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在线教学实践思考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在线教学实践思考 【摘要】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地各校因地制宜积极组织开展在线教学。近期高职 在线教学的实践,充分体现出其在推动高职线上教学资源共享、教学模式创新、教师 教学能力提升、学生学习体验拓展等方面应有的价值。同时,针对高职在线教学实践 中出现的问题,教学管理者需要在对其进行再认识的基础上,就如何进一步开展教学 资源建设、教学模式改革、教学质量评价、有效激励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高职;在线教学 在线教学,是一种基于网络的教学行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教育部宣布 2020 年春 季开学延期,提倡“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要求高校充分利用上线的慕课和省、校 两级优质在线课程教学资源,在慕课平台和实验资源平台服务支持带动下,依托各级 各类在线课程平台、校内网络学习空间等,积极开展线上授课和线上学习等在线教学 活动,保证疫情防控期间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1] 一、疫情防控背景下的高职在线教学实践 自 2012 年中国慕课元年以来,在线教学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中的地位已然凸显。在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的指引下,高职院校近年来不断加大 在线教学的推进力度,有力地促进了职业教育变革,提升了职业教学质量。据江苏高 职疫情防控统计表数据显示,江苏省 88 所高职院校中有 86 所学校选用了智慧职教云 等教学平台,同时选用 3 个以上平台的院校 71 所,占比达 81%,南京铁道职业技术 学院等 3 所院校同时选用了 8 个平台。可以说,正是基于职教人近年来在线上教学方 面的不懈努力,此次疫情防控中的在线教学实践在推动高职线上教学资源共享、教学 模式创新、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学生学习体验拓展等方面,都体现了其应有的价值。 1.线上教学资源开放共享。教学资源,是开展线上教学的基本保障。为保证全国范围内 首次大规模、成建制的高校在线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教育部要求面向全国高校免费 开放全部优质在线课程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截至 2020 年 2 月 2 日,教育部组 织 22 个在线课程平台制订了多样化在线教学解决方案,免费开放包括 1291 门国家精 品在线开放课程和 401 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在内的在线课程 2.4 万余门,覆盖了 本科 12 个学科门类、专科高职 18 个专业大类,供高校选择使用。[1]江苏省教育厅超 前谋划,适时启动了“江苏高校优质线上课程共享接力计划”[2],依托省高校在线开放课 程中心,整合利用全省高校已有约 1600 门优质线上课程资源,向社会开放,有力护航 全省高校在线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同时,江苏省教育厅协调对接教育部全国高校教 师网络培训中心、高等教育出版社等 3 家出版社面向全省高校师生免费开放部分课程 教学资源[3],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线上教学资源的开放共享,鲜活展示了近 10 年来教育 信息化建设成就。2.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得以广泛实践。疫情防控背景下,在“将在线学 习与线下自学相结合”[4]、“以班级为单位实施在线教学,做到在校生全覆盖”“确保每位 学生参与在线教学”“学习内容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专业理论课程、 虚拟仿真实操课程以及疫情防控知识教育等”[5]要求下,江苏高职校的所有师生均成为 线上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实践的主角。教师择优选用适合的慕课(MOOCs)、专属在线 课程(SPOCs)以及校内在线课程资源,应用公共课程服务平台、校内智慧教学系统 和网络学习空间以及数字化教学软件等方式,开展线上教学、组织线上讨论、答疑辅 导等教学活动,布置在线作业,进行在线测验等学习考核,广泛采用翻转课堂、混合 式教学方式。相较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新的教学方式更 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次实践规模前所未有,形式百花齐放、精彩纷 呈,着实为高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积累了丰硕鲜活的案例,基本实现了“校校用平 台、班班用资源、人人用空间”[6]。3.教师教学能力得以提升。在线教学中,教师由课 堂讲授者转变为“导学者”和“助学者”,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多地体现在“学习环境的创造、 学习进程的促进及学习活动的管理等方面”[7]。为保证教学质量,需要迅速提高广大教 师在教育理念、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各方面改革创新的基本 素养。为此,在省厅组织下,全省高职院校充分利用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 心“教师发展在线”平台及 3 家出版社的数字课程、电子教材、教学课件、教学课件等教 学资源集成服务优势,注重培训提升教师在线教学技能,同时积极组织在线教学平台 使用培训。据统计,截至 2 月 28 日,全省高职院校开展在线教学专任教师达 8403 人, 各校在线教学累计开设公共基础课程 2048 门,专业课程 10359 门。同时,比教会一 些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广大教师积极应对突如其来的挑战,学技术、用平台,尽 力突破线上技术局限对师生交流的阻碍。教师在应对挑战中所表现出来的对岗位、对 职业的责任心,是对学生更为久远和深层的教育,也是职业精神的自我升华。4.学生学 习体验得以拓展。加布里埃尔•卡恩曾于 2013 年在《华尔街日报》发表的《2023 年的 大学会是什么样》一文中称,10 年后的大学从外面看可能与现在没有太大不同,但是 届时在教室、课程表、习惯、课本、成本等五个方面,学生们的体验会与今天有根本 性的不同。疫情防控背景下,在线教学让中国大学生有了全新的学习体验。学生们在 家可以通过网络搜寻到相关主题的精品在线课程,可以从教学平台得到老师为他们准 备的电子教材等课程资源,可以从不同的节点反复播放观看学习。在线学习中,学生 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根据自身需要制订个性化的学习计划,进行自主化的阅读和思 考,从而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学习方式的变革使得学生的学习体验得以拓展。随 着学生逐步适应和掌握在线学习模式,其自主学习、交流互动、吸收和构建知识的能 力必将随之增强。 二、疫情防控背景下的高职在线教学思考 超大规模的集体在线教学,是在疫情冲击下尽可能保持学习生活正常运转的过渡之策, 但并非权宜之计。在线教学不仅是当前疫情防控的需要,也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深 化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5]在高职教学改革的语境中,针对在被疫情 冲击倒逼的过程中设计、推进、磨合中凸显的问题,以及一些原本没有机会或做得并 不到位的改革创新,进行深入思考并积极寻求对策,是当务之急。1.理念先行,对高职 在线教学进行再认识。正如“信息技术对于职业教育体系的影响,不再是细枝末节性的修 修补补,而是一种整体性的系统变革”[8]。同样,在线教学对于高职教育教学来说,绝不 仅仅是教学形式的改变,而是实现高职教育开放性回归的必由之路。2019 年 2 月,国 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强调“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 的教育”,由此,姜大源教授从类型教育的特征角度提出职业教育的三大特征:跨界、 整合和重构。[9]笔者以为,职业教育的开放性是这三大特征的底层逻辑。职业教育的 开放性体现在四个方面:“多元主体参与”体现办学格局的开放,“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体现办学模式的开放,由此带来学习场域的开放和育人过程的开放。[10]所有的开放性 最终实现路径是专业和课程建设,在线教学便是必由之路。近年来,高职教育在人才 培养模式改革方面的探索,无论是中高职贯通模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教集团 模式,还是信息化“2+1+N”模式(2:两年校内、线上线下结合;1:一年顶岗实习,线 上线下结合;N:毕业后,在线终身学习),也在实践中深刻体现了开展在线教学之于 高职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高职在线课程的建设将继续在与 1+X 证书和具有弹性、灵活学制的高职扩招教学结合方面作出进一步的探索。2.引建结合, 加快优质在线教学资源建设。在线教学正在改变整个社会教育资源的分配方式。这次 疫情中,在线教学既体现了其价值,也启示我们需要更加系统地规划和建设线上教育 资源及平台,建立科学、高效的在线课程运营模式,以给持续开展在线教学提供强有 力的支撑。十多年来,在线教学资源建设持续投入,近期江苏乃至全国免费开放的在 线教学资源质量一流、数量可观,给疫情防控期间的在线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但这 些资源都是有免费使用期限的,且原先省级、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的资源建设集中在 示范类院校的优势专业和课程,面广量大的一般院校必将再次面临优质在线教学资源 的短缺和结构性失衡问题。作为高职院校,一是期待教育行政部门充分发挥在线教学 教育平权的功能,继续加大加快资源开放的力度;二是自身大力引进国家已有优质资 源库资源和国家、省级精品慕课,依托省在线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精心培育建设项目; 三是结合专业优势加紧培育校本特色鲜明的专属在线课程;四是运用信息化技术,加 强资源整合,将资源调用与教学互动、行为表现、数据采集有机融合,以利于师生开 展自主学习、线上互动、直播教学。3.实施有效课堂认证,扎实推进教学模式改革。高 职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教育质量,而教育质量主要生成于课堂。课堂教学改革是落 实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师职业能力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停课不停学”的 要求使得当下的在线教学成为课堂的主阵地。这次疫情对课改来说既是一次危机,更 是一次契机,是课改真实场景的实验田。当下在线教学中暴露出来的“教”与“学”的一些 问题,实则是课程改革的深层次问题,需要用课程改革的思维来解决。研究江苏高职 院校实施在线教学的实践不难发现,成效显著的学校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前期实施了 有效课堂认证———一项面向广大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课堂教学改革工程,即以教师 为认证对象,以课程为认证载体,以课堂为认证核心,以项目化、信息化、思政化、 书证融合(简称“三化一融合”)教学改革为认证要素,通过认证全覆盖,打造有效课堂, 培养卓越教师,系统推进“三教”改革,切实提升高职教学质量。4.制度保障,开展在线 教学质量评价。在线教学使教育学的关系发生重要变化,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更加突显, 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任务更重,同时也给教学质量评估带来了新课题。疫情防控 期间,为保证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各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者对在线 教学实施了在线督导,了解在线教学讲解、课堂互动、资源质量、平台使用等情况, 但如何科学有效地对在线教学质量开展评价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和量化。一是要制订在 线开放课程教学质量认定标准,将通过本校认定的在线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二是 要制订在线教学效果评价办法,根据线上教学的空间分离、时间异步等特点,重新设 计评价指标体系;三是充分挖掘教学数据的价值,为在线教学评价提供数据支撑。在 教学质量评价中,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建设和评价标 准,不断提高课程质量。5.政策引导,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在线教学要取得实在而长久的 成效,主要是靠高职院校师生的内生动力,但行政的推动和政策的拉动作用也不可低 估。从教育部先前推出的政策和工作部署看,主要有五个方面可以起到牵引作用。一 是作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题中之义,按照《教育部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要求,“教 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二是《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 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意见》要求,“促进在线开放课程广泛应用”;三是按照 《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关于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将在线教育作 为“新型教育方式”,纳入“教育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四是将精品在线课程建设作为遴 选高职“双高”中的九大标志性成果条件之一;五是此次疫情防控背景下各级教育主管部 门均再次强调将“线上教学计入教学工作量”和“制订在线课程学习学分互认与转化政策”。 相信随着各地高职院校相应激励机制的建立和落地,高职在线教学必将为“构建网络化、 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 的学习型社会”[6],发挥更大的作用。随着工业 4.0 时代迎来以“云大物移智”为代表的 新一代技术革命,工业化时代的教育模式终将无法适应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教育需 求。疫情期间的高职在线教学实践将对高职教学模式的变革产生深远的影响。教育, 是人点亮人的事业,我们需要回归教育本质,从职业教育的初心出发,对在线教学进 行属性再认识、内涵再聚焦、建设再思考、应用再实践,不负时代赋予职教人的使命 担当!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