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心得)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心得)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论文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中,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教学课件被引入课堂,教学信息以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形式呈现,优化了教学过程,使得多媒体教学手段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活动中,它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形式单一,直观性差的缺限,使教学效果达到了最优化,成为现代教学不可缺的一部分。同时现代信息技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独立的观察、分析、综合、想像、概括等数学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呢?‎ ‎  一、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新事物有着天生的亲切感。多媒体计算机以其特有的感染力,通过声情并茂的文字、图象、声音、动画等形式对学生形成刺激,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心理需求,进而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不是需要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教育技术精心设计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学生去探索新的知识、挖掘新的潜能,而现代教育技术有刺激感官的作用,运用媒体,充分利用多种感官实现多渠道信息的传递,加强学生对知识认知的透明度,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消化。但是,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要靠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去引导、启动和发展起来的。‎ ‎  例如在教学“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这一课时,我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创设了一个“生日切蛋糕”的情境:气氛很热闹,在唱完生日歌、吹灭蜡烛之后,大家提议让小明切蛋糕,妈妈说:“我们每人吃这个蛋糕的三分之一……”妈妈还没说完小明马上抢着说:“我要吃这个蛋糕的四分之一!”爸爸听了不禁哈哈大笑起来。你知道爸爸为什么笑吗?这样一个生动形象的情境一下子就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学生在积极探究和交流合作中发现:原来三分之一比四分之一大,难怪爸爸要笑了。在学生活动之后我再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把这个蛋糕的三分之一和四分之一呈现给学生,这样学生就能更直观地理解比较几分之一大小的方法。通过直观的、立体的、动态的展示,学生能很快地进入探究状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  二、信息技术化难为易,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小学生的记忆能力很强,但理解能力欠缺。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只满足于让学生“记 ”一些知识点,而不关注他们是否真正掌握了其内涵,学生们就会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 如果最初的教学,充满了形象、色彩,就能够为儿童多种感官所接受,我们就能够使自己讲授的知识为儿童所接受。”而多媒体的展现方式多样,具有巨大的表现力,极大的突破了常规教学手段的局限,可以形象地展现各种事物、现象、情景、过程。‎ ‎  由于现代信息技术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能把学习的内容化大为小,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抽象为具体,既可将整体分解为部分,也可将部分综合为整体。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它来弥补教学中学生感性材料不足的缺陷,帮助学生充分感知教材,深入理解教材,尤其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例如:在《相遇问题》的教学中,虽然生活中有这类现象,可学生的印象却是模糊不清的,特别是对“当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到相遇时,两车行的路程和就是两地的距离”的理解。借助平台中课前准备好的视频进行如下演示:两车在同一段线的两端同时相向移动,直至相遇。让学生观察,感受到两车所行的路程和就是两地的距离。这一动态的演示,使学生的思维从抽象到具体,清晰地理解了题意,掌握了思维方法,借助多媒体出示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共同探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分析能力,从而也较好地解决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  在教学中,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再现生活原型,提炼数学问题,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需要教师在备课时仔细琢磨。例如:在学习小学六年级数学《圆柱的表面积》以后,常常出现这样的练习题:一种压路机滚筒的长是1.8米,底面直径1米,每分钟滚动20周,它一分钟压过路面多少平方米?一分钟前进多少米?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许多数学内容涉及的一些事物和现象,学生无法直接看到。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很难看到压路机,更无法想象压路机的工作情形。因此,解这类题目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将这些内容制成CAI课件,课上充分利用CAI的“动态”功能,将数学知识由静止变为动态,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一改过去教师讲学生听的方法,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认识技能,突破了重点、难点。‎ ‎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更新教师教学方式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再设计,如多媒体显示技术及应用软件辅助教学等,这些更多地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变抽象为具体,让学生感性地掌握知识。例如学生学完《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后,教师出示这样一道题:“学校操场是一个长方形,长80米,宽50米,为了满足学生活动需要,操场的长增加40米,宽增加20米,求操场的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我们首先让学生自己想一想,画一画,尝试着算一算。学生在解题时出现了这样的错误解法:40×‎ ‎20=800(平方米)。这时,我们按题意在屏幕上先出示长80米、宽50米的长方形,再延长长方形的长与宽,形成扩大后的长方形,并把面积扩大的部分涂色,就能直观地看出扩大的部分并不是长40米,宽20米的长方形,再让学生看图思考、讨论增加的面积应该怎样求,在可视图形的帮助下,学生很快用多种方法解答出来。‎ ‎  四、运用现代电教媒体,合理利用网络资源随着网络的普及,现在我校每个班都配备了多媒体展示台,教师上课时可以随时上网搜集信息供学生浏览,教学实践证明,利用信息技术与课堂内容的整合,使学生明确知识目标,掌握认知方法,就能较好地促进学生把抽象的文字更好地转化为形象的图像并且内化为自己的认知。例如:《圆的认识》一课中有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车轮都要做成圆形的?车轴应装在哪里?如果车轮做成长方形或三角形的行不行?为什么?教师如果只进行讲解,解决不了这些问题。因为现实生活中,学生无法看到可以这么比较的物体,没有感性认识,没有直接的生活经验。而用电教媒体设计的课件却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这个问题。课件演示:装着长方形(正方形)车轮的汽车在跳跃着前进;装着椭圆形车轮的汽车忽高忽低的前进着;车轴没有装在圆心的汽车歪歪斜斜地行驶着……学生在笑声中最直接地感受到了车轮是圆的,车轴应装在车轮圆心的道理。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亲自操作感知,就会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在动脑中形成鲜明的知觉表象,有助于揭示数学问题的本质特征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启迪心智,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探究精神,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  五、电教媒体动态演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使用文字、数学、语言解说等配合传统教学的分析、推理,可促进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运用音乐、图形、图像、动画等,可促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思维活动是在感知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想象具有特殊的作用,想象是创造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因此,教学时应让学生通过感知来获取大量具体而生动的材料。‎ ‎  例如,实践课有这样一道题:“把一个西瓜切三刀分成八块,该怎么切?”刚开始,有学生说,会切,而经过思考,才知有难度,于是他们就开始思考、讨论。这说明低年级学生空间想象力较差,这时候,如老师凭空讲解,效果不好,但用多媒体课件,学生一目了然,积聚在头脑中的疑团一下就解开了,这样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又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而且给了他们充分发挥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既能提供直观形象和生动逼真的动态图像,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又能伴随着图象的变化、动听的音乐,诱发愉快的学习情绪。‎ ‎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抽象的数学变得更加容易接受,使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于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从而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丰富想象、促进记忆,这样既能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又能帮助学生借助信息技术这座桥梁顺利地到达成功的彼岸。‎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