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2___领导干部《民法典》宣讲学习体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精品】202___领导干部《民法典》宣讲学习体会

‎202—领导干部《民法典》宣讲学习体 会 ‎—深入学习民法典的“三大亮点"‎ 大家好:‎ 今天,通过本次—同志的民法典宣讲的学习,我 学到了很多知识,可以说民法典的实施是我国的又一 大新的里程碑。在学习中,我边学边思考,全国人大 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刘俊臣的审图理解民法 典的三个特色让我体会最深:‎ 我国民法典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 时代特色的民法典。深入理解民法典这“三大亮点", 是贯彻实施民法典的重要前提,也是构建我国民法理 论体系和话语体系的重要内容。‎ 从中国特色来看,我国民法典是一部扎根中国大 地、立足中国国情、彰显中国精神的民法典。民法典 编纂工作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民法典充分体现社会主 义本质特征。民法典第一条就规定,其立法目的之一 是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民法典切实贯彻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修改了原物权法有关基本 ‎ 经济制度的规定,对基本经济制度作了新规定。民法 典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定自愿、诚信等民法 基本原则,均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化,还 有不少具体制度规范都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内在要求。例如,总则编规定的“见义勇为"条款和 “英烈保护"条款,婚姻家庭编规定的“男女平等" 条款等。‎ 从实践特色来看,民法典在编纂的过程中,合理 借鉴世界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但绝不照搬外国的 民法条文,更不照抄书本上的民法理论,而是始终坚 持从我国国情和实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满足人民 群众的实际需求。民法典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 设伟大实践的最新成果。例如,总则编创新法人制度, 增设特别法人;物权编落实中央关于农村承包地“三 权分置”改革的要求,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相关规定 作了完善。民法典是民事法治实践的最新成果。民法 典共七编,除人格权编外,其余各编都是在现行法律 的基础上修改完善后形成的,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民事立法经验的继承与发展。在民法典编纂工作中, 我们全面梳理总结了民事司法实践经验,将行之有效 的司法解释上升为法律规范。民法典体现了民事生活 实践的最新理论成果。民法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 关,很多条文规定都来源于生活实践。在民法典编纂 过程中,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先后10次通过中国 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 102万条意见和建议。正是因为坚持开门立法,了解 ‎ 人民群众的法治需求,才确保了民法典的制度设计符 合社情、贴近民意。‎ 从时代特色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 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希望对权利的保护更加充分、 更加有效。我们编纂民法典,通过完善权利保护和救 济规则,更好地维护人民权益。民法典反映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需求。例如,随着经济社会 发展,人们对人格独立、人身自由、人格尊严的关注 程度日益提高,尊重和维护人格权成为满足人民群众 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为此,民法典单独设立人 格权编,体现了对公民人格权的庄严确认与严格保护。 民法典顺应新技术发展的法治需求。例如,合同编对 电子合同的订立和履行等作了详细规定。人格权编对 从事基因编辑等医学和科研活动加以规范,对深度伪 造技术带来的“换脸"“换声"等问题予以回应,确 保新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更好为人类发展服务。‎ 公务员学习《民法典》心得体会 ‎—一为人民追求美好生活保驾护航 今天,我们集中学习了民法典,聆听了宣讲的内 ‎ 容后,我受益匪浅,可以说民法典的实施是我国的又 一大新的里程碑。在学习中,我边学边思考,让自己 跟快更好的学习并在今后的工作中贯彻实施,使民法 典的内容真正落到实处。‎ 建立健全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以良法保障善治, 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民法典是保证国家制 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正常有效运行的基础性法律规范之 一。这次民法典编纂,在一些重大制度和理论创新方 面作出了积极努力。民法典全面总结我国民事立法和 司法的实践经验,是民事法律规范的系统集成,使分 散的民事法律制度规范体系化,这对于以法治方式推 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发挥法治固 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民法典所代表的民法规范体系化,是民法立法科 学化的结果。历史证明,民法规范的体系化,适应了 自然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保障了市场经济法制的 统一,也保障了司法裁判的统一,是现代法治文明的 重要体现。民法典的颁布实施,是我们党坚持全面依 法治国、全面保障人民权利、持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的必然结果,是法治中国建设的一座里程碑。‎ 民法典将大量法律规范和制度编纂成为一个体系。 民法典实施后,无论是在民法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 ‎ 还是在执法和司法的过程中,都应从整体化、体系化 角度来把握,避免枝节化、碎片化的理解和适用。不 能只看某一个条文的规定,而应运用体系化思维,掌 握法律规范的系统规则。在运用民法典分则的规定时, 应注重总则的规定;在运用具体性规则时,应注意掌 握民事活动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等基本原则,以 及民法典关于坚持主体平等、保护财产权利、便利交 易流转、维护人格尊严、促进家庭和谐、追究侵权责 任等基本要求。另外,还要掌握和运用一些排除性规 则的规定。‎ 民法典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 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 民法典。民法典凝聚亿万人民的共同意志,构建了完 整的民事权利体系,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对于不断 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满足人民群众 对美好生活新期待、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 要的意义。‎ 民法典对保障人民权益作出诸多创新性规定。新 时代,人们对人格独立、人身自由、人格尊严的关注 度日益提高。民法典设立人格权编,对民事主体的生 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 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以及基于人身自由、 人格尊严产生的其他权益进行确认和保障。民法典所 体现的公民人格全面受保护的思想具有重要价值,从 ‎ 世界范围的民事立法来看,是一个极大的进步,为世 界民事立法提供了宝贵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民法 典对当前我国民生问题也作出了积极回应,比如监护 制度的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的规定、对居 住权的确认、保障业主权利的规则,等等,都体现了 民法典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注重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 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特点。应加强对民法典一系 列新规定新概念新精神的研究和阐释,特别是以通俗 易懂的宣传语言阐释民法典对人民权益保护的新规定, 使民法典更好为人民追求美好生活保驾护航。‎ 法学法院领导谈《民法典》一深化中国特色民事 权利体系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 重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权益,对完善和细 化各项人民权益保障制度作出重要部署。党的十九大 报告把保障人民权益提到新的高度,不仅提出加强人 权法治保障的重要要求,而且对保障和发展人民在经 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权利进行理 论阐述和制度设计,特别是创造性地提出保护人民人 身权、财产权、人格权,将人格权保护与人身权、财 产权保护并列,为编纂民法典、丰富和发展我国民事 ‎ 权利理论提供了思想指引。更好维护人民权益、促进 人的全面发展,成为新时代我国民事法律制度发展的 鲜亮理论底色。‎ 民法典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 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维护和发展人民权益,是创新发展我国民法权利理论 的重要方向。‎ 作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始终贯彻以人 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护民事主体合法权益为立 法宗旨,以保护人民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为主 题主线,全方位宣示和规定了民事主体在经济社会生 活中的各项权利。民法典按照一般权利、类型权利、 特别权利、具体权利的逻辑,构建了完整的民事权利 体系。总则编对民事权利作了一般规定,各分编分别 规定了民事主体的物权、债权、人格权、婚姻和家庭 生活领域的身份权、继承权,以及权利受到削弱、减 损、侵害时的请求权和救济权等。在每一类权利和每 一项权利之下,又包含更具体的权利规定。比如,在 物权之下,规定了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等; 在用益物权之下,规定了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 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等一系列贴近中国实际、体现 中国特色的民事权利。此外,还规定了不少新的权利 或权益。例如,居住权以及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和对数 ‎ 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等。对于人格权、隐私权等 权利,民法典第一次给予其明确的概念界定,赋予其 具有时代性的丰富内涵。民法典健全和充实了我国民 事权利种类,形成更加完备的民事权利体系,同时完 善权利保护和救济规则,形成规范有效的权利保护机 制,确保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地享有民事权利。‎ 民法典编纂凸显了立法机关的科学思维和法理思 维。从学理上看,人格权、人身权是人权的重要内容, 在民事权利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物权等其他民事权 利是因人而存在的,来源于人权、服务于人权。民法 典总则编关于一般民事权利的规定中,前四条都是关 于人身权、人格权的宣示,突出了人权保护。这不是 一般意义上的条文顺序问题,而是体现了权利保护要 符合人权与物权关系的基本理念,是符合人权保护要 求的科学制度安排。这种安排既讲体系又讲法理,体 现了以人为本的法理价值,彰显了新时代中国法治的 法理精义。‎ 我国民法典关于民事权利的规定,在理念先进、 规定详尽、体系协调、保障具体、实施可行、发展可 期等方面,在世界现有的民事立法中是很突出的。一 部以维护和发展人民权益为核心要义的民法典,彰显 了民族精神和时代底蕴,坚定了全体人民走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决心。不断丰富的民事权利体系,‎ ‎ 是我国民法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创新发展的重要成果, 为世界民事法律理论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深化民事 权利体系研究,是加强我国民事法律制度理论研究富 有前景的重要方向。我们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治理论为指导,立足我国国情和实际,在民事权利 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上作出新建树。‎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