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心得)之情系弱势群体 奏响高效课堂旋律 小学科学优秀教学(心得)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小学科学(心得)之情系弱势群体 奏响高效课堂旋律 小学科学优秀教学(心得)

小学科学论文之情系弱势群体 奏响高效课堂旋律 小学科学优秀教学论文 ‎ 陈杰志 万江区第一小学[摘要]:《科学》课程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也深受学生的喜爱,但由于种种原因,班级中仍有部分人群——学习成绩差的人群、纪律差的人群、默默无闻、学习一般,没特长的人群在科学课上总觉得自己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分析实验现象能力、制作能力、交流能力不如他人,从而沦为课堂的弱势群体。本文从“弱势群体”的表现与成因分析,以及针对成因,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从而使科学教学真正地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科学课  弱势群体   表征   成因    措施[正文]朱镕基总理曾在九届人大五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指出:中国应不断地扶持低收入群体和弱势群体。他们是生活中贫困农民、城市下岗职工、离退休人员为主的一些低收入、低保障的社会人员。以前大抓经济建设时,政府对这批人员比较疏忽了,而从这些年来党和政府一直加大对“弱势群体”‎ 的关心程度,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从而保证人民的安居乐业,维护社会稳定。由此,我联想到在当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有一部分学生总是畏缩在其他学生的后面,时缺乏主动与他人交流的信心,其他同学很难与其平等对话,导致他们在活动中基本处于旁观者的位置。小学科学新课标指出: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机会和有效的指导。根据这一理念,这部分学生我们暂且把他们称之为课堂学习的“弱势群体”。现今教育倡导的是“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那就必须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不让一个学生成为课堂的“弃儿”。一、课堂“弱势群体”的表征[镜头1] 在教学《健康饮食》一单元中,我布置了晚餐食谱调查表作业。   我 的 晚 餐 星期日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 上课时,我让学生拿出晚餐食谱调查表分组讨论时,在每个班中,都有7-8的学生要么坐在原位不动,要么在小组里面不说话,要么在忙碌着临时的 “创作”。当打开他们作业看时,发现都是没完成的。课后,我找他们聊天的时候,他们有的说:老师,我的语文、数学、英语好多作业呀,没空;有的学生说:老师其实我好想做的,准备记录食谱时,被妈妈骂了:“专门做这些没用的,又不见你做语文、数学、英语的作业那么积极!” ;更是有一位学生说:科学课又不是主科,做不做都没所谓啦!听了学生的“理由”,我心里更是无比的郁闷。[镜头2]我在教学四年级下册《镜子》一课中,看学生利用两面镜子做成的潜望镜玩弄高兴的时候,我给出思考题:用一块镜子能做潜望镜吗?如果你认为可以,请写出你的方法或简单地画图解析。学生展开讨论,很快,学生的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意见:有的认为可以,有的认为不可以。看着学生的争得面红耳赤,我说:“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家能不能用实验来证明你们的猜想呢?”听了我的话,学生马上动手实验。我在巡视过程中,有一名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腼腆地对我说:“老师,我认为一面镜子是可以做潜望镜,你看!”说完把自己做的潜望镜给我看。有一位学生看到我看那位学生的潜望镜,马上跑过来,并大声说:老师你不要听他的,他什么都不懂,平时考试都不及格。”那个腼腆的同学的脸马上红起来了,再也不出声了。我把那潜望镜给大声说话的学生说:“你看,能不能看看外面的景物?”那位大声说话的学生,伸了伸舌头说:“哇,真的可以哦”。不难看出,,整个课堂讨论过程中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一统天下”‎ ‎,主导整个探究过程,而学习的“弱势群体”,他们的观点往往得不到支持,只能 “袖手旁观”,成为课堂的配角、忠实的旁听者。二、课堂“弱势群体”的成因分析    在上面的两个教学案例中,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弱势群体”究竟是怎样形成的?本人查找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认为小学生弱势群体的形成有以下三个原因造成。1.由于没有养成良好学习的习惯原因,学习成绩长期得不到提高,自己对自己不信任,从而变得自卑,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使得在参与学习活动中畏首畏尾,缩手缩脚,不能大胆主动参与,逐渐成为其他学生的陪衬。2.由于心理、性格等原因,有些学生天生胆小、内向,导致不敢跟他人沟通,在探究活动过程中不敢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久而久之就使自己处于弱势地位。3.由于学科本身面临的尴尬地位——“次科”的身份原因,在学校,现阶段担任科学教学任务的老师都是兼职教师,他们除了完成科学的教学任务,还有语文、数学或英语三大“主科”的重任,心有余力却精力不足,所以在科学课的教学过程中方法欠妥,照本宣科,直接把自己知道的所谓“科学知识”灌输给学生,算是完成教学任务;在家里,由于家长最关心的是语、数、英的成绩,如果学生这些学科的成绩不好,有人愿意请家庭教师来辅导。而科学的成绩再差,家长也会漠不关心。甚至有的家长还会去阻挠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认为学生的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就是一种“胡闹”‎ ‎,会妨碍他们的主科学习。由于学科尴尬地位必定导致学生学习科学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受到挫折,对学习有抵触、厌烦情绪,提不起学习的兴趣,长期以来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弱势群体就只会越来越“弱”! 科学课程改革提出:“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如果只让优等生主导整个活动过程,难道处于弱势地位的所谓的后进生(“弱势群体”)就不应该有锻炼的机会吗?三、情系“弱势群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一)用爱心滋润他们的心灵,助其走出自卑沼泽地。没有爱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爱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金钥匙。加里宁所说:“教育家也就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这一工程中,决定施工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即教师对学生的爱。这种爱,既表现为知识传授上的无私奉献,又表现为生活上的关怀和爱护,更表现为精神上的理解与支持,乃至人生的发展规划和导引。我们在实验课中,常常看到一些学习成绩差,调皮捣蛋的学生被同学投诉。如果老师不分青红皂白,对调皮捣蛋的学生也加以责骂,只能令被骂的同学产生怕学、厌学心理。虽然这些学生貌似“潇洒”、“无所谓”‎ 的背后隐藏着孤独、自卑和无奈,但是他们更渴望得到关注,更渴望老师与同学的爱。所以作为教师必须用无私的爱去关注他们,去了解他们的需求,和他们交心谈心。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缺点,加以鼓励和鞭策,从而使其走出自卑沼泽地。例如在一个班上《运动对呼吸的影响》这课内容时,我说通过跳绳的方式测试激烈运动后的呼吸次数时,学生们因为可以到外面做测试,都欢呼地叫了起来,但班上有一位腿脚走路不方便的学生(小儿麻痹症)却低下了头,当学生分组测试时,我走到这位学生面前说:“不要难过,虽然你的腿不方便,但我们可以用手通过做 “引体向上”也可以测试,你看我们课本P6那小男孩,多坚强,坐着轮椅也参加科学实验,同学们是不会笑你的,来,坚强点!”‎ ‎。那学生在我的开解后,脸上露出了笑容,开心地参加了测试,并且在测试时还赢得了同学的掌声。(二)创设和谐氛围,助其心理驶入安全港湾。新课标倡议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要做到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宽容、平等地对待学生,建立一种互相信任、和谐共处的良好师生关系;在同学之间应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激励、相互学习、平等互助的新型同学人际关系。弱势群体学生最担心的就是自己在同学中的地位和形象,最怕被孤立。作为老师,应该要有意识地做好协调工作,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同情心,并号召同学尊重弱势学生,关心帮助弱势学生,教育学生不要歧视、疏远他们,应该伸出温暖的手拉他一把,共同进步,促进和谐、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形成,让他们感受班集体的温暖,心理有安全感、归宿感。例如我在教学《小孔成像》一课中,有几个纪律较差的学生常常吹灭旁边同学的蜡烛,被同学投诉,经过我的了解,发现都是因为这几个学生没有按照实验的要求来操作,被同学骂,一气之下,才吹灭蜡烛的。知道事情的经过,我并不急着教育那几个吹灭蜡烛的同学,而是教育他们小组的成员:作为同学,知道他们方法错了,要帮助他们,大家共同进步才对,而不是骂和排斥;接着我把那几个叫到身边,耐心地教育他们,由于我的方法得当,让他们感觉到老师能以公正、理智地对待他们,能感受到老师的爱,他们的学习信心大增。最后,他们的小组合作更和谐,课堂学习氛围更浓,课堂效率更高。又例如,有个别学生有时会忘了带课本或实验套材等,我常常教育学生相互帮忙,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结果学生在科学课上合作非常融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三)给足展示机会,助其体验成功的喜悦。新课标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但由于种种原因,弱势群体的学生很少做到主动参与。那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怎么给弱势群体足够的展示机会呢?我一般是这样做的:(1)课堂上,把一些稍为简单的问题多给他们回答的机会。(2)在讲解实验操作时,多让他们协助的机会。(3)多留时间给他们在小组间互动,多叮嘱优等生特别照顾。(4)准备实验器材时,多安排些工作给那他们,让他们体会自己主人翁的地位和使命。例如:在教学《浮力》,我们设计了几个实验活动来验证泡沫,钩码,橡皮擦,木块,石块,塑料球等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课堂上,我检查完他们准备好的实验器材后,表扬这些同事办事负责认真,为我们能顺利开展实验活动做了很大的贡献。自己的付出得到老师与同学的认同,心里别提有多开心,那么接下来的探究活动一定会表现得更出色。久而久之,在科学课堂中便会形成平等和谐的氛围,弱势群体也会逐渐的变得不再“弱”‎ 了。(四)优化教学方式方法,助其成长插上腾飞的翅膀。科学课是一门比较年轻的学科,大部分科学教师不是专职的,21世纪的国际竞争是一种综合国力的竞争,各国在高科技领域所占有的重要位置,将最终决定着该国在全球竞争中的成败。科技将成为未来国际竞争的核心“武器”。科技创新需要人才,有赖于全民的科学素养的提高,而这一切则依靠我们的科学教育。所以作为科学教师的我们必须要树立正确的科学教学观,不断学习科学理念,丰富科学知识,并且要根据学生的差异,优化教学方法方式。如: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应尽量放手让他们通过独立去思考、去实践、去探索获取新知,使他们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感受科学知识的内在魅力,积累科学活动的经验;而对课堂“弱势群体”教师应多给予一些帮助、指导和鼓励,使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功,助其成长插上腾飞的翅膀。在倡导高效课堂的形式下,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科学课堂上的“弱势群体”,教师要优化教学方式方法,给予更多地爱心、机会,创设和谐的氛围,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让小草和鲜花都享有阳光!   [参考文献]《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修订送审稿 ,2010.8刘 艳,对当前农村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现状的思考,2010.3郭学锐,对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弱势群体现象的审视,2012.3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1.11‎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