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谈作文的选材原则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谈作文的选材原则

语文论文之谈作文的选材原则 ‎ 谈作文的选材原则江苏省姜堰市三水学校 唐云锦中学生习作在材料选择上往往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堆砌材料,不分轻重,不辨主次,“拿到篮子里就是菜”,乱说一通,没有中心,一是能围绕中心选材,但不够集中,不够妥帖。鲁迅先生有这样的一句话,“我有一言应记取,文章得失不由天”。它概括了鲁迅自己写作实践中的甘苦。“不由天”自然不能从客观上找原因,文章的得失应由人,由作者自己的主观努力。鲁迅先生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很值得我们写作时借鉴。我们在写作时都要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得大量的原始材料。获取材料当然要锐意穷搜,多多益善,而选择材料要“百般挑剔”,即鲁迅先生说的,选材要严。那么选材要遵循哪些原则,才能体现“严”呢?一、 要围绕主题选材主题,即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基本论点,是一篇文章所有内容的“打击方向”。由于它在文章中“灵魂”和“统帅”的地位,所有的“材料”都要由它“统领”和“遣用”,所以,依据主题表现的需要来“选材”,就成了一个必须遵循的原则。选材,就是以主题为“依据”来决定材料的取舍。与主题有关,并能有力地说明、烘托、突出主题者而留之;与主题无关,不能说明、烘托、突出主题者,则扣而舍之。一般说来,与主题“直接”有关的材料好选,和主题“间接”有关的材料难寻。而这恰恰表现了作者“依据”主题需要“妙选”‎ 材料的功力。总之,在一篇文章中,所有的材料都应具有或隐或显的“向心力”,游离于“主题”之外的多余的材料,决不可有。二、 在选择真实、准确的材料真实的材料它同时符合两个要求:它既是“生活中实有的”,不是胡编乱造、不可能发生的;它又不是个别、偶然的“表象”,而是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一个中学生在上海大光明电影院门前看到了一个乞丐,据此他写了一篇“大光明不光明”的作文,他试图通过乞丐来反映人民生活的痛苦,社会的黑暗。固然,他写的是生活中确有的,但他却以生活中的偶然的现象否定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加强、百分之九十几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本质。这样的材料仍是不真实的。因此,我们说“真实”是“局部真实”和“整体真实”的有机统一,做到“局部真实”不容易,做到“整体真实”更是在更高层次上的真实。“准确”就是确凿无疑,可靠无误,乃至于在细枝末节上都是如此。“粗枝大叶”,“想当然”不行。如学生作文中写“月明星满天”,“月明”怎能“星满天”呢?不管文章写得多好,一个细节的不实,也会削弱它的艺术效果的信度。再比如说,叙事要交代明白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因果;引文要注明作者、篇名、内容、标点、出处;……对真实问题的要求,学生作文虽和作家的文学创作不甚相同,但也有相通之处。即两者既要求“生活”‎ 的真实,但决不是生活的一成不变的摄像,不是生活单一、平面的流水帐,而应在原有生活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扩展、嫁接,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不致使人看了感到寡淡,而觉得叙事生动,说理全面,故文章的“真实”,要求我们不仅仅记录生活,还要对生活进行提炼、开掘,将有价值的适合于表现的或突出出来或重新组合,这种再创造又必须坚持在生活合理的基础之上,它是生活中虽未必发生,但“可能”发生的。据此可知,文章的真实性,要求我们既不能照搬照抄生活的原版,而离开生活根基的“胡编乱造”,也是不妥的。三、 要选择典型材料所谓典型材料,即那些能够深刻反映事物本质,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巨大说服力的事实、现象或理论依据。为什么要选择典型材料呢?一篇文章或一部作品,它决不可能“面面俱到”、“包罗万象”。它只是通过“个别”反映“一般”,通过“个性”反映“共性”。这是一切文字“表现”的共同规律,这就必然有一个对“个别”、“个性”的精心“挑选”问题。“题材”不典型,“材料”不典型,就会影响“主题”的表现,削弱文章的“力量”。而“典型”的事实,“典型”的论据,由于它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能“以一抵十”,是能够很好的说明问题、反映本质,具有很强说服力的。四、 要选择新颖、生动的材料新颖、生动的材料,指那些能够反映新的事物,新的发现(包括好、坏),新的问题的材料。只有材料。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表现新鲜、活泼的内容。因此,“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老一套的“陈谷子”、“烂芝麻”很难激起人们的兴趣,我们必须选取新颖生动的材料,才能得出新鲜有力的结论。‎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