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思想品德)(心得)之浅谈品德课堂情境教学设计的实效性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政治(思想品德)(心得)之浅谈品德课堂情境教学设计的实效性

政治(思想品德)论文之浅谈品德课堂情境教学设计的实效性 ‎ ‎  摘要:如何凭借教材,将教育回归生活,特别是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以最终达到改善、促进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只有创设现实的情境,汲取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与学生展开直接的、面对面的对话,让学生在真实、具体的感受中进行主体体验,才能达到教育的最终效果。即强调课堂教学的独特性、意外性、复杂性、创造性、情感性,以感性为核心,其目标更多地指向于学生本身的发展。‎ ‎  关键词:情境教学、实效、发展 ‎  学生的内在情感、意识积蓄是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内因。作为社会的个体,孩子们所接触到的教育和外部环境都会使他们产生一定的道德意识和价值取向。针对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道德体验展开教育是述本求源,尊重学生的自主发展和品德成长是我们教育的轴心。正如《课标》所提到的“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换句话说,品德教育即是一种基于生活、体验和实践,触及孩子们心灵成长的教育。‎ ‎  那么怎样针对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道德体验进行教学设计呢?只有创设现实的情境,汲取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与学生展开直接的、面对面的对话,让学生在真实、具体的感受中进行主体体验,才能达到教育的最终效果。即强调课堂教学的独特性、意外性、复杂性、创造性、情感性,以感性为核心,其目标更多地指向于学生本身的发展。 如何设计这样真实的情境?结合对情境的理解,结合品德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我把情境设计能达到实效的功能谈谈以下几点:‎ ‎  一、激发动机功能的情境设计 ‎  心理学研究证明,虽然人们的许多学习是在没有任何动机的情况下实现的,但是长期的、主动的学习必将受到学习动机的影响,特别是学生的学习,更需要动机的推动。调查表明,动机测量和学业成就98%系数正相关。利用情境激发动机一方面在于设置有利于调动学生兴趣的情境,二是设置良好的问题情境,引发学习动机。例如在教学《遵守交通规则》一课时,我们可以把全国或是省、市在某一个时期交通安全事故统计的资料展示给学生,学生看到触目惊心的图片、数据展示后,对交通安全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高度,引起了学生的共鸣,起到了较好的辅助作用。‎ ‎  二、情感渲染功能的情境设计 ‎  情境设计的功能重要的一点应当是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渲染课堂的情感氛围,强调入情入境,是许多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激发学生的思想情感,并且渲染情感可以有许多方法,重点在于结合教学内容及教学环境进行灵活把握,注重其实效性。‎ ‎  在讲《环境保护》时,播放自然灾害的景象片段能引发学生心灵的震撼,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  三、直观感受功能的情境设计 ‎  从某种意义上说,直观性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小学教学阶段,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情境的直观感受功能,在于教师对具体事物的准确把握与合理运用。恰当的直观情境,其功能是综合的,既有准备功能,又有教学功能。但在教学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直观感受应当注重操作时的必要性。‎ ‎  例如在讲《我和动物交朋友》一课时,可以把真实的小动物带到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真实感受激发情感。在讲《家人的爱》时可以将学生的家长请到学校。‎ ‎  四、生活加工功能的情境设计 ‎  “教育即生活”教育是生活的一部分,是学习生活的组成部分,教育不能失去与生活的联系,教学同样如此;从另一方面来说,生活本身就含有教学的因素,课堂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领域,包括学生的生活环境、生活状态以及生活经验。然而,课堂教学不能完全等同于生活,生活没有主动的教学功能。同样道理,生活情境与教学情境不是一个概念,教学情境是对生活的加工、再现,源于生活,但要高于生活,是扩展了生活中与教学相关的变量,而去除了无关变量的过程。在讲《懂礼貌》时,就可以把学生在走廊里看见很多老师时,一个跟着一个不断问好的混乱场面拿出来,说明在不同场合问好要有讲究。‎ ‎  我们在设计情境教学时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  第一,能真正落实学生的道德认知。第二,能启动学生的真情实感。第三,能提高学生对生活、对社会认识的能力。第四,能利于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共同发展 ‎  教学是活生生的,课堂应是“师生关怀问辩,亲密无间,循循善诱,相互熏陶,教学相长,使师生浸在一种丰富、和谐、光明、温暖、纯洁、疏朗、博大的氛围之中。”我想,只要我们善于把握活动的每一个细节,一定能让它为我们的教学服务,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达到有效性学习的目的。‎ ‎  参考文献:《小学德育》   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8年 ‎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  吉林教育出版社 2002年 ‎  《现代教育学理念》    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4年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