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班主任(心得)之浅谈小学班级管理中的人格教育
班主任论文之浅谈小学班级管理中的人格教育 目前,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长都希望每个孩子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即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的教育。而在现实教育实践中,重智能教育、轻人格教育。有研究发现,现在这些学生普遍存在一些问题:自私、虚荣、狂妄、冷漠、自我中心、内心孤僻、嫉妒心强、心理承受力差等,这些学生一遭遇挫折或失败,就在日常行为中伴随有或多或少的变态、失常表现。充分说明我们对少年儿童的人格教育极为薄弱。在素质教育受到高度重视的同时,人格教育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老师,更应该把学生人格建塑作为主要任务来重点规划、切实落实。根据我当班主任的经验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对学生人格进行培养: 一、指引认知方向,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个人看待人生、看待自然现实和社会现实的总观点,是调节和控制行为的最高层次的参照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推动优良人格形成的精神动力,也是构成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格健康发展的动力机制。因此,首先要引导他们学会正确地观察、分析和理解客观事物与社会现象,加大认知力度,帮助确立真正内心的理性观念,学会以冷静、稳妥、积极的态度审视人生、认识环境和对待生活。在日常教育中,我经常给学生读一些《读者》上面有些哲理,简单易懂的文章,帮助学生感悟人生的真情,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孩子们很乐于接受,而且还把一些哲理性的话语写入作文,可见是深有感触的,才能运用恰当。 其次,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一言一行都是面对少年儿童,他们正处于人生中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把教师作为观察、模仿的主要对象。教师的仪表、言谈举止、讲课的风度、学识水平、自身修养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最直接的影响,也决定着教育效果。学生只有看到优秀品行在自己的老师身上体现出来,才会信服,才能激发他们出自内心的对真、善、美的追求。在一次课堂上,一个学生突然流鼻血了,挨着他不远的同学有的吓着了不知所措,有的想逃但又不敢地坐立不安,有的干脆捏自己的鼻子,嫌弃地看着,没有一个同学有帮助的举动,我连忙走过去把他头抬起来,接着说:“哪位同学有纸?”几个同学赶紧拿了出来,我接着又说:“大家在教室里安静地看看书,谭老师去给他洗洗。”我在大家的一片惊讶中看到了紧张。洗鼻子,拍脖子,快速地回到教室,没有一个吵闹,没有一个逃离,没有一个捏鼻子,进来看到的关心同学的眼神,我知道他们需要学习。又一次一个同学流鼻血,有几个同学马上主动地拿出了纸,上一次流鼻血的那位主动地提出要给他洗,我没有说一句话,但相信他们学会了关心照顾。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 教师的人格,对于年幼心灵的影响是任何学科、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代替的制度。”所以,教师必须以身作则,时时审视自己的言行,用自己无声的行动,去影响学生,带动学生,引导学生,从而培养他们发展成健全的人格。 二、创造丰富生活,拓宽学生的心理空间班主任的工作往往都是强调道德知识和纪律条例,而忽视对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即重视理性思维的培养,忽视精神领域的教育。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首先,教师应该放弃陈旧观念,为学生创造出宽松活泼、民主、和谐愉悦的环境,在想象中建立自己的精神家园,巧妙地激发学生积极表达自我的冲动,让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自由充分的发展,从而使他们充满生活的激情和创造欲望,养成对真、善、美的崇敬,逐步树立起远大的理想。 其次,健康的人格形成离不开交往,离群独居,必然心胸狭窄,互不沟通,往往滋生疑虑心理和对立情绪。因此要让学生进行交往学习,体验友情的美好,懂得协作的重要。有计划地组织一些体育竞赛、社会调查等活动,以增强学生主动社交的意识。在一年级的时候,好多独生子女根本就没有团结的意识,于是组织搞个接力赛跑,大家熟悉了规则,眼睛里闪烁着兴奋,要准备了,我点了一句:“加油!”孩子们提起了劲,向前跑,同组的则自发地组织起啦啦队,“加油!加油!” 简直就是PK呐喊声。学生与学生交棒之间的默契,同组的鼓励,战胜的强烈欲望一一展现。从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给学生一些展示的舞台,安排能够充分显示学生智力、道德和意志力的活动,适当地引入竞争机制,尽可能地使每个学生都感兴趣,都能自愿参加,激励和推动学生去获取成功,使他们从小就充满自信心、自豪感和成就欲。在多元化的课外活动中,学生的潜能,个性特长,内在的发展动力,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掘和培养,使学生个体得到很好的发展,从而强化主体意识,形成主动精神,培养独立能力,推动学生战胜自我、超越自我。让学生们在体验成功的同时,逐步克服和消除他们人格结构中自卑、懦弱等消极特征,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强不息的精神,使其树立敢于拼搏、果断、勇于挑战等人格品质。 三、增强学生的人格建构意识,引导学生自我完善人格教育,实质上是对学生心理结构进行改造、重组、升华的过程,就是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和训练,使学生心理中知、情、意、行诸要素协调起来,使不平衡的部分,使滞后的部分通过重点培养和特别训练达到与其他要素平衡一致,从而使心理结构的整体功能达到和谐、均衡,形成一个高层次的心理活动的完善系统。我班有这样一位学生,他从一年级开始,因家远,父母忙,几乎都寄住在舅舅家,碍于情面,舅舅对他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因此,成绩时好时坏,内心更是自我中心严重。当他不对批评他时,他总是不服气的样子,眼睛斜视着别处,牙齿紧紧地咬着,不管你问你什么,他都不说话,更不会与你交流,绝不承认错误;当你表扬他时,他不会因此而认真,而是不屑一顾。小小的他对人生竟然失去了热情,真让人感到痛心,找他谈了很多次,都不见其效。有一次我发现他字写得很慢但写得很工整,于是我想到了举办作业展评,要求很简单,就是比谁的字写得工整,每个人拿出一个新本子,一周后展评,我看到惊奇,他的字有史一来写得最工整。第一次展评给了他第二名,然后作业本放在教室最耀眼的位置供大家参观,这一次他没有不屑,反而很不好意思。受到了大家的肯定,受到了大家的认可,他笑了。从今以后的每周展评,都有他。他写得认真了,对人生也会认真。为此,教师应努力设法选择有效途径去帮助学生克服自身的弱点,指导学生针对自身弱点有选择地投身实践活动中,从知行统一的角度来完善人格。对有人格缺陷的学生,教师要给予特殊的关怀和指导,采用巧妙机智的方式对其进行心理辅导,使其逐步趋向健全。 总之,人格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要求学校教育应把人格培养纳入总体规划,使之与其他内容的教育一样并重考虑、统一安排。而我们班主任在工作中更应该注意观察学生的身心发展的方向,努力创设教育情境,使学生人格向健全方面发展。只有在重视素质教育的同时重视学生的人格教育,才能提升学生的人格魅力,从而增强班级管理的优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