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心得)之浅谈音乐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音乐(心得)之浅谈音乐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音乐论文之浅谈音乐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成为我国普通音乐教育发展的新契机。课程改革促进了新型音乐教育观、质量观的形成,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使基础音乐教育从教育理念到教育内容、方法都焕发出勃勃生机。在音乐教育教学中进行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最首要的目的和任务。那么如何通过音乐教育这个环节,培育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个问题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都还需要一个进一步深入探讨的过程。艺术人才是极富于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造性人才。因此,艺术设计人才教育的关键是对其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造思维是智能发展的高级形式,培养富有创造力的艺术设计人才必须从创造思维培养入手,运用联想思维、发散思维、收敛思维、逆向思维等方法,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什么是创造性: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个人或社会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心理过程,人借助思维反映现实的对象和现实的本质特征,并提示现象与事实之中及它们之间的各种联系。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某种创造性活动中所特有的思维过程,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关键在于教育培养,即科学地促进它们的发展的条件。 新课程新理念的重要体现是:“以人为本”,“教育应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 ‎。从中我们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要树立的学生主体地位,首先,转换教学角色,把原来课堂上以教师教为主转换成以学生学为主,只有充分调动学生自觉积极地参与教育过程,最大限度地把他们的创新思维的潜能发挥出来。对学生来说,音乐首先是生活而不是学科,让音乐充满生活,让生活充满快乐,这不仅仅是学生的愿望,也是我们所有人的美好愿望。这恰恰是音乐学科和其他学科的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因此,激发学生对音 乐的兴趣,逐步培养对音乐的感情,是基础教育阶段音乐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终身教育在音乐教育中的最好体现。例如,在新歌教学《七子之歌》当中,我没有按往常先听录音,再学唱的模式进行教学,而是先让学生分组看谱学唱,因为这首歌曲很多学生在平时的电视、媒体上都接触过,然后再让每个小组进行表演,最后才放示范录音进行对照。这样学生通过参与,互相学习,大大发挥了积极性,也通过歌曲表演激发了创造性思维。其次,勇于突破旧的教学模式,开拓学生的思维。新课程强调教材只是一种材料和资源,一种帮助学生学习的工具,课后的问题和作业的设计具有开放性,答案多是非唯一的,不确定的,这样做就是为了促进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化思考,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去思考。。如原来上欣赏课,先由教师介绍曲名、作者、表现内容等,还没听到音乐,就先把学生限制在一个框框里,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代替了学生的亲身体验,把音乐的多解性变成单解性,使得学生对音乐本身失去兴趣,不注意倾听,放弃了思考与联想。因此,我尝试在欣赏小提琴独奏曲《苗岭的早晨》时,没有先把曲名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闭上眼睛,细心去聆听音乐,整首乐曲听完一遍之后,请学生加上自己的想象构思出一幅图画,用语言表达出来。结果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准确地领悟到音乐所表现的感情,但每个人想象出的那幅图画都不相同。最后我让学生自己给乐曲改名字。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现力。   ‎ ‎ 最后,在期末考核中,鼓励学生自主评价。新课程对教学考核的标准不再作统一规定,考核标准呈现出较大的弹性和开放度,提倡学生自主评价,让学生在自主评价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每个学期的期末考试,很多学生为了取得较好成绩,一味地迎合教学考核标准,这就禁锢了学生的思想,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这时候,我就尝试让学生成为评委,自己制定评分标准,体现评价的自主性。如在进行歌唱考试的时候,我让全班同学一起制定评分标准,每人演唱一首适合中学生演唱的歌曲,不限定音乐课本的歌曲,对于自己创作或改编歌词的特别加分。学生演唱完歌曲之后,对照评分标准,先自我评价,在让大家审评,最后确定分数。每个学生都想当好评委,也就自然全神贯注地听别人的演唱。这样的考试方式,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们经常会为了一个同学的正确评分,进行激烈的争辩。争辩产生不同,不同才能创新。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音乐表现力,让学生知道自己优缺点,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更重要的是开阔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利用音乐的本质去开发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准确地把握新理念,恰如其分地运用新课程培养学生的新思维,新课程下的音乐教育,必将显示出勃勃生机。‎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