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心得)之音乐教师 改中思“变”,变中控“度”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音乐(心得)之音乐教师 改中思“变”,变中控“度”

音乐论文之音乐教师 改中思“变”,变中控“度” ‎ 作为一个音乐教师,我不断地思考几个问题:学生喜欢上怎样的音乐课?音乐教学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教学生唱会几支歌吗?是教会学生能在某件乐器上得到一些初级练习技能么? ‎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多数情况下只重视学生音乐技能的掌握,而忽视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欣赏,过度地追求音乐教学的技术化、技能化。因此,为了让学生掌握一些专业知识,老师花费了大量的教学时间,使原本轻松愉快的音乐教学,变得枯燥起来。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对歌词、乐曲本身的整体感受和理解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导致了多数学生喜欢音乐而不喜欢上音乐课的奇怪现象。‎ 随着以审美、创新教育为核心的新课程理念在广大音乐教师脑海中逐渐确立,很多音乐教师大胆设计教学方案,实施教学行为,在实践过程中追求教学风格和课堂气氛,把音乐课改进行得热闹非凡。但是一段时间下来我们的课堂里再也传不出响亮和谐的合唱声音,我们的学生经过长时间的音乐学习,却看不明白一张简单的歌谱,这岂不是音乐教育的悲哀?我想其结果应该不是音乐新课程改革的初衷。让我们冷静思考一下,是否平时在课上过多追求表面新鲜之感,而把音乐教学改革引入误区了呢?为此,我认为在积极投入课程改革实践的过程中,应把握住音乐课改的“度”。‎ 一、把握“学科综合”的“度”‎ 我们来探讨一下何谓“学科综合”。“学科综合”的理念是要求教师全面提高素质,拓宽知识面,有机合理进行各科知识的穿插。我想一个好的教师应充分把握课堂的时间,明确教学目的,有选择地进行知识穿插,而不是漫无目的,发散性讲解。‎ 国家《音乐课程标准》提出“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音乐是用心灵后的呼吸和情感流动来感染人的。在欣赏同一首作品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作为音乐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灵性,用心灵触摸音乐。我们应认识到,音乐欣赏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说出音乐表现的是什么,而是引导学生获得听觉的美感和个人情感与心灵的体验。提供音乐体验的机会,让学生用内心的体验与创造去学习音乐,这是最好的音乐学习方法。真正的美育必须教会学生欣赏人类创造的伟大音乐作品的审美价值,进入音乐作品的崇高境界,并与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首先要让学生多听,从感性上认识歌曲。低年级唱歌,只是感性上的视唱,不理解词的内涵、曲的优美,人云亦云,呀呀学语。而到了中高年级,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地由知其然向知其所以然过渡,这样就要求我们抓住有利时机逐步加以引导,让学生由感性认知过渡到理性认知。学校每周一都要升国旗,我就让学生从听《国歌》做起,每听一次,就给学生讲一个故事,讲《国歌》产生的历史背景,讲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抗日战争中所表现出的可歌可泣的不朽壮举,使学生慢慢的体会出歌中所表现的伟大震撼所在。平时,我挑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曲子,让学生反复听,听一遍,讲一遍,讲歌曲所产生的背景,讲歌曲所包含的内容,学生理解了这些,就会喜欢唱歌。‎ 加强音乐课程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是音乐学科课程改革在课程内容方面提出的要求之一。新课程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关注学生已有的音乐经验,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在课程实施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强调“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 ‎,这些正确的规定针对了现行音乐课程与音乐教学存在的某些问题与弊端,有的放矢地提出了解决问题、克服弊端的原则与思路,集中了广大教师的智慧和在教学实践中创造的有效经验,反映了教学客观规律和时代发展所引发的变革课程内容和学习方式的客观要求。现行音乐课程与教学确实较少关注学生的直接音乐经验,没有给学生留下充分的聆听、感受、体验、表达音乐的时间与空间。在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音乐书本知识时往往脱离他们的业余音乐生活,未能把音乐概念、原理的学习建立在他们已有的音乐感性经验基础之上,这样学生对音乐书本知识不能真正理解,形成音乐课堂学习脱离学生业余音乐生活的现象,更不能把音乐书本知识运用于自己的音乐生活实际;形成多数学生喜爱音乐而部分学生不喜爱音乐课的现象。因此改变音乐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是十分必要的。‎ 曾经见过这样一个教案——《茉莉芬芳》,老师要教唱歌曲《茉莉花》,其课的设计是:在教室里放一盆茉莉花,先请同学们上来闻一闻花的香味,再泡上一杯茉莉花茶尝一尝,然后请学生说说古人赞美茉莉花的诗句,还让同学查资料它属于植物花木中哪一科,最后,待时间所剩无几之时,唱了一下歌曲。绕了好大的圈,从嗅觉、视觉、味觉等来解释得清清楚楚,却叫人忘了这是一节音乐课而不是常识课。试问这样的综合能激发起学生多少音乐情感呢?学生能从中了解多少音乐知识呢?我们以往所说,在音乐教学实践中,过度强调音乐知识的讲解,音乐技能的传授,导致课程理论性较强、专业性较强,使学生对音乐不感兴趣,从而引发音乐教育者的深思———如何让学生愉快地学习呢?于是大家在改革中不断创新,但是我觉得也不应完全排斥音乐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学习,这里的关键是教师如何将知识技能技巧,巧妙地融入到学生的音乐感受中去。‎ 因此,综合应体现出学科特点,围绕教学目的来实施。我们同样设计一堂《茉莉芬芳》课,可以让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分别搜集民歌《茉莉花》不同的演唱版本,教学重点为比较其不同版本的表演风格及音乐表现形式。通过欣赏、比较古筝与萨克斯的演奏,来对比不同乐器的音色所产生的不同效果;通过欣赏黑鸭子演唱组的演唱与歌剧《图兰多》中的选段,对比演唱方式不同所产生的不同效果;通过欣赏以方言来演唱与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里用普通话来演唱,进行对比,让学生体会同一首歌在不同场合、不同语言、不同伴奏、不同地域下产生的不同效果,使学生感受到不同音乐表现形式下的《茉莉花》所散发出的不同风格特点的芳香。以此让学生始终在感受音乐、体会音乐的过程中来学习音乐,并为我们的家乡能拥有这样优秀的民歌遗产而感到自豪。我想这样的音乐课,始终围绕着“音乐”在拓展,综合有“度”,把握住合理综合的契机点进行课堂设计,使学生从中体验到美的享受。‎ 二、把握教学表演的“度”‎ 音乐教学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教师作为教的主体进行教的活动和学生作为学的主体进行学的活动,二者同时发生、交互作用的过程。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离开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学,教师的教便没有任何意义;没有教师作为教的主体的教,学生的学不仅难以保持正确的方向,而且难以保证应有的效率,成为一种自发和自流状态的“学”,即不是教学中的学了。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为指导和规范学生的音乐学习,音乐教师要为学生学习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与动机,提供学习资源与条件,确定方向,选择内容,教给方法,根据国家、社会意志向学生提出要求,督促和管理,使学生的学符合的要求,符合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 ‎     ‎ ‎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天生活泼、好玩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他们对音乐的感受总是通过各种动作表现出来。要提高音乐课的教学质量,应根据儿童好动、好游戏的心理特点,把少儿的音乐学习与游戏、舞蹈有机结合起来,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复杂的音乐原理以及枯燥的技能训练,转化成生动有趣的游戏、舞蹈,使之形象化、具体化,让少儿通过自身的活动,把听、视、触等各种感觉活动和运动、唱歌、表 演、游戏、舞蹈等结合起来,从而把他们从座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既动口、动手、动脚,也要动脑, 蹦蹦跳跳地进入音乐世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音乐知识、技能,培养思维能力,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 幼儿园和小学的显著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些差别足以让六七岁的孩子感到适应之难 , 如果教师再人为地制造一些条条框框,以建立常规的名字往学生身上套, 结果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进而影响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如果当我们费尽心机终于建立了所谓的教学常规时,学生却丧失了初入校门时的兴奋与激动,对老师的敬畏代替了亲近,举止规矩代替了调皮,这是不是得不偿失呢?而事实上,这种现象并非个别,在音乐教学中更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本次课程改革重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说明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常规的建立以丧失学习的动力——兴趣为代价,无异于舍本求末,况且小学音乐教学由于没有升学考试等外在压力,兴趣就成了学习音乐的惟一动力,如果失去兴趣,音乐教育将毫无意义。托尔斯泰曾说过的一句话:“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准确地说明了这个道理。‎ 小学生具有爱说、好动、爱模仿的特点,开展角色扮演极为有利。角色扮演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我把抽象难懂的乐理知识以表演的形式变成了浅显易懂、且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内容。通过交互、体验的方式进行唱歌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学生能正确地歌唱,学生能唱出圆润、优美的歌声,教师和学生能有双向情感的交流。‎ 在音乐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表演法,让学生表演音乐中的人物角色,能够拉近学生与音乐的距离,使教材内容形成表象,有利于学生理解音乐,通过音乐活动获得审美的愉悦。但我认为这种表演法可能更适合低年级的音乐教学。如欣赏《袋鼠》一课,教师可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形象等方法引出这节课的主角“袋鼠”,以肢体语言的表演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请一些学生出来表演或者模仿,既激发他们上课的兴趣,从而引出课题,又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师在课堂中要作为参与者参与其中,并有目的的进行适当引导。把教师教为主体变成学生学为主体尊重学生的需要,创设能引起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如果说:"情境是只船",教师不止是让学生坐在"船上",而是引导他们动脑筋、动手学习划"船",并与老师"同舟共济",向着预定的目标前进,到达希望的彼岸,这才是情境教学的追求所在.基于此,在此后的音乐教学中,学生们再也不会只听热闹,不求甚解;只是模仿,没有自我;上课跟着老师“跑”,下课转眼全忘掉。‎ 我所授课的年级是低年级,也正是音乐的入门阶段。低年级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学习五线谱上的音符,由于学生年龄小、好动,对这样系统性的知识死记硬背达不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这时我针对他们爱唱、爱跳、爱表演、喜欢与人比高低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一个游戏,名字叫“跳动的音符”,我将书本上的五线谱画到纸上放在地上,然后找同学到前面来,分别发给他们头饰,头饰上是学习过的音符名称,让学生根据名称跳到五线谱相应的位置上,戴好头饰,让其他学生看他们跳的是否正确,游戏以组为单位,哪一组跳的又快又准确,哪一组为优胜组并进行奖励。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了,争先恐后的参加到了游戏中,在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巩固了所学知识。在课余时间,学生也可以进行这个游戏,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使音乐知识渗透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又如,在教乐理知识二分、四分和八分音符时,一般教学只讲“二分音符唱二拍,四分音符唱一拍,八分音符唱半拍”。这些概念对于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既抽象又枯燥。我从学生内心感觉出发,制造一个让学生自身感受、想象的音乐环境,从而将“拍子”的抽象概念进行化解。首先,让学生们分辨出声音的长短:火车汽 ‎ 笛声长,汽车喇叭声短;猫叫声音长,狗叫声音短等等。其次,通过海关钟楼钟声、电子钟秒针跳动声和机械快摆表秒针跳动声用来分别代表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使学生得到直观的感性认识。接着,让学生闭眼聆听老师发出的不同节拍的走步声和跑步声,由学生用拍手、跺脚的方式把听到的模仿出来,从而完成由声音感知到动作感知的过渡。为巩固已学的概念,我把几段风格各异的儿歌,让学生按一定节拍的规律朗诵出来。当他们亲自感知到节拍的时值概念时,就可以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区分开来。‎ 交互性音乐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在交互性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音乐教学,高密度的交互作用和积极的自我概念,使音乐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以学生的生活和现实问题为载体和背景,着眼于促进学生个性自主和谐地发展,以学生的直接体验和最新信息为主要内容,以学生的自主探索和主题研究为基本形式,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任务。不仅调动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而且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实践证明要让我们的课堂活跃起来,方法是多种多样,因人而易,但内容需适合,教师需有谱,课堂表演需放得开收得拢。不能太随意太盲目,表演需有“度”,切实让学生能从中得到感悟。‎ 三、把握多媒体运用的“度”‎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电教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到小学教学过程中。在音乐教学中精心布局、合理运用电教手段,不但能调动其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而且对强化学生的素质教育也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我想通过多媒体的运用,突破了传统音乐教学在时间、空间、地域上的限制,使学生视听结合,更容易接受新知识,这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辅助手段。但是,这毕竟是辅助,要控制好运用的程度,不能喧宾夺主。也就是说课       程改革并不是把传统的教学模式全部废除。现在有些音乐教师上课不用说一句、唱一句,全靠电脑来演示,我认为这是远远不够的。上课缺少不了音乐教师的示范演唱、示范演奏和生动的讲解。‎ 成功的范唱和范奏,是演唱演奏技巧和歌曲内容的完美的结合,用音乐语言成功地去点燃学生的情感之火,直接有效地打开了学生的心灵之窗,使学生的情绪在勃发激动之中,享受到新课的美感。‎ 成功的范唱和范奏,乐曲的悦耳动听,能使学生处于音乐审美感知之中,这个教学过程能促使学生去探索音乐,去感受、领悟、鉴定并启迪学生创造音乐,从而提升审美情趣。‎ 成功的范唱和范奏,还得靠音乐教师的形象去感人。作为一名美的传播者,以自身的范唱和范奏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会对这样的老师有敬佩感和信任感。以上这些是电脑多媒体无法代替的。另外,在音乐课上还是需要有歌唱的基本训练、节奏的基本训练、视唱练耳的基本训练、介绍基本的乐理知识等,这些都不是只用一个多媒体电脑能解决的。现在有的课,改革成为人机对话,完全运用多媒体教学,学生可以整节课不唱一句,我觉得是欠妥的,毕竟音乐课是一门技能技巧课,适当的基本训练是必要的。这就需要我们音乐老师能把握住,运用多媒体和传统授课之间的“度”,让我们的学生既能多方位地接受新事物又能得以音乐基础训练。‎ 以上是我教学过程中所得到的一点体会,愿我们能正确把握音乐课程改革中的“度”,进一步促进教育改革向健康合理的方向持续稳步的发展,美国教育家佛雷塔科说:“只有教师拥有教学过程中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寻找自己的道路的时候,教育才有可能成为艺术,才会有高质量。”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如能从美育的本义出发,研究、运用中小学音乐的陶冶教化功能(实际上就是教学方法),那么就能通过各种艺术活动,来诱发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优美动听的音乐中认识美、接受美,以美引善、以美导真,从而真正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美的滋润、美的营养、美的熏陶,进而使他们潜移默化地在精神状态上、品德上、性情上、生活情趣上、理想抱负上有所促进。从而使受教育者的内在心理结构在不违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 在欣赏和创造“美”‎ 的活动中,在各种心理能力达到高度活跃时,尽量地按照一个理想的模式有效地发展,从而建立健全完善的心理结构。参考文献:‎ ‎《音乐课程标准》‎ ‎《大众艺术》2004年第九期 列夫·托尔斯泰作品选之《成功的教育》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