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心得)之浅谈几何教学中的引导策略
数学论文之浅谈几何教学中的引导策略 学生的认知规律是由易到难,螺旋上升的小学的几何教学可谓是最简单却最有难度的教学,教师既要考虑学生的认识水平、接受能力,又要把握好几何图形的知识点难度,既不能讲深了,又不能考虑到知识点的全面,使授课教师很不好把握其标高性要么课堂信息量小没有广度,学生的知识面没有得到拓展;要么课堂有容量没深度,学生走马观花的学了一遍,认知水平和思维水平没有得到提升,这两种情况都是与素质教育要求相违背的。学习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是需要眼、耳、口、手、脑的密切配合才能完成的。学习更是一个自主的过程,是任何人不能代替的。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几何概念?我们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 )教学中,我注意精心设计数学活动,努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中,我注意精心设计数学活动,努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观察、操作、思考、创造,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开放性思维,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让学生自主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策略去体验和理解知识,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自主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是数学教学活动产生和维持的基本依托;是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的起点和原动力;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1、在愉悦的氛围中引发乐学动机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尤其是一年级的小朋友,我们要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材料,营造乐学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例如:在《认识平面图形》新课导入时,我创设情境,让学生观看魔术表演,屏幕上自行车、红绿灯等有趣的拼图过程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了;在探索阶段,让学生在真实有趣的情境中画一画、印一印、描一描,经历、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在巩固阶段,创设围一围、找一找等活动,使学生始终乐此不疲,兴趣盎然。整堂课充满情趣,学生在趣中悟、乐中学。 2、加强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自主学习的过程在开放的氛围中提供乐学条件课堂教学必须突出以人的发展为本,建立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动态开放的教学形式。低年级的儿童的几何学习主要是低纬度的和较为直观的,因此,图片的呈现可能会有利于他们对图形的直观特征的观察,但是,操作却更能加深儿童对这些直观特征的体验。例如,对一年级的儿童老说,可能观察感知长方形、正方形或三角形的图片的方式,就不如让他们去触摸这些形状的卡片,但如果是让儿童自己用小棒去搭建这些图形可能效果会更好。而到了稍高年段的儿童,他们的几何学习开始涉及较高的纬度或涉及较多的抽象性,因此,就会更需要通过操作来帮助他们形成对图形性质的认识。本节课,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民主交流的开放氛围中,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精神。例如,在《认识平面图形》从“体”上剥离“面”这一环节,教师为学生准备了多样的材料,有的学生用印泥印,有的学生用积木画,有的学生把积木上的纸剥下来……学生经历了“问题 ---- 探究 ---- 解答 ---- 结论”的学习过程。再如,同桌合作将图形分类这一环节,学生能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有的按颜色分,有的按大小分,有的按形状分,还有的按有角和无角分,学生自由地去探索、发现,并大胆展露自己的想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巩固练习中,还设计了拼图形的开放性练习,一幅幅充满童趣的图案仿佛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学生享受到了图形之美,数学之美。 (二)、教学中,改革课堂组织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大纲》指出:要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目的教育。明确的学习目的能起到动员学习、激励上进、提高效率、导致学习成功的作用,它是学习的动力源。因此,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尤其是学习数学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前提。数学是一门基础的工具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在任何学科、领域都有数学的知识、思想。我们的生活周围无处不应用到数学知识 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增设一些开放的、活泼新颖的教学形式、练习形式,还给学生学习的自由,扩大学生学习的空间,使全体学生都主动起来。课堂教学的过程,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不仅是“听”的过程,而且是“看”的过程、“思”的过程、“做”的过程、“说”的过程的对立统一,因而是耳、眼、脑、手、口、协调动作的过程。这就使我们有可能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用眼,培养观察能力;通过促使学生用脑,发展思维能力;通过强调学生动手,训练操作能力;通过鼓励学生动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1、采用小组学习,引导所有学生共同参与。 每个学生既是独立的个人又是社会的人,我们老师既要让他们学会知识,锻炼能力,更要让他们学习关心他人,关心集体。采用小组学习,我要求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多项信息交流、反馈、互帮互学、共同参与、共同提高。数学概念和规律性知识的教学,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促使学生动手、动脑、动眼引导他们主动探索新知。 例如:在教学《认识平面图形》时,以小组的形式共同学习,积极主动的展开思维,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知识的探究中。经同学们充分合作,互相补充、互相启发,终于得出正确的答案。他们不仅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发展,体验成功与承受失败,而且得到了主动的发展。本节课是通过大量的动手操作来完成的,利用“摸”面、“找”面、“画”面、“说” 面几个环节的学习活动,既注重让学生以自己内心的体验来学习数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运用数学进行交流的意识,又使学生初步感知这些实物(模型)的表面,获得对平面图的感性认识,体会“面”由“体”的得和“面”与“体”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同时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而在画一画这一环节上,学生通过合作操作,把任务完成得比较理想,也得到了比较令人满意的效果。并且在以上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合作与交流有了初步的感知,知道小组成员应该互帮互让。因为在老师让他们找出自己最喜欢的立体图形的时候,小孩子们并没有因为没拿到最心仪的物体而有微词,也是高高兴兴地拿起其他物体与同组小朋友进行交流,有个别学生与别的同学商量着互换手中的物体。 2、因材施教,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整个学习活动中,又要注意学生个性发展,但学生个体毕竟有差异,所以在课堂上要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数学的学习,做到: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到有价值的数学;每一个学生能得到必要的数学;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如在《认识平面图形》时学生在前面学习的经验基础上,、我把学生分成四人一组,根据平时对学生的了解按好中差搭配,进行分工:组长,观察员,记录员,操作者,人人有官职人人有职责在画一画、印一印、描一描,说一说的过程中学生自信自主的学习,全班汇报时要求学生“想办法把平面图形从立体图形中搬出来”这个问题比较难,当第一个学生说“可以把图形按在纸上,用笔画一圈” 后,启发了大家,马上有了第二种,越说越多,抢着发言,互相补充,迸发出了创新的火花。增加开放性成份,让学生自由给图形分类,“想怎样分就怎样分”,只要你有理由就给予高度肯定,使他们感受了成功的喜欢,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布置任务简单明了,切实可行这节课上学生的活动很多,从找一找、搬一搬到摆一摆、举一举、拼一拼,学生都要拿出不同的学具完成不一样的任务,这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但在整节课当中,我却让学生有条不紊、兴趣盎然地参与,主要是因为我在布置任务时简单明了,切实可行,注意每一个细节,用完学具一定要先还原,再开始下一个环节。 (三)、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凡是教过高年级数学的老师都有这样的经验,每次进行概念教学新课的前一天,可以让学生在数学自习课上进行预习。要求他们凡是能自己学会的自己要尽力去学,感觉到是重点的地方要画上横线,自己看不懂的要标出“问号”,准备上课时提出来和同学、老师研究、议论。遇到较容易的知识,学生通过预习就有可能把它掌握了,学生看到了自己的能力,就会异常兴奋。但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自学能力也还不具备,要求 学生预习是不现实的。针对学生这一特点如何引导学生做好课前有关知识的准备工作呢?我作了如下尝试:如在教学《认识平面图形》时我让学生回家在生活中找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和家长进行亲子活动,想办法从体上找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然后制作立体图形。课上让学生展示自己准备的作品。这样在亲子活动中学生既对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联系和区别有了一定的感知,又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注意成果的评价和验收一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究竟如何,有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还存在那些主要问题,这是教师必须要认真研究的一项工作。教师可通过课堂观察、课下与学生交流、课后作业,及时反馈学习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作为设计下节课教学活动的依据。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特别是程度比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多表扬、多鼓励,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实现教、学的良性互动与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也正是主体参与教学的根本目的所在。课堂上多给予一些“有进步”“你真棒”“你的解法真独特,老师也没想到”等赞赏的话,使学生产生满足感、成功感。不轻易否定学生的想法,不说挫伤学生自信心的话,对有错误的学生,也要婉转地提出,积极地启发他们找到错误并及时地纠正。例如,在《认识平面图形》,初步认识后,要求学生根据学过的图形制作美丽的图案制作等第,作为实际操作部分的积分。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口头回答问题时的完整性、条理性都可择优给学生打上等第。再结合书面作业情况,累计出一单元的学习积分,加以平均就可全面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检测了。 总之,小学数学的几何学习,对于儿童来说,不仅仅要学习几何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的空间观念的发展和空间能的逐步提升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经验,在寻找起点时,不仅要考虑到知识的逻辑起点,更要考虑学生的生活起点。在遵循“从实构引入——抽象模型——给出图形名称——活动感知图形特征”。 教师要懂得教育的长期性,不能操之过急。我们教的目的就是引导,要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动手实践、去概括、去阐述,从而达到训练学生动手、动口能力的目的,学会学习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唤起学生内在的精神动力,才能鼓励学生不断向上攀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