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信息技术(心得)之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的探讨
信息技术论文之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的探讨 本文在2007年“广州市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第七届年会”中,获高中组教学论文一等奖。 “"有效教学”是引导全体学生的学习收到实效的教学,有效教学是训练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好”到“好”的教学过程,有效教学是引导学生力求更高效率有所收获的教学。"①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的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课堂教学"。包括有效的教学目的,教师有效的教与学生有效的学。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要求学生具有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不但要掌握信息处理的操作技能,还要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众所周知,学生一直以来都是重操作轻理论。课堂上一涉及到理论性的学习内容,学生就显得毫无兴趣。因此,近年来本人一直在探索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教学途径,缩小学生兴趣与教材内容之间的矛盾,以期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 一、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 学生在应用技术的同时,还应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所以,我把每节课分为两部分:理论知识学习和操作技能学习。 1.把握教材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材是重要的教育因素。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有效教学要求教师既不能脱离教材,又不能照本宣科。教师要非常闲熟地驾驭教材,挖掘和寻找教材中的知识点, 特别是对学生发展真正有用的知识,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兴趣,调整教材内容顺序,补充或修改教学实例等,对教材的处理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灵活地使用教材。 本人一般将教材内容分为理论知识学习和操作技能学习两部分,每节课都涵盖了这两部分内容。每节课的理论学习内容,最好编成2~5个选择题或判断题,供学生测试,题目内容可以是本节课操作技能学习的切入点或提高点,也可以是上节课的复习点,甚至是与本节课操作无关、但需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每节课的操作技能学习,应该是实用的、学生感兴趣的,一般按梯度设计成基本任务、提高任务、拓展任务,让有效教学落实到每一个学生中。 2.研究学生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有效教学的基本理念。教学对象对有效性教学起决定作用,如何调控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乐学、会学、学会,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因此,教师要尊重学情、因学定教,在上课前研究学生的认知水平,留意他们的兴趣爱好。课堂上尽可能采用学生较为喜欢而又能覆盖所授知识点的例子,让学生有兴趣地学,老师才能有效地教。 3.课堂教学 每节课分为理论学习(控制在10分钟内,包括开机、考勤等)和操作学习(约30分钟)两部分。 第一环节:理论知识学习 理论知识学习采用的教学形式有:利用网络评价系统进行理论知识测评(即时反馈),测评知识点讲解(演示文稿),知识点问答提交(竞赛),动画/课件演示或生活中的比喻来帮助有关知识的理解、课堂作业展示(点评、归纳、提高)等。 为了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参与度,每节课的前5~10分钟,设置2~5个选择题或判断题,利用网络评价系统进行网上过关测试,一般设定学生测试不超过三次,并且每次提交,都有正确答案提示,全班同学的测试结果即时显示在大屏幕上。对测试知识点,教师要进行分析讲解,讲解方式可用演示文稿或动画演示或比喻讲解等。每节课后,教师都要把学生当堂测试成绩复制下来,以班为单位,形成"课堂测试情况.xls",放在网上指定位置,供学生下节课查阅。(每班一张工作表,每个同学都可以看到全级同学测试情况) 第二环节:操作技能学习 操作技能教学一般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1)任务设定 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将操作技能学习设置为2~3个层次的任务:基本任务、提高任务、拓展任务。每节课学生只需提交其中一个任务即可。 基本任务只需学生做简单的操作即可完成(一般老师会提供半成品),重在理解操作原理,让学生对所学操作有个初步认识,或复习旧知识,约90%以上的学生能完成。 提高任务是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意在学生通过模仿教师的操作掌握相关技术的操作方法,也可在基本任务基础上适当增加操作难度,作为提高任务,约70%以上的学生能完成,一般老师提供swf格式的操作视频,学生自己控制作速度,一边观看一边操作。 拓展任务一般在提高任务基础上需要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或通过作品欣赏与分析,拓展制作思路,才能完成的任务。拓展任务一般具有一定的创新,是掌握本节课操作技能的一种升华。一般只有20%左右的学生才能完成拓展任务。 任务设定由简到难,逐层递进,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启发工作。如在某个操作前或操作后提出问题进行指引,对出现的问题,应如何解决,步步深入,让学生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2)操作技能学习 操作技能学习一般遵循如下几个步骤: A.. 教师先演示(广播)提高任务,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及操作关键。 B. 教师提供提高任务的操作视频(一般为swf文件),学生一边观看一边模仿操作,教师巡视过程中进行答疑和个别辅导。 C. 教师尽可能进行相关优秀作品欣赏与制作分析,拓展学生的制作思路,让学生创作出更好的课堂作品。对具有特色的学生作品,教师应立刻用大屏幕显示出来,及时表扬同学的创新精神。 D. 下课前,进行学生课堂作业点评(大屏幕或广播),表扬作业完成好的学生,纠正学生误操作的地方,点评的同时可记下成绩。 基本任务、提高任务、拓展任务,学生可以任选一个上交,教师也可当场打分,及时激励表扬,形成"课堂作业完成情况.xls",同"课堂测试情况.xls"一起放在网上指定位置,供学生下节课随时查阅,两者共同形成学生的过程性评价。 4.教学资源 教师课前准备功夫要下足,除了提供学生课堂上用到的素材、中间品、学生操作指南(步骤与要求)、操作实录(一般为swf文件)、教师用演示文稿外,还应提供水平相适应的优秀作品供他们欣赏,拓展他们的制作思路,启发他们更好地完成拓展任务,在欣赏别人的作品中提高自身的制作水平。 5.教学反思 (1)对学进行反思: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测评,要做好成绩登记,知识讲解要力求简单明了;操作任务完成情况最好随堂登记,即时表扬、提出修改意见或上交后在课后批改。通过两项评价建立学生的电子成长记录表--"学生课堂任务完成情况.xls"和"学生课堂测试情况.xls",这两个文件都放在网络上,学生上课时可以随时查阅,互相监督。学生通过自身的对比,可以激发他们的上进心。 (2)对教进行反思: 教师要多思考学生通过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哪些知识点学生掌握得较差,哪些操作学生掌握得较好,学生存在较多问题的地方是教师没讲清楚还是学生的认知水平限制?再上同样内容的课应如何进行调整?坚持不懈地进行教学反思,必定会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技能,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课堂有效教学模式实施效果 2006学年下学期,本人对所任教的高二级进行了上面提到的"课堂两步走"进行了教学实验。本人所教高二级学生(共6个班320人)在课堂理论知识(网络知识)测试中取得了90.6分的平均成绩,操作技能的提高任务(flash动画制作)完成率为70.1%,基本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为了进一步验证"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的有效性,这些学生2006学年下学期参加了2007年广州市高二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应用》模块质量抽测,取得了平均分71.23分,及格率为95.3%的好成绩。分数段分布见下图: 全级分数呈现两头少,即不及格人数少(15人),优良人数少(43人),中间人数多(70~79分人数为148人、60~69分人数为114人)的正态分布。说明:如果学生上课能按照老师课堂的要求去做,留心听讲,即使课外不花时间,取得及格成绩是没问题的。 实施"课堂两步曲教学模式"的2006学年下学期的成绩与没有实施"课堂两步曲教学模式"的上学期相比,情况见下表: 课堂"两步曲"教学模式实施前后对比 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备 注 2006学年上学期 78.67 97.26% 37.27% 未实施"两步曲"教学模式 2006学年下学期 82.36 99.38% 45.96% 实施了"两步曲"教学模式 下学期增幅 3.69 2.12% 8.69% 上、下学期教学内容相似 注:学期成绩=终结性评价×60%+过程性评价×40%。 上学期学习内容是网络技术基础知识(新授)和动画制作基础,下学期的学习内容是网络技术基础知识(复习)和flash动作脚本。上、下学期教学内容相似,但从上表数据看出:实施了"两步曲"教学模式的下学期成绩,比未实施"两步曲"教学模式的上学期成绩在平均分、及格率和优秀率等方面均有提高,说明信息技术课堂实施"两步曲"教学模式有一定的效果。 三、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有效教学的思考 进行有效教学必须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理论问题操作化,操作之中求实效,在有效的基础上追求高效。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 (1) 适合学生 实施有效教学,教师要适应学生而不能强迫学生适应自己,因此,课前教师要努力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原有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设定与学生需求相吻合的教学目标,使自己的教学适应学生的需要。 (2)准备充分 采用"网上理论测试+操作技能学习"教学模式后,教师在课前花的时间更多,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技能有所提高,学生上课收获更大了,尤其是理论知识可以在测试中不自觉地学习,改变以往重操作轻理论的局面。 (3)操作原则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要做到教学目标简明、内容简洁、环节简化、及时反馈。如果学生没有时间进行创作,通过作品欣赏、制作剖析来拓展创作思路。 (4)课堂作业评价 操作任务完成情况最好随堂登记,即时表扬、提出修改意见。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人数太多,既要登记成绩,又要辅导学生,还要大屏幕演示特色作品,教师太忙了有点顾不过来,最后只好学生上交作业,教师课后察看。如果教师课后也没有时间的话,就只好对学生课堂进行轮流查看了,一般把一个班分成四大组(可按学号),一个月可轮流一次,即保证至少一个月内老师要对所教学生的课堂作业评价一次。 结束语 本文章提供的信息技术课堂两步曲--5至10分钟的理论知识学习(网络测试-知识点演示与讲解)和操作技能学习(按梯度设置2至3个层次的任务),这种以操作技能学习为主,渗透理论知识学习,可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经初步验证,能有效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效率。 (本文在2007年"广州市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第七届年会"中,获高中组教学论文一等奖。) 参考文献: 顾明远 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海口市:海南出版社,2006年4月 参考资料: http://blog.cersp.com/UploadFiles/2006-12/1230195303.ppt傅开国,追求有效教学 扎实推进课改 http://szhqsy.szedu.com/ShowArticle.asp?ArticleID=201, 谈"有效课堂教学" http://weigf.cersp.net/userlog17/36675/archives/2007/332391.shtml,有效教学的准备与评价策略 作者简介: 陈丽宾,双学士学位,中学高级教师。广州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研会秘书长、初中中心组成员。任教十多年来,多篇教学论文发表和获奖,被聘第十二/十三届广州市中小学信息技术特邀教研员,2004年以来参加了广州市初中教材、教师用书、教材资源包、教材配套光盘的编写及修订工作,还参加了广州市对初中骨干教师、农村教师的新教材培训(主讲之一)以及农村支教活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