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心得)之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历史教学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心得)之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历史教学

历史论文之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历史教学 ‎ 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历史教学 摘要:新课程的改革下的历史教育,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就是在以住对与知识能力的培养外,还加上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并不是一种外在显现出来的知识能力的培养,它是一种内在的力量,是对个体人文素质的培养,是对国家责任心塑造,是对全世界、全人类文明认同的教育。所以,在平时的历史教育教学中,针对这一内容,有非常多的方面值得我们去研究、发现,从而实现历史教学真正的意义,成为个人的成长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关键词:态度情感价值观、体验式教学、人文素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要改革课程中那种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根据此精神,价值观教育逐渐融入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之中。而对于历史这一门人文学科来说,由于是对过去事件的了解与分析,在吸取前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更容易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形成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那么,到底什么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怎么样在历史课堂中更好的实现?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教大方。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含义情感不仅指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还包括爱、快乐、审美情趣等丰富的内心体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还包括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等;价值观作为一个比较宽泛和抽象的概念,它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以及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这三者从概念上看起来是独立的,但是从内涵上来说他们是统一的。人的情感不可能通过服从命令而产生,它必须经过亲自经历,自已产生感受直至深刻的体验,个体在此之上建对外部世界的态度,对冲突的情感进判断、筛选,从而形成自身的价值观。所以在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不可以割裂的,必须以一个整体对其进行教学设计。二、历史科教学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以住的历史教学中,一方面只强调知识的牢固性与完整性,追求在高考中能获得多少的分数;另一方面则让历史为政治服务,以阶级性来圈定史实的是与否。而往往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方面的关怀与人格的塑造。让学生认为历史就是死记硬背的年份与人物,就是为一篇篇为政治说话的托词。据一份关于青少年对中国历史知识掌握情况的抽样调查显示,受测试的1065名参加者,平均得分为27.69分,及格率为15%,而受过高等教育者的平均得分也只有33.46分,仅比一般人高出5.77分。这样的国民素质,真是应该让我们这些历史教育工作者深深的反思。其实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其中承担着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承,更多应体现在下面四个方面:‎ ‎1、运用唯物史观对社会历史进行观察与思考,将历史问题置于历史情境中进行分析判断,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2、‎ ‎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社会的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3、继承人类传统美德,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公同意识和人文素养。‎ ‎4、 了解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特点,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培养参与国际活动和国际竞争的意识。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应如何体现在历史教学中以上笔者就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历史学科的关系进行的一定的分析,那如何才能真正能在现实的历史教学中做到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效培养呢?本人根据从教以来的一些经验,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培养:(一)转变课堂模式,在体验中去感受情感本身就是一种体验,以往的教学仅仅是老师一个人在讲授知识,学生是机械的记忆。没有学生的自主体验,当然无法从中感受、判断和接纳。在通过把理论的学习与现实课堂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我认为可以以以下几种方式进行体验:1、              在相互合作中体验。比如在讲殖民扩张这一章节的时候,应如何介定当年的殖民扩张的影响呢?大家都知道,这个影响不能片面地说谁是谁非,必须辩证的分析。但是如果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这样当遇到类似面对历史进程中野蛮与文明,落后与进步的辩证分析时,学生肯定不能由自身的构建得出正确的价值观。因为,道德与价值观就是在生活关系中对难题的应对,由行动获得经验,又不断地把经验内化、重组,进而形成自身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所以在课堂中 ‎,我安排了一个小辩论“殖民扩张利大与弊还是弊大于利?”虽然题目看起了不太时髦,但是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能激发他们对问题的思考,在同组员之间的相互沟通、情感分享,与对方辩友的针锋相对中,学生们的思想在激发,自我建构在慢慢形成。最后,由老师对此问题进行综合,客观的阐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对待历史发展的价值观。2、              在角色扮演中体验。历史是讲述过去的人和事,所以在很多课文中,历史人物的决定,历史事件的过程,其实在教师设定好情境背景后,是可以简单在课堂上重现的。在让学生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亲身实景地去体验当时的历史的背景,当时历史人物做决定的考虑及原因,最终做出自已的判断。比如在讲“新航路开辟”一课时,“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及条件非常多,以致许多学生不一定能全部理解。所以在课堂中,当在把 “新航路开辟”所有背景列罗以学生后,设计了一个角色扮演“如果我是哥伦布,面对种种的条件,我应该如何说服西班牙国王让我去开辟新航路。”这样,学生就很自然的把自己放入哥伦布这一历史人物的角色中,那种历史进步的呼唤和那种为了理想勇于冒险的精神很自然的就会被学生所理解并且演绎出来,达到知识与情感的共同迸发。3、              在多媒体中体验。现代科技的发展,给历史教学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方式来感受历史,体验历史。比如在讲二战史时,可以放纪录片《南京大屠杀》和《东京审判》给学生看,在讲经“现代生活变迁”‎ 一文时,可以找一些民国时期的电视让学们真实了解当时的历史现实是什么。通过观看影片,把书本中枯燥的知识点,用媒体的形式播放出来,更全面,更直观的让同学们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性,从而达到自我的成长。4、              在对历史文物接触下体验。同学人都认为历史是过去的事,只是回味,没有办法真实触摸。但是有很多历史中的实物是可以拿到课堂中让同学们亲身感受的。比如在讲“近代以来物质变迁”一课时,在讲统购统销政策时,很多学生都不知道什么叫票证,这时,教师可以出示一些当年的票证,让同学们根据实物近距离感受历史。认识到改革开放的正确性,从而树立为国家繁荣出一份力的情感。(二)教师要起到引导作用“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谓“道”,不仅指学生学习的方法、做事的方法,更包含了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养成这样的深远含义。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其实就给予学生一种示范。要树人先树已,北师大实验中学教师何志攀曾说过:“教师应该首先形成稳定的价值观,进而以对话的态度和自身的行动去引导学生”‎ ‎。这就要求历史老师应自身先确定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同时要紧跟社会的步伐,时事的变动,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与时俱进,使学生把历史与现实有效结合,在现实中培养对于社会、国家以至世界正确的态度。历史课本本身就是一本对过去发生事件的评价,作为历史老师,在讲授课文的过程中,其实随时渗透着对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这也要求历史教育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不能局限于课标列出所要讲授的重点,应着眼于细节,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寻找情感的突破点。      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一种主观选择,是行为主体对人生、对他人或社会的一种主观认识和主动反应。这些反应都是建立在主体前此所真正持有自我感受。老师在这个主观选择过程中,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老师在课堂上的设计能使同学们主动地去认识社会,还很有可能通过教学设计,对以前不正确的价值观进行一定的纠正。这种指引作用,在学生的一生中都会具有非常大的作用的。(三)应使三维目标有效的结合在新课程改革下,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不可分缺的三个部分。假如把历史素养比做一座大厦,由三维目标构成,知识与能力就是大厦的基座,其它两维就是上层建筑。一座大厦能直耸入云,必须要有坚实的根基。要能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必须以正确的史实作为依托,以历史特有方式方法对对事情进行探讨,才能更有效的对其进行评判。只有三者共同发展,才真正实现历史学科教书育人,陶冶情操的功能。以上就是我对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历史教学一些分析,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转换观念,以身作则,老师应由单纯的传授知识与技能发展到对学生情感进行启发、渗透和感染。理论与实践应有效的结合,不断创造出崭新的历史教学新模式。 参考文献:1、《新课程实施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 赵德成2、《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3、《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怎样实现“三维目标”‎ ‎》,《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03年第3期4、《探讨新课程中历史情境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特征及应用》 赵士祥5、《情感教育论纲》朱小蔓  人民出版社6、《高中历史考试测量新坐标》  北京师范大学考试测量研究中心  编著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