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70周年心得体会3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抗美援朝70周年心得体会3篇

抗美援朝 70 周年心得体会【三篇】 【篇一】抗美援朝 70 周年心得体会 1950 年 10 月 19 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在异国的 土地上开启了抗美援朝的伟大篇章。 饿时一把面,渴时一口雪。在抗美援朝战争初期,中国志愿军物资紧缺,面 对敌人的“绞杀”战术,后勤部门一筹莫展。为了改变落后的运送方式从而更好 的服务前线士兵,战时后勤部一方面投入高炮部队、空军部队阻止敌方的空中封 锁,另一方面将运输方式由传统的公路运输改为机动性更强的铁路运输。 起初敌方晚上轰炸完,我们还要整备几天才能完成线路复原,但随着一批特 殊部队的加入,形式开始渐渐改变,他们就是铁道兵部队。 杨连第,志愿军一级英雄。1919 年出生于天津仓北一个贫农家庭。1949 年 2 月,杨连第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任随军职工。1950 年 10 月, 杨连第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编入铁道兵第 1 师第 1 团 1 连。11 月 25 日,他 随部队到达鸭绿江边,投入到抗美援朝的伟大斗争中。在朝鲜战场上,杨连第多 次出色完成抢修铁路大桥的任务,有力地支援了朝鲜前线的战斗。1951 年 7 月, 在抢修清川江大桥时,杨连第带领一个排 12 次搭设浮桥,并创造出“钢轨架浮 桥”的方法,保证了正常施工,使几次中断的大桥顺利通车。1952 年 5 月 15 日 下午,身为副连长的杨连第带着战士们在清川江桥上检修时发现新修的第三孔钢 梁移动了 5 厘米,立即派人抬来压机准备移正钢梁。正在指挥部队起重钢梁时, 一枚定时炸弹爆炸,弹片击中了他的头部。为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祖国人民的 安宁,年仅 33 岁的杨连第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没有人会想到,处于全方面劣势的中国军队会比美国人先穿上过冬的棉衣, 也没有人会想到,起初对阵地攻坚战毫无办法的中国军队竟也有了“喀秋莎”的 炮火支援。五大战役,少不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勇无畏,但也少不了这只后勤 保障部队的流血牺牲,无数如杨连弟一样的铁道兵战士在朝鲜的土地上抛头颅洒 热血,用铮铮铁骨捍卫物资运输的生命线,用至死不渝诠释“做好后勤工作就是 一半功劳”。 一战扬威,稳定家园半世纪,百年雪耻,震慑对手数十年。时光荏苒,鸭绿 江边风景秀丽,炮灰的痕迹隐藏在了不断流淌的江水里。我们不会忘记,70 年 前那群勇敢的中国人向强大敌人“亮剑”的勇气,也不能忘记,先辈们用流血牺 牲换来的和平稳定。历史的车轮缓缓向前,“铁道兵团”成了一个小小的符号停 在了时间的橱窗里,和平年代的我们不需为了生存而有太多担忧,但作为新时代 铁路职工的我们依旧会接过先辈的衣钵,把抗美援朝精神发扬光大,努力践行“交 通强国,铁路先行”时代口号,为建设中国的美好明天添砖加瓦。 【篇二】抗美援朝 70 周年心得体会 七十年前,解放战争刚刚结束,在硝烟消散不久的中国大地上,一支中国人 民志愿军横跨鸭绿江,向着朝鲜方向进发。毛主席的宣言仿佛还响在士兵们的耳 畔:“时间要打多久,我想我们不要做决定。过去是由杜鲁门,以后是由艾森豪 威尔,或者美国将来的什么总统,由他们去决定。就是说他们要打多久就打多久, 一直打到完全胜利!” 1950 年 11 月,刺骨的寒风已经在长津湖肆虐,但突然提前的军令依旧被彻 底执行。还穿着夏季单薄衣物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六连抵达战场,他们接 到了坚守死鹰岭的任务,而当时朝鲜的气温已经降到了零下四十摄氏度。为了完 美地完成这项任务,连队的士兵在天寒地冻中待了一个晚上,甚至不敢生火取暖, 怕引起美军的注意。彼时战况对我军不利,伏击美军已经是当时能施行的最有效 的打击方式,连队身上背负的使命十分沉重。战士们意志坚强,但单薄的夏装抵 挡不了寒风,即便如此,没有人从战场中撤退。 第二日,正面战场打响了,附近的兄弟部队却奇怪地发现,执行防守任务的 六连没有开火。他们派遣参谋打探,迎接他们的,却是战壕中仍旧保持着战斗姿 势的一座座冰雕。原来在一夜的坚守中士兵们居然全部冻死,而临死前,所有人 依旧没有改变自己的姿势。 时至今日,距离那场战争已经过去了七十年,钢铁铸造的伟人们走了,但由 伟人铸造的钢铁留了下来,继续庇佑着我们。在即将到来的抗美援朝战争七十周 年纪念日之际,我谨以那些中国英雄们的事迹,来缅怀那场惨烈而伟大的战争, 和战争中牺牲的,最可爱的人们。 现如今炮火早已经离我们远去,这些事迹被轻飘飘的文字记录,没有人能看 到这些数字背后的血肉。但我们能在 2020 年吃饱穿暖,走在高速发展富国强民 的道路上,是因为脚下踩着的,是先辈用血浇筑的阶梯,头顶上,是没有战火的 蓝天。“让那些内外反动派在我们面前发抖罢,让他们去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 行罢,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篇三】抗美援朝 70 周年心得体会 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来讲,新中国 70 年是沧桑巨变、是换了人间的 70 年。回顾中国的昨天,面对中国的今天,我们相信,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大会上深刻指出:“中国的昨天已 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 美好。”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 推进。习近平总书记用“昨天”“今天”“明天”,充分展示了历史的延续性,也 郑重发出了书写更新更美时代篇章的号召。 今天的中国由昨天的中国而来,又向着明天的中国而去。我们能不能延续昨 天中国的辉煌,能不能把明天的中国变成现实,关键都要看我们今天的创造。中 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 民,全面审视国际国内新的形势,通过总结实践、展望未来,深刻回答了新时代 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 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统筹推进“五 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对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 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的今天, 正在我们党的坚强领导下,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 还想特别指出的是,人们观看国庆庆典这场规模宏大的活动,都深刻感受到 党和政府高超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这恰恰是我们今天能够不断创造新的奇迹 的根本保证。这次庆祝大会中参加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的共有 20 余万军民,背 后还有大量保障和服务人员。这样大规模的庆典活动,组织得严丝合缝,开展得 行云流水,表明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达到了很高水平。 要真正创造好中国的今天,还需要我们总结好昨天的经验、认识好今天的现 实、把握好明天的方向。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马上就要召开了,这次全会将重点 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 重大问题。我们完全可以相信,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国家治 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亿万中国人民一定能够创造新的更大 奇迹。 回顾中国的昨天,面对中国的今天,我们相信,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这是因为,经过整整 70 年的发展,我们已经积累了比较坚实的物质基础,取得 了比较丰富的治国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 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 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我们要就要继续前进,继续创造更好的 今天和明天。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