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浅谈多媒体在识字教学中的运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浅谈多媒体在识字教学中的运用

语文论文之浅谈多媒体在识字教学中的运用 ‎ 江镇中心小学  唐姝姝 【摘要】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而多媒体技术通过对多种感官形式形成刺激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结合实例,讲述了通过看视频动画、多形式练习等方法来辅助识字教学,使学生寓乐于学,强化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多媒体,识字教学 【正文】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载体,掌握汉字是小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基础,尤其是低年级,许多课时都是围绕识字展开。新课标在识字、写字方面,实行“认写分开”,提出“认识”、“学会”两种要求,在第一学段明确提出要“多认少写”。“多认”,有利于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认字,以便尽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这无论对培养阅读能力,还是对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都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识字教学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集中识字,汉字标音识字、注音识字、部件识字等等。至今,识字教学已打破了“各自为战”的格局,进入了一个相互学习、自我完善的新阶段。     ‎ ‎ 低年级儿童的学习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性,他们的注意具有随意性和不稳定性。传统的字词学习却是极为枯燥乏味的,而且效率低,学生遗忘也快。现代科技的结晶--多媒体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把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教学中使用电脑多媒体能提高学习的效率,其理论早在60年代就由世界著名心理学家特瑞赤拉证明了。他提出过这样一个结论:人们学习,1%是通过味觉,1.5%是通过触觉,3.5%是通过嗅觉,11%是通过听觉,83%是通过视觉。也就是说,人们通过听觉和视觉获得的信息是他获得所有信息的94%。此外,特瑞赤拉在说明人类的记忆与感官之间的关系时指出:人们一般可以记住自己阅读到的10%,自己听到的20%,自己看到的30%,自己既看到又听到的50%。他的结论,说明了从记忆角度考虑,在学习过程中同时使用听觉和视觉,能明显地提高学习效率和记忆效果,而多媒体辅助教学借助了声、电、光等现代技术,能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那色彩鲜艳的画面、优美动听的音乐、丰富多彩的内容,都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使他们对新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记忆效率明显提高了。在教学中,我们该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来优化识字教学呢?         一、传统识字教学的不足之处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中,教师总习惯采用挂图或卡片等辅助教具来进行识字教学。通过卡片的反复运用,加深学生的记忆,达到识字的目的。但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性,他们的注意具有随意性和不稳定性。静态的,不具有生动性的传统教法显得单调和枯燥无味,没有生趣。学生的注意力不易被吸引过来,经常是事倍功半,达不到识字最佳效果。而遵循教学的直观性原则,恰当地运用直观教具,尤其是电教手段,可以使复杂、抽象的教学内容显得比较简单,明确和具体。艳丽的色彩、生动的形象、动听的声音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识字的效率,还能很快领悟字词的意思。 ‎ 二、多媒体在识字教学中的运用(一)运用多媒体,激发识字兴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之乐意学。儿童的思维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动态变化着的事物特别容易引起孩子的注意,而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一位小学生都不约而同的迷住了三维“动画”。针对学生心理状态采用多媒体识字,是识字的一个好办法。因为有了多媒体的支持,使汉字能够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出现,使汉字的音、形、义不再脱节。因此,必须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学生感到疑难的地方,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的材料,启发学生的思维。多媒体赋予了语文教学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艳丽的色彩,生动的画面,悦耳的音乐使学习内容图文并茂,栩栩如生,在儿童的认识与教学之间架起一坐桥梁,使他们能愉快的探索知识的奥秘。“学之不如知之则也,知之者不如好知者也”‎ ‎,激发了兴趣,也就为学习开了一个好头。如:我在教学第一册《小小的船》一课时,用多媒体配合着舒缓的音乐和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荧屏上出现了在深蓝深蓝的夜空中,一个可爱的小姑娘正坐在弯弯的月亮上和闪闪的星星对话。演示完后,我提问:“夜空中的星星是怎样的?”学生因为刚才观看了动画演示,便可以一下子答出“夜空中的星星像跟我们捉迷藏,一闪一闪的。”这时教师可以适时加以引导“回答得真棒,你们有好办法记住“闪”这个字吗?”学生受到了情境的感染,进行创造性的记忆 “一个‘人’走到房‘门’口身子一闪就进去了”……。大家开动脑筋,积极发言很快学会了这个字。           又如:我在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我通过动画处理让课文中所描写的马、鸡、鸭、狗这些小动物都“动”起来,在雪地上画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兴趣神经,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生字的积极性和强烈的求知欲。可见,一旦学生对学习的事物产生兴趣,对学习材料的反映也就是更清晰,思维活动也更积极更有效,学习同样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荷叶圆圆》这一课,一开始,在屏幕上展示动态画面:一池荷花,有蜻蜓在空中展翅飞,青蛙在池塘里呱呱的叫,还有各种昆虫名叫……‎ ‎,立刻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课间与同学闲聊或玩耍中转移到美丽充满诗韵的课堂上来,使学生更快更好地进入到学习状态中。接着引入课题后,马上展开课题画面:荷叶与荷叶一片接一片,展现我们面前的是一片碧绿,偶尔的还有几多荷花点缀着整个池塘,我们尽情的欣赏着,感悟着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美,导入课题,在画面切换的同时,配以背景音乐:童声朗读《荷叶圆圆》。在这过程中,一方面精美的画面首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这一画面产生好奇心,进而开始探测下面讲学习的内容;另一方面,美妙的童声朗诵课文,使学生注意到课文中的部分生字,如叶、朵等,部分学生会主动开始跟着朗读,这就激发了学生学习这些生字的兴趣,使他们尽早地全身心投入到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在不知不觉中体验识字的乐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是儿童的年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正是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之一。利用色彩鲜明、生动有趣的动画形象,把象形字的演变过程简单明了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在教学汉字“月”时,屏幕上首先出现一个黄色的弯弯的月牙,随着鼠标的控制,那弯弯的月牙就演变成了一个色彩鲜艳的“月”字。学生看到这奇妙的变化,不禁兴奋地拍起手来,异口同声地读:“月!”学生的识字兴趣被激发了,这一由形象到抽象的变化,使原本抽象的汉字变得具体可感。教学课件的运用,把枯燥的识字变得形象、有趣了,加以声音的画面吸引了孩子。如学习“采”时,色彩鲜艳的画面:一棵树上有一些果子,一只手灵活的采摘着树上的果子。辅以字理与解说:“采”树上采果子。动感的画面,形象的解说,艳丽的色彩吸引着学生把画面与相关联的汉字“采”联系在一起。教学中的课件,以揭示字理让孩子们了解字的本源,加深对字的理解,既形象又生动。  ‎ ‎(二)运用多媒体,突破识字教学的难度。汉字是一个个没有任何情感的方块字,要把这些枯燥乏味的方块字学会并能运用,其突破点就是找到汉字构形规律,化简记忆难度。汉字虽然经过多种字体的变化,汉字的象形意义大大减弱,但仍然保留着象形的残骸,多媒体电教手段的运用,能活化课堂教学情境,变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激活学生思维,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抓住汉字的音、形、义特点,巧用多媒体。低年级识字量较大,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纠正学生的读音。在平时教学生字时,可以借助课件播放生字的读音,带领学生认读,避免了有些教师本身发音不准的问题,减少了对学生说普通话造成的不利影响,学生对这种发音方式也比较感兴趣。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听辨小游戏,区别前后鼻音、平翘舌音,不仅训练学生的听辨能力,而且利于巩固汉语拼音。            识字教学的要求是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巧用多媒体,将汉字这种智慧符号作一番新的“说文解字”,使很多汉字中已经支离破碎的形音义重新生动有趣地联系起来,这样绝大多数汉字都成了一幅幅有理、有意、有情、有趣的图画,识字成了有理解性的活动,儿童学得活,记得牢,必然大大加快识字速度,提高识字质量。如我在教“禾”字时,先慢速播放由谷子的根、茎、穗整体形象变成“禾”字的动画,让学生观察后提问:“谷穗”变成了禾字的哪一笔?学生很容易地指出谷穗变成了“禾”字的第一笔,这样一来,“禾”的字形被牢记住了,不会与形近字“木”相混淆。在教学“龟”字时,学生把下半部分看成“电”字,没有什么好办法记字形。这时,在屏幕上分列出示“龟”‎ 字和一只小乌龟,分别使刀字头和乌龟的头同时闪烁,让“日”和乌龟的身体同时闪烁,让“乚”和乌龟的尾巴变成红色。这样一边观察一边比较,学生就牢记了这个“龟“字。在教“舟”字时可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把它的演变过程展现出来:一只木船上横着一把橹,接着上来两个人,然后船头变成“撇”,船舷变成“冂”,橹变成“一”,两个人先后变成两个点,这样“舟”、字就出现在画面中间,画面下角再漂来一只小船……轻轻松松看过这样的多媒体课件后,学生不但能弄清“舟”的字形字义,还能记住“舟”字的笔顺,极大地提高了识字效率。教“雨”字,屏幕上先出现一朵云并且在下雨,学生很清楚地看到云变成了“一”,与下面的雨滴和起来就是“雨”,这样他们牢牢记住了“雨”的字形。再比如“看”字,有一人把手搭在眼睛上往远看的画面;“刃”字配有用手指点刀口处的画面。这些画面,使学生悟出了中国汉字的一些造字方法,很容易地理解了西义并记住了字形,把识字这种抽象思维的过程变得比较直观易感,降低了学生初学汉字的难度。如学习“网”字时,屏幕上出现一张大大的网,慢慢地缩小,成了一个“网”字,此时无声胜有声,字的音、形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教学实践证明,直观演示识字,学生的印象特别深,掌握的生字比较牢固,教学效果较好。如教“笔”字,屏幕上先出现一支毛笔,上面是竹杆,下面是笔毫,学生很清楚地看到竹杆变成“竹”,笔毫变成了“毛”字,他们明白了为什么“笔”是竹字头和毛字组成,并牢牢记住了“笔”‎ 的字形。这些画面,使学生悟出了中国汉字的一些造字方法,很容易地理解了意思并记住了字形,把识字这种抽象思维的过程变得比较直观易感,降低了学生初学汉字的难度,简化了儿童识字的心理过程。2、巧用多媒体,创造性地教学归类识字。归类识字中的汉字都是按一定规律而组合成的,多媒体的介入,会更容易地将带规律性的难点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从而减少时耗,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按动物的类别来排列的,第一行,属鸟类,汉字的形旁都是“鸟”;第二行,属昆虫类,且都是害虫,汉字的形旁都是“虫”;第三行,是兽类,汉字的形旁是反犬旁。可利用多媒体制作一个学生容易掌握生字且能够认识更多的有关这一类的生字的课件。以第一行为例:画面上先设计好除了形旁之外的另一边,然后从天上飞来一只鸟,跟原先设计好的“丽”、“昔”、“区”字合在一起,缓慢的变成“鹂”、“鹊”、“鸥”,并且变一个字,读一个字音。这种方法,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认识了这些字,掌握了这些字的规律。如教形近字“晴、睛、精”时,我利用幻灯,将这些字编旁进行变换组合。幻灯的变换摄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强化了学生对字形、字义的记忆。 (三)运用多媒体,巩固识字效果。             新课标提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一个汉字在学生的脑海中扎下根,还必须通过反复的练习来强化记忆。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教师可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交互功能,提供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设计多种生动有趣的游戏,来巩固学生自主识字的效果。1、举一反三,繁衍新字在一定的识字基础上,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举一反三,认识更多的生字。如,教学“青”“清”之后,让学生观察比较,将“青”这个共同的部分高亮度显示,让学生说说认识的带有这个部分的字,就有了“情、请、蜻、精、睛”等等的字。长此以往,不仅巩固了学生已有的知识,更是扩大了识字量,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2、形近字、同音字的比较汉字中有许多形近字、同音字,小学生用字往往不分语言环境,不管字义,随意使用,因此必须通过不断的练习,强化记忆,最终形成正确的用字习惯。如如教“驰、地、他、池”一组字时,第一幅画面先出示基本字“也”,第二幅画面仍先出示“也”字,然后让学生结合屏幕上显示的小池塘的画面,让学生想一想,池塘的“池”字在“也”的基础上加什么偏旁呢?学生会很快地答出加三点水旁,教师在“也”上用鼠标一点,一个活灵活现的三点水旁就飞了过来,与“也”字组成了“池”字。以同样的方法教“驰、地、他”几个字。为了能更好地体现形声字偏旁表义的特点,制作课件时可把偏旁部分做成红色。一组教完,大屏幕上再出现这一组字,驰(奔驰)地(田地)他(你我他)池(池塘)。然后,大屏幕上出现谜面“有马能行千里,有土能种庄稼,有人不是你我,有水能养鱼虾。”让学生猜一个字。学生很快地就想到是“也”‎ 字。最后让学生自己讨论、观察“驰、地、他、池”这组字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以及怎样才能又快又好地记住这一组字。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很快就能找出这组字的异同点,自己总结出记住的方法。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的记住这些字,而且记得尤其深刻,以后就不会混淆了。学生逐渐地了解、理解了这一识字方法,对识字就会越来越感兴趣。形声字的特点就这样一点一点地被学生认识和掌握,并逐渐学会运用这一规律自己去识字。这样,结合了具体语言环境的字词句教学,不仅达到了教学目标,而且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帮助他们以后遇到类似问题触类旁通。3、编儿歌、猜字谜有趣的儿歌和字谜能丰富学生的联想,激活学生的思维。如“蚕”——天下一条虫。“闪”——一人门中站。“丛”——二人同过独木桥。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后,学生会产生强烈的创造欲望,能灵活运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法,自己编顺口溜,方便记忆。如“心”——一锅小豆豆,两颗丢外边,一颗藏里头。“扑”——一个小手拔萝卜。“雪”——大雨冲倒了山等。结合课堂所教生字,有意将儿歌、顺口溜藏进练习中,大大提高了学生正确用字、写字的正确率,如此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同时也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创造力、增强了观察力,促进了儿童智力的发展。             ‎ ‎ 4、参与评价,巩固识字多笔少点是低年级学生在识字写字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此时就需要及时指导他们进行辨析、纠正。我们可以在课前就准备好多媒体课件,将难写字、易错字的笔顺做成动画,在学生容易出错的笔画上着重显示或反复播放,引导学生进行辨析。学生通过反复的观察和比较,自己找出易错原因,并再次练习,直至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印象。(四)运用多媒体,指导学生写字。传统的识字教学在指导学生写字时,只有借助于一张张生字卡片或教师的范写。教师指导时,逐个分析间架结构,常常顾此失彼,出现教师讲得唇干舌燥,学生听得索然无味。运用多媒体,可有重点地指导学生写字。对于笔顺易错的字,可演示笔顺,给学生留下直观、形象、深刻的记忆。对于字的关键笔画,可用红色显示,出现闪烁等特殊效果。对于字的间架结构,还可采用对比法,即出示间架结构不正确的字,让学生分析错在何处,接着再出示间架结构正确的字,这样,学生对字的间架结构必定有更深的认识。  1、欣赏激情。我国有许多著名的书法作业,也有许多孩子们的书法作品。教师可将其投射在大屏幕上,让学生欣赏画面,指在让学生积累大量的贴字形象,并有意识地记忆贴字,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来也会吟”‎ ‎。一方面,让孩子看到漂亮的书法作品,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看动画,教笔顺,正确识字书写。2、书写激情。小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利用动画教学笔画,分析结构,运笔示范,把比较抽象的起笔、行笔、收笔等过程直接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他们的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思维就会活跃,记忆也就深刻。他们心理需求得到满足,诱发学趣,易于理解笔画、结构等特点,便于记忆摹仿。例如教学象形字“鸟”字时,可由图慢慢地演变成“鸟”字,并用鲜红的色彩突出鸟字的点,一边讲解;小鸟不能没有眼睛,没了眼睛可怎么生存呀!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快乐而且也记得牢。又如一些笔画多的难写字,可让学生跟着动画,完成书写一个个部首,再整合在一起。又如一些易写错字,闪动笔画或偏旁,加强刺激。如教“休”字,屏幕上出现一个人,他悠闲地倚靠在一棵大树旁休息,身边放着他的行李袋。学生很清楚就明白了“休”的意思,那就是一人倚树,立足休息。这样学生既牢牢记住了“休”的字形,又理解了字义。再比如“看”字,课件配有一人把手搭在眼睛上往远看的画面;把识字这种抽象思维的过程变得比较直观易懂,降低了学生学习汉字的难度。利用多媒体还可以把合体字分成部件,用不同的颜色对比显示。如:笆、法、级、地、眼等合体字,部首是红色的、偏旁是黑色,这样的色彩对比,会强烈刺激着学生的感观,突出了汉字部件及其部位,让学生感知偏旁部首的概念,学会利用部件识记合体字;或者还可以利用动画,让部件一笔一笔地飞入田字格,这样学生不仅记住了字义,而且还记住了笔顺笔画。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