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倾听能力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倾听能力

语文论文之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倾听能力 ‎ ‎  【摘 要】倾听是学习语文的精髓,但很多时候都被我们所轻视。本文将从对倾听能力的解读、学生不会倾听的原因分析以及中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来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  【关键词】倾听能力培养 ‎  产生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是在学校组织的一次运用教育技术进行中年级语文教学的公开课上。发现课堂上学生不能按老师的要求进行开展活动;经常出现学生积极举手,积极发言却不能认真倾听别人意见的现象,如:‎ ‎  (1)课堂上,老师让学生自己读课文或准备组织大家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未等老师说完要求,孩子们已迫不及待地行动了起来,轰轰烈烈地展开了讨论,老师的后半句话早已淹没在了孩子们的声浪中。‎ ‎  (2)当老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之后,孩子们纷纷举手,老师叫某一个学生回答时,其它几个孩子边举手,边迫不及待地喊出了答案,经老师提醒后,这个孩子总算不受干扰的回答完了问题。可当老师再次问大家对这个同学的回答有何建议时,孩子们却不知所云……‎ ‎  其实,产生上述课堂现象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学生缺乏良好倾听的技能和习惯,而导致这些原因产生的因素除了个体心理、能力的差异外,与我们老师对倾听这一重要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轻视也有一定的关系。‎ ‎  曾经有教育心理学家对人的一系列交往活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人们的各种交往方式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这就充分显示了,人有一半的时间在听,听是人们茯取知识、与人交往的主要途径之一。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不管采用何种学习方式,“会听”都是必要前提。因此,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学会倾听。”而作为中年级的学生来讲,正是良好学习习惯、能力养成的最佳时期。‎ ‎  本文将从对倾听能力的解读、学生不会倾听的原因分析以及中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来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  一、对倾听能力的解读 ‎  倾听能力是指听者理解言者口语表达的信息和能在头脑中将语言转换成意义的能力。而本文所言的倾听能力则是指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细心地听取,其特征表现为目的性、思考性和完整性。目的性指有目的地听取老师的指令或要求,听取同学对某个问题的观点;思考性指课堂上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要地边听一边想。想别人的观点是否与自己的看法一致或自己有什么新的观点生成;完整性指听者必须完整地听别人的发言,否则倾听不到对方的观点或要求。‎ ‎  二、中年级学生不会倾听的原因的分析 ‎  (一)较弱的集中注意能力 ‎  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特别是中年级小学生虽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比如,他们受到表扬立即兴高采烈,挨了批评则马上情绪低落。小学生的身体各器官、系统都生长发育得很快,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但同时他们的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所以遇事很容易冲动,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在课堂上就表现出思想开小差,自我约束力差,容易乱插嘴。所以要他们始终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是很困难的。“身在课堂心在外”、“思想的野马奔驰到了辽阔的草原上”当然也就成为了比较普遍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对老师和同学的发言内容也就不知所云了。‎ ‎  (二)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 ‎  受家庭环境的影响,现在的小学普遍有比较强烈的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在课堂中主要表现为:表现欲望强,总认为自己想是对的,别人说的都是错的,希望课堂成为他独自展示自我的舞台,于是乎,在别人发言时也积极举手的大有人在,并且不断地用语言提醒老师注意自己。这样的孩子还会在别的同学回答问题时不断“插嘴”,所以导致只顾表现自己却没能听清同学的发言,致使课堂效率低下。‎ ‎  (三)平淡的课堂教学过程 ‎  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不能专心倾听,除了以上两个原因外,与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诸因素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流程的设计、教学手段多样、教学情感的丰富,都会对学生的倾听习惯和能力产生影响,从而使课堂效率最优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教者设计平淡,让学生觉得无趣,那么学生如何能专心倾听?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情感冷漠、教学定位不明确,如何让学生专心倾听?‎ ‎  三、中年级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  (一)让学生明确倾听的重要性 ‎  虽然是中年级的孩子,老师也应让他们明确学会倾听是一个人学到东西的捷径,还让孩子知道认真倾听也是对别人的尊重,对自己的尊重。正如汤姆?彼得斯在其《追求优秀的热情》一书中所说:“倾听是礼貌的最高形式。”。中年级的孩子明白了倾听别人讲话也是一种礼貌行为,他们会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文明有礼貌的孩子的。孩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明确了倾听的重要性,这就为培养他们的倾听习惯奠定了基础。‎ ‎  (二)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 ‎  1.细化“听”的要求。‎ ‎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给孩子一个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细化了的要求。我在教学中就明确提出了“学会倾听要五心”‎ ‎,即倾听时做到:一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老师或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三要细心,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四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五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相互促进。‎ ‎  2.强调“听”的姿势 ‎  针对中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少,对抽象的语言不敏感,对操作性强的动作感兴趣的特点,在学生上三年级的第一堂语文课开始,就训练学生听的能力。如做一做“谁有顺风耳”的小游戏。先让他们把手放在耳朵旁边做一个顺风耳的动作,仔细他们听老师讲简短的话,然后重复。经过几次练习,当学生一看到老师做顺风耳的动作,就会有意识的调整自己的注意力,指向听。在此基础上,可以适当增加练习的有效性,如:听同学发言时,要求学生眼睛看着书上或老师出示的教具,不看发言同学的脸,做到神情专一。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思考相一直,则以微笑,微微点头表示认可或赞同。学生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尤其在精读领悟阶段,老师可通过一目了然的观察,了解学生听课的质量,即时得到反馈信息。‎ ‎  (三)激发倾听的兴趣 ‎  1.多样的口头奖励 ‎  口头奖励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作用很大。当学生对于教师的经常使用的几句表扬已经习以为常时就激发不起他们的倾听兴趣,因此这就要求老师要有多样的口头表扬。教师可以这样说:“你听得最认真,这可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呀!”“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你真会听!”“你听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帮了他的大忙。”“大家看,这位同学不仅听懂了别人的发言,还加进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呀!”……一个眼神,一句赞扬,一个微笑,一个手势,不花时间,不费力气,却能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课堂中,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用真诚的话语鼓励他们,及时表扬注意倾听的孩子,适时地鼓励学生对他人发言提出质疑。评价学生时,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课堂上学生怎么会不认真听讲呢?‎ ‎  2.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 教学中教师可以不断运用新颖实效的教学手段来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达到充分沟通的目的。如:中年级的教材中,引入许多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教师要充分利用这种些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结合课题引入一定的故事,以故事导入新课,或让学生看图讲故事,再根据故事情节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多讲多说。还可以让学生编排课本剧,使课堂气氛紧张而不死板,活跃而不紊乱。新的发现和感受到的新的成功所带来的强烈的喜悦会引导学生产生急切倾听下去的兴趣。‎ ‎  (四)多种形式培养倾听 ‎  1.让学生在语文活动中倾听 ‎  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大有裨益。在教学中,我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实际以及语文教材,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比如:“古诗文诵读大赛”“礼仪故事大王”“名人读书故事”等。在活动中,学生能认真倾听,积极参与,并且使孩子的语文素养得到训练和提高。‎ ‎  2.让学生在游戏中倾听 ‎  儿童的生活离不开游戏,倾听虽然是枯燥的,但只要加入那么一点游戏成分,学生的兴趣就骤然而起了。例如:“猫捉老鼠”──就是让学生从老师所读的一些词语中找出一个不同类的。因为有了这个好听的名字,学生们听起来就特别来劲。再如“我是小小邮递员”──每隔几米站一个同学,教师对第一个同学说一句话,然后由他依次传给下一个同学,最后一个同学再将这句话说给老师听,如果没有说错,可以获得“小小邮递员”的奖章。看,学生的倾听能力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得得到了训练。‎ ‎  3.让学生在生活中倾听 ‎  生活就是一个“活的课堂”,它为学生学会倾听创设了情境。如:我在晨间安排了谈话“说新闻”‎ 每天晨间谈话时,孩子们非常感兴趣,每天,他们都会认真看节目,为了第二天的说新闻做准备。在这短短的3分钟里,我时时提醒他们要做一个文明的小观众,要尊重主持人,安静倾听新闻,并每天设置一个“最佳新闻奖”,让文明的小观众来当小评委。孩子们“说”的兴趣日益高涨,“倾听”和“评价”的能力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  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是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倾听是一种能力、一种习惯。它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广大教师经常提醒、督促和长期的指导。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教师善于捕捉教育契机,适时引导,不断训练,就能使学生逐步养成倾听老师讲解、倾听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拥有“倾听”的能力,才能真正掌握“倾听”这把金钥匙!‎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