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心得)之运用微课指导预习,提高预习的有效性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心得)之运用微课指导预习,提高预习的有效性

数学论文之运用微课指导预习,提高预习的有效性 ‎ ‎  内黄县井店镇第八小学    任石亮 ‎  《新课程标准》指出:预习是学习的个体一种独立的探索活动。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和学习方法,自主探索,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预习不再是单纯为掌握知识和技能而设置的学习活动,而是为了让每一个孩子发展得更好。重视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是搞好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 ‎  现阶段我校学生预习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  1、自主学习意识不强。主要表现在:部分学生不能自觉、按时、有质量地完成作业;部分学生缺乏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学习中,主动探究、获取知识意识不强,不能很好地倾听他人的意见。‎ ‎  2、自主学习能力有待系统指导、帮助提高。主要表现在:部分学生课堂上不善于发言,独立思考能力不强;个别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 ‎  新兴的微课恰巧可以成为预习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微课以视频的方式呈现,能够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预习活动;另一方面,微课能够兼顾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有利于学生开展个性化的预习活动。因此,教師可利用微课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一、借助微课复习铺垫 ‎  数学学习注重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而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复习铺垫,往往受时间的限制点到即止。由于学生间存在个体差异,短短几分钟时间的复习收效甚微,所以教师可有效利用微课,在新课教学前进行复习铺垫,为学生学习新知做好充分的准备。‎ ‎  例如,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一课,学生要运用六年级上册求比值、化简比和比的基本性质等知识进行学习,如果不帮助学生完整地回忆起这些知识点,在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时,他们虽然知道解题思路,但却不能正确地完成计算过程。于是我制作了一个专题复习视频,融合新课教学的知识点,提炼关键点和指明易错点并配以练习,旨在唤醒学生的已有认知,为学生学习新知做好铺垫。在预习过程中,优生可以有选择性地观看视频、解答习题,而学困生可以多次观看和补习知识要点,解题遇到困难时还可以参考解答过程,以保证全班学生在第二天的新课教学中都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赛跑。‎ ‎  此外,数学中的一些背景类知识也可以通过微课进行提前学习,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拓展认知的广度。例如,教学“负数”‎ 一课时,学生虽然在生活中接触过负数,但只是负数的简单运用,且都是零散地出现的。因此,我制作了介绍负数历史的微课,让学生循着古代数学家研究负数的足迹,明晰负数产生、形成的过程。有了数学史的支撑,学生在新课学习中能够正确地理解正数和负数的区别和联系,对负数的意义和价值有了深刻的认识。‎ ‎  二、依托微课化解难点 ‎  数学课堂中,教师虽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对于难点的教学还是收效不佳,这样势必会影响后续的教学。我们不妨换个思路,借助微课在预习中的作用,化解教学难点。‎ ‎  例如,教学二年级下册“时、分、秒”一课时,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再加上指针、时钟的抽象性,所以对这一课的知识难以理解。针对这一情况,我请一位家长配合,选取一天中的主要时间段拍摄学生的生活作息照片,以此为素材制作微课。因为这一微课取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所以学生能够主动转换角色,在生活与认知之间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将生活体验与计时方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观察、体验和思考等活动,学生对计时方法以及时针、分针的知识有了较为清晰和完整的感知,激发了他们进一步探究的兴趣,从而降低了新课学习的难度。‎ ‎  又如,教学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中的“鸡兔同笼”问题时,由于数量关系比较抽象,且解题思路比较复杂,所以课前教师可借助微课引导学生运用画图、列表、列方程等方法进行解答。这样就避免了课堂教学受时间限制而导致解题思路单一的弊端,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 ‎  三、巧用微课引发质疑 ‎  教师借助微课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先学,这样学生在观看视频和完成前测练习中就会产生认知盲点或困惑,从而为新课的教学指明了方向,使得教学得以高效。‎ ‎  例如,教学五年级下册“圆的面积”一课时,由于所教知识的特殊性,一般由教师利用教具进行演示。由于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差异,一些学生不能够真正理解圆的转化过程,导致只能死记硬背结论:长方形的长等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等于圆的半径。缺乏理解的记忆容易遗忘,更不能熟练运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将圆剪、拼的过程用微课呈现出来,并前置于预习中,就能给学生充足观察和思考的时间。借助微课的指引,学生不仅经历了转化的过程,而且能够展开个性化的思考:“把圆转化为长方形,面积不变,周长变不变呢?”“圆被分成了一个个近似的三角形,那么圆可不可以拼成三角形呢?”这些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成为课堂探究的重点,学生不断深入展开讨论、争辩、操作、验证……这样的数学课堂,呈现出的是思维的拓展、能力的提升和情感的升华。‎ ‎  微课的运用打破了传统预习被动、机械的桎梏,不仅能让学生的预习落到实处,而且使学生的自主先学成为现实。‎ ‎  微课与前置性作业的结合,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但不代表前置性学习可以取消学生间的交流合作,也不代表视频可以取代老师。学生的合作学习,在相互质疑与答疑中,学生之间实现了思维的碰撞和资源的共享——问,可以开启学生的思维;错,可以为以后解题设防;讲,可以将思路理清、理顺、理明。视频中所有的讲解都只是“预设”,而不是学生学习和思考中的生成,生成的资源才是最重要的资源。并且,学生和老师在课堂中的互动不仅仅是知识、问题的交流,更有情感上的互动,这是视频所无法实现的。‎ ‎  微课实现了由静态到动态,由文字到语言的转化,能在学生自学中提供有效的指导;前置性作业为学生提供了自学路线图,微课+前置性作业,一定会产生“1+1>2”的效果!‎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