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心得)之数学故事,阐释数学教学的人文情怀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心得)之数学故事,阐释数学教学的人文情怀

数学论文之数学故事,阐释数学教学的人文情怀 ‎ ‎   钱学森认为:科学与人文精神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缺一不可。如果说数学教学的科学性是刚性的话,那么人文性就是柔性的,它需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好的数学故事,它糅合了多种人文因素。如能有效地将它们应用于数学教学,则必然能使数学教学脱去僵硬的外衣,显露出生机,洋溢着情趣,充满着智慧,使学生徜徉在浓郁的人文氛围中,潜生暗长,形成一定的人文修养。以下,就如何借助数学故事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结合几个教例谈一些个人的看法及做法。‎ ‎ ‎ ‎  一、数学故事,彰显数学的“善”‎ ‎ ‎ ‎  《用字母表示数》教学片段:‎ ‎ ‎ ‎  师:在数学学习中,我们发现“X”和“×”很相近,如果一不小心将它们混淆了,会造成很大的麻烦。怎样将它们区分开,同学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 ‎ ‎  生1:一般情况下,X在运算符号前或后,而×‎ 在数字或字母的中间。‎ ‎ ‎ ‎  生2:我们在写的时候,可以把X写得稍微大一些,×写得稍微小一些。‎ ‎ ‎ ‎  师:刚才大家想出了一些不错的主意。有一个人也发现了和我们同样的问题,他整日想啊想,不停地进行试验,把×写得小一些,发觉不行,再写得小一些,再小一些……(师边说边写)最后把“×”写成了“·”。这个人认为自己的发明非常有价值,于是就给世界数学家大会写了封信,要求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使用他的发明。同学们想象一下,他的要求会得到批准吗?‎ ‎ ‎ ‎  生:不能!容易与小数点相混淆。‎ ‎ ‎ ‎  师:同学们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和世界数学家大会想得完全一样,真了不起!但这个人并没有气馁,而是继续想办法。他心想,“·”容易和小数点混淆,那就干脆不要了,把4×X写成4X,X×Y写成XY。于是他又写了一封信陈述自己的想法,请求世界数学家大会采纳他的建议。同学们看看,这一次他的想法能得到允许吗?‎ ‎ ‎ ‎  生:我认为还不能。因为这次虽然不会和小数点混淆了,但由于两个数中间的符号没有了,大家不知道是什么符号了,让人家看不懂,同样会引起混乱。‎ ‎ ‎ ‎  师:同学们真会动脑筋,遇到事情有自己的意见和主张,不人云亦云,会用自己的头脑去分析问题,这非常难能可贵。的确如同学们想的那样,这一次他的想法又未得到实现。同学们猜一猜,他会就此放弃吗?‎ ‎ ‎ ‎  生:不会!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 ‎ ‎  师:这个人真的很执著,他没有放弃。他想,符号不写了会混淆,这的确不错,那我在前面加上一个前提条件:只有当数和字母以及字母与字母相乘的时候“×”才可以写成“·”或直接省略不写,这样就可能不会引起麻烦了。于是他又满怀信心地给世界数学家大会写了第三封信,再次请求在世界范围内推广他的想法。现在请同学们想想,他的愿望能实现吗?‎ ‎ ‎ ‎  生1:我想能的。因为这一次他加了一个前提条件,这样就不会引起混淆了。‎ ‎ ‎ ‎  生2:他的想法一次比一次完善,我想“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次他一定会如愿以偿的。‎ ‎ ‎ ‎  师:是啊!从那以后,数学界就有了这样一条规则。现在就让我们来领略一下这条规则,好吗?‎ ‎ ‎ ‎  上述教例中,教者在教学“X”在代数式中的使用时,一改传统的“告诉——强化——训练”的方法,而是通过讲述一位数学痴迷者探索追求的感人故事,让学生不断经历着矛盾冲突时的“心潮激荡”和问题解决时的“峰回路转”。随着故事的不断展开,学生对“‘X’在代数式中的使用”这一知识的理解不断深入。不仅如此,学生在倾听、思考、讨论中,脑海中逐渐勾勒出一位执著的数学痴迷者,为了研究、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朝思暮想、反复试验、愈挫愈坚、永不放弃的历史画卷。通过亲身经历数学思想的逻辑重演,体验这位探索者每一次创造的快慰,等待中的期盼,受拒后的迷茫,成功时的欣喜。学生不只是掌握了一条数学规则,更催生出了一种败而不馁、锲而不舍的可贵的人文情怀。‎ ‎ ‎ ‎  苏格拉底说过:“最高的知识是关于善与恶的知识。”‎ 知识,不管是科学知识还是人文知识,如果它不关注到人的善恶层面,那么它就不可能带来人类的进步与幸福。数学有着强大的教化功能,有着较浓的“善”的品质,如数学探索过程中的执著与坚韧;论证过程中的务实与谨严;数学规则推导过程中的理智与自律;数学创造过程中的拓展与超越,乃至忍耐心、责任感、敬业品质、民主精神等。而好的数学故事往往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内涵,承载着更为深沉的文化力量。教学中经常有机地穿插一些数学故事,能很好的彰显数学的致善特性,让学生从中享受到数学所给予的精神力量。‎ ‎ ‎ ‎  二、数学故事,折射数学的“美”‎ ‎ ‎ ‎  《比的意义》教学片段:‎ ‎ ‎ ‎  师:(出示下图)选出你认为最美的长方形,并给它们做上标记。‎ ‎ ‎ ‎  南京市南湖第二小学 ‎ ‎ ‎  ①     ②        ③      ④     ⑤‎ ‎ ‎ ‎  结果,几乎所有学生都选择了2号、4号和5号长方形。‎ ‎ ‎ ‎  师:其实,在100多年前,德国心理学家佛希纳也做过这样一个类似的实验,而评选的结果与我们刚刚的评选竟惊人地不谋而合。那这些长方形为什么会被大家公认为是最美的,其中的奥秘到底又在哪里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始今天的学习。‎ ‎ ‎ ‎  师:根据经验,你觉得一个长方形美不美,主要跟它的什么有关?‎ ‎ ‎ ‎  生1:跟它的形状有关。‎ ‎ ‎ ‎  生2:最好不要太瘦,也不要太胖。不如说这里的1号和3号要么太胖,要么太瘦。‎ ‎ ‎ ‎  生3:我觉得长方形美不美与它的大小并没有什么关系。‎ ‎ ‎ ‎  生4:似乎跟长方形长与宽的关系有关。‎ ‎ ‎ ‎  ……‎ ‎ ‎ ‎  师:确实,长方形的美与它的长和宽之间的关系有密切的联系。同学们不妨试着用2号、4号和5号这三个长方形的长除它们各自的宽,看看最后的结果有没有什么规律。‎ ‎ ‎ ‎  ……‎ ‎ ‎ ‎  一次有趣的课堂实验,一个简短的数学故事,给数学教学带来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在这里,数学教学不再是单向的知识传递,而是生动的文化交流。这个过程通过创设情境增加了数学鉴赏的体验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陶冶了情操,激发了兴趣。教者根据“黄金分割”原理使“美与比”的关系得以深刻展开,从而使学生领悟到数学的无穷魅力,体验到数学本身所蕴涵的巨大的人文力量。‎ ‎ ‎ ‎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它不仅拥有真理,而且有至高的美。”‎ 在外人看来枯燥无味的符号、公式、法则,数学家却能理解其中的神韵。要真正欣赏数学的理性之美,除了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外,还需要一种审美的心态。我们借助数学故事这一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能直感到数学潜在的理性美,并期待在这样的体验中学生能主动地去寻觅、去发现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更多美的风景。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美,并在自己身上确立这种美,美才能内化为学生的精神品质,成为学生成长的动力。‎ ‎ ‎ ‎  三、数学故事,启迪学生的数学智慧 ‎ ‎ ‎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计算》教学片段:‎ ‎ ‎ ‎  师:我们来到“金属制品车间”,工人叔叔正在制造铜锁。(随手拿起一把)他们所用的材料是一块棱长为9厘米的正方体铜块,用这样大小的铜块能加工成多少把这样的铜锁呢?‎ ‎ ‎ ‎  生:铜锁是不规则的,它有锁身、锁柄、锁孔,怎么计算呢?‎ ‎ ‎ ‎  师: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他的名字叫阿基米德,他也曾遇到过你们今天遇到的问题。国王要阿基米德判断皇冠是不是真黄金?他为此困惑了好几天。一天,阿基米德在跨进放满了水的浴缸洗澡时,发现许多水从浴缸里溢了出来。看着溢出来的水,阿基米德恍然大悟,他立刻跳出浴缸,披上衣服冲出门去。‎ ‎ ‎ ‎  师:阿基米德看到浴缸里溢出来的水,受到了启发,找到了测皇冠体积的方法,你们有没有从中受到什么启发呢?‎ ‎ ‎ ‎  师:现在请你们利用桌上的实验器具,根据自己的设想,大胆地去做一做,看哪一组的方法跟阿基米德的方法是相同的?‎ ‎ ‎ ‎  (学生通过精诚合作,动手操作,运用与阿基米德相同的方法终于算出了结果……)‎ ‎ ‎ ‎  师:现在我们又来到“玻璃制品车间”,要注明这种玻璃瓶能装多少毫升的药液,你们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 ‎ ‎  (学生动手尝试后,再相互交流……)‎ ‎ ‎ ‎  师:你们的方法真好!据说大发明家爱迪生当时也曾经向他的助手提出过类似的问题。最后就像你们刚才那样,他往玻璃瓶中倒满水,然后把玻璃瓶中的水倒入量筒中,一下子就测出了水的体积,也就是玻璃瓶的容积。‎ ‎ ‎ ‎  ……‎ ‎ ‎ ‎  上述教例中,教者巧妙地将两位大科学家的故事渗透到教学过程当中,让学生以这些大科学家为榜样,在模拟的探究情境中,经历与科学家们同样的思考,感受科学家神奇的数学智慧和人格魅力。在情感的激发下,智慧的激荡下,学生的潜能得以开发,心智得以觉醒,智慧得以萌发。‎ ‎ ‎ ‎  以里弗为代表的研究者认为:“智慧是对情境的感知、辨别和顿悟。智慧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因此,情境的创设对于智慧的生长尤为重要。”我们通过创设大科学家从事探究活动的情境,不仅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数学,获得对数学知识、规则、方法的理解,而且在一种非常愉悦的心理状态下探究数学,促进了学生思维活动积极的进行。事实表明,以数学故事为导线的数学情境课程,给学生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乐趣。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穿插起来,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结合起来,彰显出学生的数学智慧,培养起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 ‎ ‎  四、数学故事,生成学生的数学素养 ‎ ‎ ‎  《加法交换律》教学片段:‎ ‎ ‎ ‎  师:我们来做一组加法题:‎ ‎ ‎ ‎  1+2+3=        2+3+1=‎ ‎ ‎ ‎  3+1+2=        1+3+2=‎ ‎ ‎ ‎  (一开始学生并没有发现其中的奥秘,当做到第三题时,学生终有所悟。)‎ ‎ ‎ ‎  师:观察这四道题,你们有什么发现?‎ ‎ ‎ ‎  生:这四道题都等于6;‎ ‎ ‎ ‎  生:这四道题中都有一个1、一个2和一个3,不管怎样颠倒,最后都等于6。‎ ‎ ‎ ‎  师:同学们观察真仔细。我们再来看一组题:‎ ‎ ‎ ‎  2+3+4=        3+4+2=‎ ‎ ‎ ‎  2+4+3=        3+2+4=‎ ‎ ‎ ‎  (这几道题学生们不费吹灰之力,很快就做好了。)‎ ‎ ‎ ‎  师:为了奖励大家,我给你们讲一个“朝三暮四”的故事。(故事略)‎ ‎ ‎ ‎  师:听完故事,你们想说些什么?‎ ‎ ‎ ‎  生:早晨三颗晚上四颗,换成早晨四颗晚上三颗,只是3和4的前后顺序颠倒了,总数并没有变呀!真是一群傻猴子!‎ ‎ ‎ ‎  师:如果是三个数相加,前后交换顺序,结果变不变呢?‎ ‎ ‎ ‎  生:当然不变啦!‎ ‎ ‎ ‎  师:那刚才的故事你们能改编一下吗?‎ ‎ ‎ ‎  生:有一年碰上粮食欠收,养猴子的人对猴子说:“现在粮食不够了,必须节约点吃。每天早晨吃两颗橡子,中午吃三颗,晚上吃四颗,怎么样?” 这群猴子听了非常生气,吵吵嚷嚷说:“太少了!”‎ 养猴子的人连忙说:“那么每天早晨吃三颗,中午吃两颗,晚上吃四颗,怎么样?”这时一部分猴子安静了下来,还有一部分猴子仍不满意。养猴子的人继续说道:“那每天早晨吃四颗,中午吃三颗,晚上吃两颗,这总可以了吧。”这群猴子听了都高兴得跳了起来……‎ ‎ ‎ ‎  新编故事这一环节,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三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一规律的理解,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改编故事的过程,就是对数学知识进行思考和整理的过程,这一过程令学生思维条理化、清晰化,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数学素养的生成无疑是有益的。‎ ‎ ‎ ‎  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讲故事比赛这样的活动。如周一,挑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数学故事(可以从数学报、数学课外读物上找,可以上网查找,也可以自己进行创作);周二,基本记住故事的内容;周三,根据故事内容,恰当地设计一些动作或准备一些教具;周四,对着镜子,边做动作边讲故事;周五,召集家人做听众,完整地讲故事。一周后,班级数学故事会如期举行。以下是一位女生讲述的数学故事:‎ ‎ ‎ ‎  今天是星期天,爸爸一大早就买了一只鹅和一只鸭。小明问爸爸:“你买的鹅和鸭各重多少千克?”爸爸想考考小明,便说:“鹅和鸭共重8千克,鹅比鸭重2千克,那么鹅和鸭各重多少千克?”‎ ‎ ‎ ‎  小明想了想说:“已知鹅比鸭重2千克,如果让鹅减肥,使它和鸭一样重,那么鹅和鸭的总重量是8-2=6(千克),鸭的重量就是6÷2=3(千克),鹅的重量就是3+2=5(千克)。”小明把想法告诉了爸爸,爸爸夸奖了小明,并说:“还有哪些方法呢?”‎ ‎ ‎ ‎  小明左思又想,终于想了出来说:“既然可以让鹅减肥,那么也可以让鸭长胖。已知鸭比鹅轻2千克,如果让鸭长胖,使它和鹅一样胖,这时鹅和鸭的总重量就是8+2=10(千克),鹅的重量就是10÷2=5(千克),鸭的重量就是5-2=3(千克)。”‎ ‎ ‎ ‎  小明把他的第二种想法告诉了爸爸,爸爸听后挠着小明的肚皮说:“这种让鹅减肥,让鸭长胖的办法不仅容易理解,而且听起来比较有趣!”……‎ ‎ ‎ ‎  讲述、创编数学故事,是新理念下的一种新型数学作业,从中学生不仅亲身经历了数学学习、思考、内化的过程,还增添了对数学学科的亲和力,增强了主动学习数学的内驱力,更从中获得了较高层次的数学素养,乃至更广泛的综合素质。‎ ‎ ‎ ‎  在教学实践中,数学故事给了我灵感,让我的数学课堂在启发学生理性思考的同时,更散发出浓浓的人情味。可以这么说,数学故事是传统数学教学有益的补充,它为我们打开了数学教学的另一个世界。如前面那位女生所讲的故事那样,如果数学在学生的眼里能成为一个个美妙而有趣的故事,每一个学生都能这样来理解数学,都能体验到如此生动活泼的数学思维活动,那么数学又怎能不成为学生们的至爱呢?数学的人文情怀又怎能不由此萌发、由此伸展呢?‎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