璃呢,它不也透明吗?”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从而悟出用这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童真的纯洁和可贵。“评价是一个学生,可受益的却是全体学生。”不光这个孩子得到了启迪,全班也从中得到了教育。‎ 评价的导向性 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上探究问题,出错是在所难免的,摸不清思维的方向是最大的困惑。评价不能经常停留在“很好”、“真聪明”等肯定层面上,也应该注意使用恰当的评语,来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诱发学生的奇思妙想。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但直接点明思考的方向,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在学生发表了见解之后,对其观点给予评价,以促进他们进一步的思考,也不失为指引方向的良策。肯定某一学生的观点,就树立起了一个学习的榜样;赞赏某一学生思维的火花,就点燃了其他学生思维的火炬。‎ 记得在教学《风筝》这一课时,第一教时中,教师组织学生在体验“我们精心做着,心中憧憬——”这个句子时,有这么个细节:‎ 师:同学们,你们想想,他们心中会有些什么憧憬呢?‎ 生1:他们憧憬着能看到美丽的风景。‎ ‎……‎ 生5:他们心中憧憬着飞出贫困落后的农村,飞向大城市。‎ 师:这位同学想象力真丰富啊!是啊,他们肯定憧憬着到大城市去读大学,等到毕业后,再飞回到农村,来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 这个细节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不仅尊重学生个性化体验,同时也注意文本的价值取向,这样的评价为学生指引了正确的人生方向。‎ 评价的科学性 对学生的评价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是对学生的激励、导向过程,同时也是学生自我调控、自我发展的过程。课堂上,教师的评价适应了学生的需求,满足了学生的愿望,就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但是,现在发现不少教师评价的语言、动作机械单调:“真好!”、“你真棒!”、“真不错!”……个个发言都是这样的评价,到底好在哪、棒在哪,学生也弄不明白。有的教师评价就是简单地重复学生的回答,多余而无效,挤占了本该属于学生的时间。也有教师轻率下结论,有时学生没有说出教师想要的答案就加以否定,有时学生说得不够全面教师也不再启发,有时学生说得不到位教师也不及时点拨提升。这一些行为其实都是一种不科学的评价,是对学生的不尊重,对教学的不重视。倾听学生发言,听真听全是对学生的尊重,及时校正过程中的错误,更是对学生的尊重。有些教师过于迁就学生,不敢纠正学生的错误,这是虚假、不负责任的表现。‎ 评价的及时性 评价的及时性是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特别要关注的一个问题。评价应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体现出来。教师的及时评价能让学生随时感受到自己的班级中的机制,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比如:教师在学生自学巡回时发现某个学生的长处,当即表扬,一方面能给该生带来自信与喜悦,同时也能激发其他学生的竞争意识。再比如:发现有学生开小差,不当场指责,而是及时表扬他近来朗读有进步,请他朗读一句话。这样的及时评价有效制止了他的不专心,也保护了他的自尊心与积极性。‎ 评价的延迟性 所谓评价的延迟性就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正在讨论的问题,不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判,而是以鼓励的行为方式和语言,让学生畅所欲言。‎ ‎    近日,看了一位教师的课堂实录。其间,有这么一个细节,引起了我的思考: ‎ 在老师指导读青蛙与小鸟的对话时,一名学生把小鸟说的话读得很流畅,可读青蛙的话时,却像犯了口吃似的结结巴巴,时断时续。孩子的“不同凡响”,引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该生低下头涨红了脸。此时,老师当即判断可能事出有因,便微笑着示意大家安静下来,说:“大家别笑,他这样读,我想一定有他的道理。咱们请这位同学说说他是怎么想的,好吗?”果然,孩子抬起头来,语出惊人,他说:“青蛙长期呆在井里,与外界不接触,我想它一定连话也不会说了。”“讲得太好了!咱们一起为这位同学与众不同的想法鼓掌。”老师边说边带头鼓起掌来。‎ 这里,教师面队突发情况,沉着、冷静、随机应变,进行延迟评价,给了学生一个解释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在无拘无束中展现自己独特的思维和个性化的阅读理解,有效地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表现出教师极高的教学智慧。‎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充分关注学生生命的个性化,要着力展示学生学习的原生态,要让学生尽情地体验学习成功的愉悦感。这样,学生展示的是亮丽的自我,语文课堂教学呈现的是充满创造乐趣的气氛。此时,我们已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教学也就成为了一种艺术。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