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加强想象作文 培养创新能力
语文论文之加强想象作文 培养创新能力 《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写作总目标指出:要促使学生“创造性地思考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展示自己独立的、有趣味、有创意的思考和表达方式。” “鼓励自主写作,鼓励有创意的表达”,“虚构作品应鼓励大胆想象和幻想”。可见,想象作文在推行素质教育、开发创造性思维的今天,已成为小学生作文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我以为,借助、激活、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是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作文指导中,既要重视给学生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又要重视给学生一对驰骋想象的翅膀。下面笔者就如何培养小学生想象作文能力问题,谈点粗浅的经验,见教于大方之家。 一、结合课文,展开想象 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挖掘教材因素,科学地设计一些“小练笔”,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写作想象训练,是培养想象能力,写好想象作文的主要渠道。 1、扩展式练笔。 这种形式的练笔,是学生根据课文的某一段或某一点,在体会原文所创设的情境是展开想象,从而变不具体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让形象更具体、色彩更鲜明。 《荷花》第3自然段用一句话简练地讲了荷花姿势的多和美,教师可据此设计一个扩展式的小练笔。指导练笔时,可让学生先反复朗读前面一段话,了解课文写荷花形状的方法,再仔细观察课文插图,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平时在夏日观察到的荷花的情形,想象荷花躲在荷叶下,平躺在水面或有趣地探出一个小脑袋等具体情景。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写作想象能力,又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如教学《燕子》一课中,“形成光彩夺目的春天”“加入这百花争艳阳的盛会”是整个小节所描绘春光的概括。教师可紧扣“光彩夺目”“百花争艳”,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展开想象,此时学生仿佛进入其境:春天来了,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远处的高山连绵不断,桃花盛开了,粉红粉红的,像天上的彩霞……通过这样化概为详的想象,学生获取了春天花红柳绿、色彩明艳的具体感受,加强了对“光彩夺目”、“百花争艳”的词语理解。 2、延伸式练笔 教材中一些故事性较强的文章,结尾似乎把故事讲完了,但实际上余韵袅袅,给读者留下无限想象空间,教师可让学生延伸情节,在续中想象。如教学《狼和小羊》一课结尾时,许多学生谈到狼向小羊扑去,小羊被狼吃掉了。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从这一思维框子中跳出来,启发学生进行多向思维,录求不同的结果,在续中想象。学生的想象翅傍展开了,有的说就在狼向小羊时却倒下去了,原来一位猎人朝狼开了枪;有的说小羊拔腿就跑,逃到一个陷阱旁,狼扑了过去,小羊一闪,狼掉进了陷阱……众说纷纭,异彩纷呈。想象,使学生进入到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中,又超越了教材本身,其思维呈现出多元态势,还培养了学习不受制约、纵横思考的习惯。 3、补充式练笔 小语教材大多出自名家之手。有时作者在行文中有意识地留下一些艺术性空白,使之“句中无其辞,句外有其意”“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为此,我们可利用这些意味隽永的空白,让学生在补中想象、创新。如:《穷人》一课主要是通过对渔夫妻子桑娜的心理活动和行动描写来反映主题的,因而对渔夫在海上与风浪搏斗的情节,对邻居西蒙生活的艰辛而临死时的一些情况都未直接描写,留下了许多艺术空白。教学时,可利用这些空白,让学生在补中想象。 4、迁移式练笔。 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和学习方法对学习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影响。迁移有正负之分。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促进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是正迁移;反之,产生干扰作用的为负迁移。为此在小语教学中,我们要大力运用正迁移,让学生在仿中想像。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教材中有的一篇课文写了几种类似的景物、事物,或者是几个事件。作者采用详写、略写相结合的方法,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详写部分之后,可迁移学法,让学生把略写部分运用想象仿照详写部分写下来。如《黄山奇石》这篇课文详细介绍了“仙桃奇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四块奇石,而结尾部分只提到了“天狗望月”“仙女弹琴”“狮子抢球”等奇石的名字。写得较为简略。教师可让学生小结并运用以上详写的四块奇石的方法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略写的四块奇石的样子,美在哪里,奇在哪里?为什么人们会给它取这样的名字?老师设计让学生当小导游,把想象中的黄山奇石向同学介绍。这样,既发展了学生创造想象能力,又提高了语言表达和运用的能力。课后让同学把课堂介绍的“天狗望月”“仙女弹琴”“狮子抢球”的过程,写出想象作文,培养学生的个性化语言。 二、结合生活,展开想象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当然也是想象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广阔天地。 1、抓住瞬间,引导想象。 儿童的生活内容丰富多彩,许多事情都能成为指导学生想象的材料。教师只要留心生活,想象活动随时可以进行。一次语文课上,蝴蝶飞进了教室,孩子们都被它吸引住了。这时如果再按自己的教学计划去讲课,收效可想而知。我立即停止讲课,和孩子们一样,对这只蝴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教室里来一位客人,仔细看看它长得什么样?想想它来这里干什么?”顿时,教室里像炸开了锅,你一言,我一语:“它的妈妈不见了,它来找妈妈。”它看到我们教室挺漂亮的,来这里参观。“”它从窗外看到我们一个个听课非常认真,想和我们交朋友。“孩子们说得多好啊!教师巧妙地点拨,亲切地鼓励,引导他们按照新奇的思维,在想象作文的天地中驰骋。 2、运用实物,激发想象。 兴趣是求知的动力,好奇又是兴趣的先导,教师在听说训练中,成功地运用实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才能冲破思维定势的禁锢,各种奇思妙想才有可能展露出来。铅笔是孩子们熟悉的学习用品,它们也可以成为我训练学生想象说话的材料。”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朋友,它是谁呢?“教师郑重地从抽届里拿出铅笔。”请你们说说铅笔长得什么样子?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它的家在哪里?它有哪些伙伴?它与伙伴之间发生过哪些故事?“几个问题之后,教师要求学生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练习说话。同学们发言非常踊跃,他们想象的铅笔与伙伴之间发生的故事挺有趣:”我的腿断了,转笔刀医生来给我治伤。“”我不小心写错了字,橡皮弟弟来帮我改错。“”数学课上,我要画直线,尺子哥哥来帮忙。“等等。从孩子们的发言中,迸发出灿烂的思维火花。与其说是教师在教他们,不如说是他们在影响着教师。这样,教师就像一个好的节目主持人,你出色的诱导,吸引着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带给学生的是想象过程中感受和领悟到的知识,带给教师自己的是愉悦,是快乐,是满足。 3、借助电教,启发想象。 多媒体课件既能让学生听到声音,又有感受到物体的形态,还能将物体的动作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笔者曾经设计了一堂想象训练课——《可爱的小精灵》,运用多媒体课件,点击小喇叭,能听到小精灵的声音;点击画面,能看到小精灵和伙伴们的欢快场面。”猜猜看我去干什么?“”想想看小精灵和朋友之间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同学们借助活动的画面,随着老师的点拨,孩子们思维立刻迸发出创造的火花,纷纷说出了”小精灵去给生病的外婆采果子。“”小精灵约了朋友去河边种树,美化环境。“”小精灵的皮球掉到洞里去了,长颈鹿想办法帮它捡起来。“等富有新意的小故事,孩子们一个个兴致盎然,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的创意告诉大家。想象训练课给他们带来了快乐,让他们感受到了成功。 三、结合图画,展开想象 1、化文为画,在画中想象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形象生动的课文,教学这些课文时,我引导学生把对作者所描述的内容的理解融进课文的意境中,根据课文语言进行丰富的想象,化文字为头脑中活生生的画面,在画中想象。以《桂林山水》一文的教学为例,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实现由文到”画“ 的转化。首先,我引导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使其在头脑中初步形成相应的画面,概括地讲,让学生结合课文插图,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思考和想象:1、漓江的水有哪些特点?桂林的山有哪些特点?2、”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的一种景象?3、在漓江上荡舟,为什么会有”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觉?其次,还要通过感受情朗读和多种手段的运用进一步丰富、完善画面。要引导学生通过感情朗读体会美、欣赏美、表现美,同时,还要通过录音、录像等电教辅助手段,唤起和调动学生头脑中关于山水风光的种种表象积累,剪辑合成一部甲秀天下的桂林山水的长卷。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也就水到渠成了。 2、巧用插图,在看中想象。 形象生动的插图是小语教材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有的插图使文字表达的内容形象化,有的插图展示了文字言犹未尽的意思。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展开想象,把画中蕴含的意境和”画外者“描绘出来,既内化运用语言又加深对课文理解。如:《秋天的画》一课插图是人们在果园里收果子的景象。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想象水果成熟的情景、颜色、形状、长势怎样;再想象人们摘水果时的动作、表情、语言等等。学生不仅想象了各种水果的可爱,还想象了人们丰收的喜悦。原本无声的画面,在不同个性的学生中成为了丰富多彩的语言形象。 学生的想象力是无穷的,一旦让它释放出来,会给我们一次次惊喜!写想象作文,关键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联想和幻想,鼓励学生进行创编,不必拘泥于生活的真实。”想象是创造之母。“通过写想象作文,培养学生敢想、爱想、会想,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我们语文教师的份内之责。 参考文献: 1、 张化万:《小学作文教学的改革》 2、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