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语文教学也可“不求甚解”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语文教学也可“不求甚解”

语文论文之语文教学也可“不求甚解” ‎ ‎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一篇课文,是邓拓的《不求甚解》。在文中,邓拓先生从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不求甚解”的出处进行探讨,提出“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是值得肯定的。细细想想,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也可以而且应该提倡重在“会意”,“不求甚解”的学习方法。‎ ‎  首先,语文阅读教学不可能求到“甚解”。语文阅读的不可穷尽,需要重在会意,不必凡书都皆求甚解。人类文明成果浩如烟海,而当今时代,信息量又空前丰富,报纸书刊(阅读材料)何其多也?读也读不完,更别说凡有所读,皆求甚解了。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了“九年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的目标要求。怎么读?只能有选择性地读,区别性地读,有的文本只能会其大意,正如培根所说:“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许多书“只须大体涉猎”。‎ ‎  即便是某一具体的阅读材料,对其的理解也常常难以穷尽。语文知识不同于数理知识,常有一个精确的概念,唯一的答案,常规的分析思维方法,而是因阅读者的年龄、知识积累、生活阅历等的不同,呈现出各不相同的理解。不是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吗?那么对《哈姆雷特》的教学、阅读理解又怎能求到“甚解”‎ ‎?再举个简单的例子,李白的《静夜思》,许多学前孩子都会背也知道其意思,然而,这当中的意境、情感将随着人的经历的积累,理解越来越深刻,感受会越来越丰富。如果非要在小学阶段将这首诗讲个“明明白白”,求个甚解,可能吗?因此,语文知识的难以穷尽,决定了语文阅读重在会意,应该允许“不求甚解”。‎ ‎  其次,语文阅读教学也不必追求“甚解”。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对阅读的要求,针对初中生提出了相应的目标。在总目标中要求“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在阶段目标中,对7—9年级提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的要求。应该说,这些要求尊重了学生的发展。学生认识发展的阶段过程,体现在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受学习者的知识积累、人生经历等等的限制,对一个初中学生来说,他的知识积累、情感体验是有限的,他对文本的理解,也是有限的。随着他们阅历的增加、知识的丰富,他们对文本的理解会不断拓宽、加深。‎ ‎  追求甚解,想面面俱到,点点俱到,也有应试教育观念的原因。教育者总想以全面的理解来涵盖所有的考试题目,以不变应考试题的万变。这实在大可不必。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指出“考试只是评价的方式之一”,即使从语文考试的角度看,近年的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在考查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也同时强调对学生能力水平、语文学习方法以及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状况的考查。‎ ‎  第三,阅读教学也不应该过分追求“甚解”。课程标准中强调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但是,为了达到全面的理解,课堂上,许多学生总是希望老师尽可能全面地把对材料的解读告诉他们,一些老师也尽量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念给学生,而学生则忙于埋头把它写在书上,惟恐没有记下来,记得不全。可一旦考试题目中没有这些题,就不敢下笔了。因为追求已经达成的理解,而一旦有了对文本的理解,又容易趋于保守,止步不前。对阅读材料不敢有自己的见解,又谈何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呢?又怎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创新思维的能力?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违背了教育的精神。‎ ‎  语文教学过分追求“甚解”的做法,也使许多学生丧失了对阅读的兴趣。过分的条分缕析、“死抠一字一句”,死记硬背,把阅读教学变得单调、枯燥,使学生对语文没有了兴趣。同时,追求对文本的甚解而常常不能,也让学生对自己没有信心,对学习没有了信心,进而畏惧语文阅读,讨厌语文阅读。没有了阅读的兴趣,就难以实现阅读教学的目的。‎ ‎  总之,肯定“重在会意”,允许“不求甚解”的学习方法,并不是说在教学中对文本不去作解析、探究;而是要鼓励学生多读书,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要敢于怀疑,勇于探索,充分肯定他们对文本的个性化理解,是要批评那种“不读书,好求甚解”‎ 的学习态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学到阅读材料中的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阅读教学让学生获得阅读的方法,养成阅读的习惯,培养阅读的兴趣,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探究的精神和创新的思维品质。‎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