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其他(心得)之提高教师教学技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其他论文之提高教师教学技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本学期我校在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更新教师教育理念,提升教师理论素养、专业水平和教学实践应用能力,加强教师之间相互合作、交流,探讨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总结和推广先进教学经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在实际教学中,如果对差异较大的学生实行同一进度的教学,势必造成学习好的学生吃不饱、中等生提不高、学困生跟不上的局面。那么,在现行班级授课制的条件下,如何弥补一位教师难以面对有差异的众多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小班化教学能够很好地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并按照差异施教,达到人人进步,人人提高的目的,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一、小班化教学的优势思考。 小班化教育指的是,以促进青少年学生即全面又有个性的发展为目的,在缩减班级学生规模的基础上,通过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等改革而形成的一种班级教学活动形式。小班化教育过程的重心由教师主体转向学生主体。学生的学习差异,既表现在认知方面,也体现在情感方面。就认知而言,学生的记忆力、观察力、注意力、思维力、想象力不一样,智力水平不一样,所以对教学的理解也不一样;语言表达和阅读能力的培养和变化主要取决于小学和学前阶段,显然也有差异;数理逻辑、音乐表现等特殊能力倾向也不一样;学习习惯差异更明显,许多学生就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掉队。就情感而言,学生学习的兴趣、动机、意志、态度、自信心等集中表现为学习的持久力,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强弱都会影响这种持久力的长短。 教育专家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是多方面的,在一个人身上的表现是不均衡的。教学工作就建立在承认学生差异,面向学生差异,从学生有差异的学习需求出发实施教学的理念之上。改变了过去的“齐步走”模式,因人施教,允许学生上下流动,鼓励学生勇攀“高枝”。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吃适合自己的、吃得了、吃得好的东西,最大程度地尊重学生的个性,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 激励他们张扬个性、超越自我。对他们来说,情感的交流、自信心的获取,以及自主性的增强、创造品格的培养等等,远比考试成绩的提高更重要,也更可贵。后者让他们眼前高兴,前者却让他们受益终生。 二、我校小班化教学采用的一般策略和方法。 小班化教育的优势之一就是因为人数少,我校每个教学班学生都不超过十人,为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提供时间和精力上的可能性。在实施小班化教学过程中,我校一直尝试采取 “全班导学,小组议学,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办法。 全班导学是指教师对整个班级的学习进行整体引领。 A层学生接受能力强、基础好,就着重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培养自学能力,例如在中高年级的语文学习中,每个单元的生词都由学生自己处理,教师只起引导作用。A层学生没有抄抄写写的作业,作业大都以开放性为主。 B层学生大多肯学,但反应一般,光会背不会用,阅读能力较差。以往,这些学生在课堂上抢不着发言机会,久而久之,便养成了一味死记硬背、不善思考的习惯。教师在授课上,就一个句型,变换不同方式地反复操练,练透练够。 C层学生基础较差,多学一点,就有些力不从心,相当一部分学生自我约束力很差。所以,对于C层学生,首先从树立自信心着手,鼓励他们大胆发言。对话做得好,课文背得流利,小考有进步,老师就给他们适当奖励。虽然奖品很小,但学生极其兴奋。 小组议学是指以学习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式学习。课堂上的小组构成,我们由于两种基本的分组形式,一是固定的学习小组。是各学科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分层组成的相对固定的小学习小组。在这种相对固定的学习小组中,小组成员实行编号,分工明确,小组学习和讨论往往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一种是临时的学 习小组。即教师根据课堂学习的需要,在提出某些话题之后,学生根据兴趣爱好、人际关系等方面情感因素临时组成学习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在小组议学中,学生除了个体自主听讲、自主练习外,教师还要给学生提供许多讨论学习的机会。这种方式,可使小组成员之间或者全体学生之间进行互相启发。组长负责检查组员的练习、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向教师及时反馈。教师则要对各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情况及时检查、督促和指导,介绍先进小组经验,组织协调各组间关系等。此法实施近一年来,有效地克制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两极分化现象,提高了学生成绩的合格率和优秀率。 个别辅导是指在班级内进行的分层辅导。 教师们在处理练习时虽然是在同一个教学班,但要具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第二层次为变式题或简单综合题,以B层学生能达到的水平为限;第三层次为综合题或探索性问题。第二、三两层次的题目为选做题,这样使A层学生有练习的机会,B、C两层学生也有充分发展的余地。检测也分为三个梯次出题,这样使A、B、C三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为辅导课一周只能安排一节,这远远解决不了C层学生学习困难的问题。教师们就利用午间、课后时间,对一些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三、学校实行小班化 教学后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 ⑴教师备课层次化。 备课时,教师要注重因材施教,突出层次性,做到内容与学生的协调。根据学生的基础和认知能力,围绕“主体参与” 这个中心,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尽可能做到使学习困难的学生“跳起来摘果子”,让中等生吃好,优等生吃饱。教师要钻研教材,分析学生,精选题目,突出小型综合;注重分层训练,重点突出A、B两层的标准,C层注重技能,提高速度。 ⑵教师授课层次化。 ①授课着眼于B层中等学生,实施中速推进,课后辅导兼顾A、C两头,努力为学习困难学生当堂达标创造条件。对A层学生,少讲多练,让他们独立学习,注重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其解题的技能技巧;对B层学生,精讲精练,重视“四基”教学,注重课本上的例题和习题的处理,着重在掌握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上下功夫;对C层学生,放低起点,要求低,坡度小,浅讲多练,查漏补缺,弄懂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②课时进度以A、B两层学生的水平为标准,上课以A、B两层的要求为公共内容。课堂提问注重层次性,具有启发性,及时点拨,充分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让学生“不跳得不到,跳一跳抓得到”,只要努力,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③再次是练习、反馈检测要层次化。分层练习是分层施教的重要环节之一,课堂教学效率要提高,教师就要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运用练习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矫正。 ⑶作业布置层次化。针对大部分学生都只肯做老师布置的作业,自觉性不够这一特点,学校要求老师开学初给学生布置了一项自主选择的作业——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一本课外练习(这本课外练习可以是和书本配套的联系册,也可以是关于思维训练的)自己调控时间,在一个学期里完成。这本练习可以在家里,也可以在学校里做。由于学生完成统一作业的时间不同,所以,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来统筹安排,当然这么做的前提是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中知识点的要求,布置一些适量的统一作业。 ⑷达标检测层次化,其基本做法类似于分层练习,是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实施分层考核办法。测验时试卷设计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卷,必做题属检测达标的基本要求,选做题则属较高要求,为加分题。这种设计方法可使A层次学生有更多的成功机会,进而增强其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同时也使B、C两层学生不易满足,激发其求知欲。 四、基于分层教学的几点认识和思考。 ⑴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探求一种好的分层的教学模式,总结出优良的分层教学方法,需要教师有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踏踏实实地工作,并要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以科学的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 ⑵ 教师要有很强的教学组织能力。课堂教学中既有教师的讲授,又有小组间的自由讨论,只有恰当地组织和指导,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⑶科学地设置学习小组很关键。组建小组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核心原则,有学习骨干做小组长;二是组织原则,小组人员应以自愿结合为主,要关系融洽,有内聚力;三是互补原则,能取长补短,应以好、中、差及男女生相互搭配为好。 ⑷应有长期的计划。长期坚持,必见成效,不可急于求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