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为孩子打下精神的底色——也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语文论文之为孩子打下精神的底色——也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温岭市城东街道田洋小学 陈海利 【摘要】语文教材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有对文章内容的理性探究,更要有师生情感的投入。本文就在课程内容中发掘人文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倾注人文关怀、在语言实践中熏陶人文精神这三方面进行阐述与剖析,探究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关键词】课堂 人文 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对于人文性的内涵,目前说法还不甚一致,但一般认为人文性包括人的文化性和文化的人性。课程目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属于人文性的范畴。很长时期以来,语文教学用“讲解”来肢解课文,用“标准”去统一学生,造成人文精神的缺失,受到人们广泛的批评。课程标准在“前言”中强调:“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语文课程在使学生掌握语言这一重要工具的同时,应发挥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熏陶感染作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一、在课程内容中发掘人文资源 语文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是人的精神家园。从课程广度看,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无所不包;从课程效果看,可提升道德境界,可培养审美情趣,可启迪人生智慧,可丰富文化底蕴……语文教材中的课文篇篇文质兼美,蕴含丰富的人文内涵。《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鲁迅的那种“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精神;《我不能失信》中“信守承诺”的情怀;《梅花魂》中祖父的爱国之情;《浅水洼里的小鱼》中小男孩对生命的尊重;《将相和》中蔺相如表现出来的宽宏大度……诸如此类人文教育资源在教学中不容忽视。 在挖掘教材中人文因素的同时,还要增加与教材相关的人文教育内容或补充人文性较强的教学资源,如报刊、影视、广播网络、广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新闻事件等。如“上海世博会”的低碳理念和2008人文奥运精神;“感动中国”新闻人物:杨利伟、钟南山、巴金……他们身上的各种可贵品质:从容、无畏、真诚……这些都可以成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良好素材。 除了“静态”的人文资源外,在教学动态生成过程中,学生模糊的认识、独特的感悟、分歧的观点、偶发的事件等等,这些“学情”里也含有“动态”的人文资源。如我在教学ü与j、q、x拼读须去两点时,问学生有什么好的办法来记住,一个男孩说:“j、q、x小淘气,见到ü就挖掉他的眼。”挖掉双眼多么令人心颤,于是我也说了一句:“小ü有礼貌,见到j、q、x摘掉帽子笑嬉嬉。”学生在评价中都认为 “小ü(鱼)”很可爱,发言的男孩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这样在识记拼音的过程中培养了孩子的爱心。 二、在教学过程中倾注人文关怀 学科教育有两条规律,一是关于学科的规律,二是人的发展规律,但学生的学习规律必须服从于人的发展规律。教育的本质是塑造人、完善人、发展人。著名教育家夏丏尊说:“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爱,就成了无水之池,任你四方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教师本身是一本“活”的教科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倾注人文关怀比教学内容中人文因素对学生的影响要真切、有效、深远的多。语文课程要体现人文性需要教师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转变角色,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服务者。微笑着看学生,不时地竖起大拇指,“蹲”下来和学生对话,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改进评价方式……营造充满人文气息的教学氛围。 有一次,我以“-----,我觉得很骄傲。”的句式对学生进行句式训练。 生:我考试得了一百分,我很骄傲。 师:嗯,这是你努力学习的结果,值得骄傲! 生:我会擦桌,大扫除时,我把小朋友的桌子擦得亮亮的,我很骄傲。 师:你不光能干,还能帮助同学,我为你感到骄傲! (大家说得津津有味,这时,我注意到一个平时不太爱举手的同学也举起了手,我马上指名叫他回答。) 生:我学会了扎头发,我很骄傲。(声音很小) 师:(走到她身边,温和地鼓励)骄傲地告诉大家,你一定能说得更好! 生:(加大音量)我学会了扎头发,我很骄傲。 师:(竖起大拇指)你还该为你发言进步感到骄傲!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案例中,教师合理的、充满人文性的言语评价,不着痕迹对学生进行了人文精神的熏陶。对学生的鼓励,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体会到成功,享受到尊重,倾注了老师对学生深深的人文关怀。 学习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学习过程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还体现注意教学目标的发展性,设计的开放性,过程的生成性,感悟的独特性,不以教师的理解代替学生的理解,不以老师的分析取代学生的分析,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不以教师的理解代替学生的理解,不以老师的分析取代学生的分析,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如《将相和》中对秦王的评价:有的学生认为秦王强暴霸道,恃强凌弱;有的学生认为秦王雄才大略,富于进取,所以最终能统一六国。再如教学《柜台前的小男孩》一文时,我问学生,读了课文后,你最喜欢谁?学生各抒己见,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想法:有的说最喜欢主人公小男孩,觉得他非常懂事;有的则喜欢阿姨,因为她很有爱心,很关心别人;有的学生却最喜欢阿姨的孩子,因为他很大方。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珍视学生的“多元反应”和“独特体验”,这无疑也是对学生个性的尊重、生命的关爱。 语文教学中还学生选择权利,听学生独特的声音,不是形式上的“喜欢哪段学哪段”、“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而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做到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文本价值的有机统一。当学生的认识偏离了文本的价值取向时,要通过平等对话,耐心说服、正确引导,让学生在争论中统一认识。我在《景阳冈》一文的教学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些什么? 生:我觉得武松能打死老虎,为民除害,是个力大无比、英勇无畏的大英雄。 生:我觉得武松是个酒鬼,因为他一次喝了十八碗酒,喝得醉醺醺的。 师:嗯,你的观点与众不同。 你们平常见到的酒鬼是怎样的? 生:只知道喝酒,其它什么事都不管。 生:喝酒后有的会迷迷糊糊的,有的会发酒疯。 师:那武松是这样的人吗?结合课文谈谈。 生:我觉得武松是爱喝酒,但他不是酒鬼,他爱喝酒,但酒后不糊涂。 生:不是爱喝酒的人都是酒鬼,武松喝完酒后还是很细心的。 …… 学生不断从课文中找出武松不是酒鬼的证据,得出了课文中写武松好喝酒,正表现出了武松豪爽的性格。 因为理解的角度不同、认知起点不同等因素,容易造成学生对问题、文本的看法或理解产生偏差。此案例中,教师在倾听过程中发现“武松是酒鬼”这个与文本价值取向颇有偏差的说法,没有当头棒喝,也没有不闻不问,而是及时捕捉生成点,巧妙地以此为切入点,引领学生使课堂学习向纵深发展,适时纠正了学生认识的偏差,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三、在语言实践中熏陶人文精神 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两者不可或缺。语文教学如果抽掉人文内涵,就成无源之水;如果丢开语言学习,则是无本之木。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主要在语言实践中形成。语文教学中要把语言学习和人文渗透有机结合起来,让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筑、水乳交融,在语言实践中潜移默化地熏陶人文精神。 如教学《三顾茅庐》一文,我在引导学生学完课文后,进行表演,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体验了课文中人物的经历,体验了人物内心的真实感受。在这样特定的教学情境中,不仅把课文对话内化成了学生自己的语言,还能让学生的情感体验与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融合,让人物的高尚人格在学生的脑海中打下深深的烙印,进而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在学完《丑小鸭》后,我让学生分小组口头创编故事《丑小鸭回乡》,各个小组兴趣盎然,编的故事五花八门:有的小组编的故事表现了哥哥姐姐、小伙伴们看到丑小鸭的变化后,后悔无比,纷纷道歉的场面,表现了和睦相处,不能随便欺负别人的主题;有的小组编的故事则体现了知恩图报的思想,说的是丑小鸭送了很多礼物给农夫,感谢农夫的救命之恩;有的小组则更有创意,丑小鸭回家给小小鸭们开了个报告会,告诉大家遇到困难时要坚强勇敢,战胜困难……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培养了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更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增强了学生的感悟,丰富了学生的体验,使人文精神在语言实践中生成,人性的亮点在语言实践中涌动。 小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假、大、空”,老师为应付考试,不惜拔苗助长,纵容、鼓励学生背诵作文选去套作,造成语言和精神的双重失落。“要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新课程要求还作文一个“真”字。因此作文教学要倡导“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从自己的生活写起,使作文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塑造人的人格品质,积淀人的文化修养,抒发人的真情实感。 中秋佳节等传统节日往往是习作训练的大好时机。中秋节前夕,我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月亮的诗文、歌曲、图画。中秋之夜,我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让学生和家人一起赏月,过一个轻松愉快的中秋。第二天,谈到月亮时,孩子们绘声绘色地朗诵起描绘月夜美景的诗文,深情地唱起赞美月亮的歌,七嘴八舌地用自己的话表达心中的感受……学生写出来的作文情真意切,正所谓“情动而辞发”。看来,搜集月亮的资料、中秋赏月不但是生动的“作前准备指导课”,更充满了对学生的人文浸润。“中秋赏月”这一美好的经历,会留在孩子心中十年、二十年,直至到老,成为终生的回忆、永恒的美丽!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文化的载体。语文教学发挥学科性质的基石作用,发挥学科特点的独特功能,发挥学科教师的人格魅力,在课程内容中发挖人文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倾注人文关怀,在语言实践中熏陶人文精神,一定能绽放生命的活力,迸发智慧的火花,在孩子稚嫩的心田里撒播真、善、美的种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为学生打下人生的精神底色! 【参考文献】 1、窦桂梅 《为生命奠基》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5年1月 2、杨颖、关文信、赵晶红 《新课程理念与小学语文课堂教育》 首都师范大学出 2008年11月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