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心得)之构建生成课堂 打造生命教育
数学论文之构建生成课堂 打造生命教育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出了点是促进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这就是要求课堂教学要关注成长中的学生的整个生命发展,要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更新观念,开放生成空间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一个教师以什么样的心态,什么样的理念走进课堂,就会以什么样的心态,什么样的理念支配自己的行为,指导自己的教学。不少教师深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认为课堂教学目的要明确,重点要突出,要紧紧锁定教材要求或书上注释的知识要点。结果导致数学课堂教学习惯于抛给学生知识点,让学生顺着其知识点有序地展开探究。今年我校就“人民币的认识”作研讨课时,本人按课标精神与理念,这样设计问题:“关于人民币,你们知道了哪些知识?请大家四人一小组,拿出人民币摸一摸、看一看、想一想、议一议、比一比,谁发现的知识多?”结果没想到学生的发现异彩纷呈:有的发现人民币的种类有纸币、有硬币,有新版、有的发现纸币有多种面值:有的发现人民币有不同的图案…… 这样教学,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相沟通,互相影响,互相补充,引发群体的思想碰撞,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学生学到的知识是活的,富有生命灵性,真正形成一个动态的、生成的、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 二、精心预设,拓展生成空间 作为在一线上的教师,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上课时老是要按事先设计好的教案有序地进行教学,学生要是“越轨”了,总会不知不觉地、情不自禁地把它“牵”回来。由此有的教师可能会产生误解,现在追求生成式课堂教学,那好了,可以不写教案,不必预设,这样既有利于摆脱教案的束缚,又有益于课堂的动态生成。其实不然,“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叶澜教授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课堂的动态生成,但并不主张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式地展开学习,而是要求教师有教学方案的设计,并在教学方案设计中预先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与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所以我们在关注教学生成的同时,更要关注预设,必须认识到,新课程改革对预设不是降低,而是提高,备课时要考虑不同的学生有哪些不同的思考方法,可能会出现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设计出不同的教学策略。 三、优化过程,激活生成空间 课堂教学不是一个机械执行教案的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不断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涌现出许多新的想法、出现许多新的问题、暴露许多新的思维。这些新想法、新问题、新思维,有的可能是我们事先估计到的,有的可能是我们课前根本没有预料到的。但不管是否估计、预料到,都是来源于学生的实际,都 是学生迫切想知道的内容。我们应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及时捕捉课堂教学中闪动的亮点,随机应变,因势利导,优化课堂教学的每一个过程,为学生学习注入新鲜的血液。如这学期我上“约数和倍数”时,学生初步认识了约数与倍数的一些特点后,我让学生讨论:“从约数和倍数的学习中,你们从中发现了什么?”本想让学生发现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最小的约数是1;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没想到一个学生在汇报时却冒出这样一个“发现”:“双数约数的个数比单数约数的个数多。”说实在的,学生的这个“发现”是我备课时没有料到的,也是我以往教学从未遇到过的,怎么办?我做短暂的思考后,改变了原先的教学思路,将学生的“发现”又推给学生:“该同学说双数约数的个数比半数约数的个数多,你们觉得对吗?为什么?”这下,学生议论纷纷,各抒已见。 试想,如上学生的“发现”,要是不屑一顾或简单处理,不让学生把“疑”说出来,把“理”辩明白,学生永远困惑在心中,那么课堂哪有灵性?哪有让人感动的地方?哪会折射出学生创新而富有个性的光芒! 四、激励评价,营造生成空间 课堂要动态生成,少不了学生要将所想的、所要说的说出来,否则生成则无源之水。然而学生所想,有时是基于独特且富有创造的精彩见解,有时是一种错误理解或是一种暂时难辩真伪的模糊表征,怎么办?教师要做的是首先要承认学生思路的合理性,激励学生将这些思路展示出来,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前者是很容易得到教师的激励评价,但对于后者来说,教师往往会流露出不耐烦的情绪,而倾向于采用否定的简单处理方式。其实,学生错误或模糊的思路,正是反映了他们当前认知上的冲突,或知识迁移上的障碍所在,教师完全可以将其作为洞察、开发学生发展潜能的有效手段,找出某些错误的“合理性”,以满腔热情,殷切希望,及时给予肯定,让学生在由冲突走向和谐的过程中,获得认知上的飞跃,情感上的体验,为课堂营造一个轻松、活泼,充满激情的学习氛围。 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教学的真实展开与推进是很难被规定与计划的。 我们要以居高临下的驾驭能力,充满智慧的教育机智,民主开放的教学理念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从而形成师生之间兴趣、情感、个性思维、人格等方面互动生成的“学习共同体”。这样才能实现知识与能力乃至生命的同步发展,构建“动态生成的课堂,打造生命教育”才不会成为一句口号。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