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心得)之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数学论文之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育秀实验学校 张晓军 创造、创新是近年来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它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个民族是否具有竞争能力、是否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创造性教育自然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是创造性教育的倡导者,他认为,创造性是教育之本,他的创造性教育思想和理论曾经指导了一系列卓越的教育实验,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人才。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能力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具有求异性、灵活性、变通性、深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特点。 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首先,兴趣是创造思维活动成功的先导。一个人的创造性成果,无一不是在对所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兴趣的情况下所取得的。兴趣是人们心理活动共有的特征。一个人要在学业上有所发展、有所创造,首先必须对学业产生兴趣,肯用全副精神去做。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他们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情境中,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发现,即便是错误的发现,也不应受到批评和嘲笑,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创设情景,着力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用妙趣横生的数学问题吸引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 思维的求异往往是创造的开始,没有“求异”无所谓“创新”。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无中生有”、“异想天开”,首先要打破教学上的老框子,鼓励学生多发问,要提倡和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特别是要鼓励学生对前人的一些现成的科学理论和传统观点,有一个大胆的质疑精神,对前人尚未揭示的事物和规律,有一个勇于发展的精神即使某些发问是可笑的,某些发现是错误的,某些探索是失败,教师也要从积极的方面加以鼓励,并帮助学生分析错误和失败的原因,变错误为正确,变失败为成功,不挫伤学生求异思维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造的独创精神。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鼓励学生:“你是否还有不同的方法?”“你是否同意这种方法?”通过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辐射性、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和发展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时机,创设不同的条件,全面,灵活地发展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从新的角度、新的思路去思考问题。在教学中力求摆脱习惯性认识程序束缚,开拓思路,用“一题多解”,“多解一题”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和不同的思路去思考问题,在检查学生学业成绩时,不要满足答案的标准,步骤的完整,而要对那些有“创建” 的解题思想和不同的答案,即使是不成熟、不完整的,也要给予应有的肯定和鼓励,让学生在求异思维的轨道上,吸取必要的精神力量。 让学生自己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对知识的获得就会有较深刻地认识。教师要根据数学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讨论交流,完成创新过程。从“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转变为“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在“垂径定理”的教学中,除了应该重视定理的证明及其应用以外,还必须充分重视有关定理的猜想、发现、归纳过程的教学,首先提出:“圆内一条直径垂直于一条弦,此时是否存在被平分的弦和这条弦所对的弧?如果存在,说明原因;如果不存在,说明为什么”。在问题背景下,引导学生逐渐经历概念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学生通过折叠图形、做实验,猜想出在圆内被平分的弦和这条弦所对的弧;学生通过多次画图形、平行移动这条弦再折叠图形,从运动的观点进一步分析并确认猜想成立;学生在直观猜想分析的基础上探索出解决有关“垂直于弦的直径”问题的性质定理及其推论,进一步论证自己发现、猜想的正确性;在对问题的深入分析中,学生又会发现,在圆内,通过圆心的线段如果垂直于弦,那么平分这条弦和这条弦所对的弧;学生自己归纳、概括出垂径定理后,教师再提问引导:“从上述过程中,你还能发现更多的结论吗?”启发学生“再创造”出垂径定理的推论;在垂径定理及其推论的变式应用中,学生不断深化对定理及其推论的认识,得出“ 垂径定理及其推论,是在圆中证明两条线段相等、两条弧相等、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理论依据”的实质性结论,升华了对问题的认识。 在教学中,要重视发现诱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使他们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在实践中,教师应注重在例题、习题的思考上开辟新思路,启发学生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练,训练他们思维的变通性,这是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的重要手段。例如,我们在学习二次函数时,设计了这样一题: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 (0,0)、(12,0),最高点的纵坐标是3,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处理这个题目时,首先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发散,即这个题目有多少种变化,有多少种解法?这种变化和分析的过程即思维展示的过程,又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有的学生可能一下子看出这不是一道可以直接能解的题目,已知两点(0,0)、(12,0),第三点的坐标是什么?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已知最高点的纵坐标是3,那么最高点的横坐标是什么?如果知道了第三点的坐标,用什么方法求解析式,其中哪种方法较好?经过充分的思考、讨论,学生一致认为,可以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求得第三点的坐标是(6,3),可以用待定系数法得到解决。然而,在设解析式的时候却出现了不同的做法,一些学生把三个点(0,0)、(12,0)、 (6,3)的坐标分别代入y=ax2+bx+c中,解三元一次方程组得到解决;另外一些学生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6)2+3,然后把(0,0)、(12,0)中任何一点的坐标代入上式求a;还有一些学生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0)(x-12),然后把点(6,3)的坐标代入上式求a;正是思维的发散性与灵活性,促成了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充分展示思维过程,学生从中获得了真知。 想象力是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源泉,人类思维中无与伦比的想象力是使科学不断进入未知领域的原始动力。而观察力是激发学生创造思维活动的关键。教师要指导和鼓励学生伸展智慧的触角去观察和探索,去想象和创新,做开拓创新的新型人才。 灵活多变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途径。灵活多变即思维敏捷、随机应变,对于疑难问题能提出较多的思维和见解。教师在教学中,应力求打破常规,引导学生从多方位去思考问题,注意培养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思、一题多变、举一反三的创新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实质就是思维活动中选择、突破和重新建构这三者的有机统一。有人说创造是从无到有,引出一个新的对象世界。选择是解开人类思维创造之谜的第一把钥匙。 总之,兴趣是学生创造思维活动成功的先导,想象力是涌现创造性思维的源泉,观察力是激发学生创造思维活动的关键,灵活多变的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崭新途径。 在知识经济时代,除了创造教育,我们别无选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