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新课标下语文教师的作用
语文论文之新课标下语文教师的作用 新的课程标准让语文教师迎来了挑战。首先是观念和思想的挑战,新课标突出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再次明确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其次是对旧的教学习惯的挑战,要打破我们在过去头脑里形成的已经习惯了的许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方法。新课标重视感情层面,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第三是对自身文化素质的挑战,新课标特别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强调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新课程以如此重锤力度敲击着我们的课堂,创新教育顽强地渗透到语文课堂的每一寸领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考虑给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 1.在把自主权交给学生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变“演”为“导” 长期以来,我们语文教师以讲台为舞台,以声情并茂的卓越“表演”引导学生同我们共欢乐,同悲哀,学生是忠实的听众,教师主宰着课堂的气氛。往往一堂课流于形式的多,实际知识点落实的不到位,学生学到的知识是少之又少,并常常给学生造成“语文好学”的错觉。新课标下,教师应由“前台”走到“幕后”,由“演”转化为“导” ,将广阔的舞台留给学生,同学生一起变为学习的参与者,充当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自由、活跃,并不是一味的无限制的自由,教师要用各种适当的方法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形成活泼而严谨的课堂氛围。在上柳永的《雨霖铃》一词时,同学们自主讨论、欣赏词人在离别时所流露出来的“依依不舍”之情,“相见无期”之伤时,有一位学生突然冒出一句:“他们为什么不打电话?不发电子邮件?”学生哗然!教师该怎么办?是置若罔闻还是痛加训斥?我选择了因势利导地诱课深入。我由科技的不发达引到政治的清明,再谈到词人生活的时代与词人生活的环境,最后引到在特定情况下的“离别”更显得哀惋动人。中国历代文学十分注意情感因素,陆机《文赋》中说:“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心凛凛以怀霜,志渺渺而临己。”《文心雕龙·神思》中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文教材,绝大多数都选用了这样的名著名篇,是作者的呕心沥血之作,这些作品里不仅包含作者对客观世界的深刻认识,而且也倾吐着作者对客观世界的深厚情感,所以以情感人可谓文学作品的重要特征。教师的责任就是当好一堂课地“导演”,让学生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2.在学生人文精神的渗透上语文教师要做艺术感染的“引路人” 人文精神不能靠强行说教传给学生,这样做只能适得其反,人文精神传输在于感染、熏陶。我们语文教师不能只懂一些汉语知识或修辞等语文理论知识就行,我们必须要加强自身修养,培养良好的人文精神,这样才能传输到学生身上。我认为语文教师应在这几方面加强修养: 2.1知识面要宽广。新教材增添了一定量的科技文章(如《宇宙的未来》等)、深刻文化内涵的箸作(如《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与实》等),并且为发展学生的爱好和特长专门编写了选修课教材。这都要求教师博览群书,数理化史地生、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等学科知识兼容并蓄,并将这些知识具体化为教师的素质无声的滋润教学。 2.2情感上要丰富而真诚。“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教学的内容既是作者感情的灌注更应发掘其情感的因子,以之感染学生,陶冶情操。 《琵琶行》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故都的秋》对秋天独特的感受和对故土的思念之情, 《记念刘和珍君》中对烈士的歌颂、惋惜之情、对反动派的憎恨之绪——这些都要用“情感”的利铲去挖掘。只有教师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了教学活动,学生潜在的激情才会点燃,从而实现情感互动,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 2.3要有细腻敏感的审美能力。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新大纲强调语文学科要“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语文教师不但要精背教材,精背学生,精心设计每堂课,通过朗读、图画、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美、再现美,更需要启发他们辩识美、欣赏美、创造美,开拓其思维以巩固其教学效果,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3.在学生与教材之间语文教师应起到。“桥梁” 作用教材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学生是获取语文知识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如何能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教师这座“桥”就是学生与教材交流的“桥”,教师的任务就是解决学生与教材交流时出现的障碍和引导学生怎样更好的理解教材。教师不能把自己对教材的认识强加给学生,要充分认识到教师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存在差异性。总之,教师要扮演好“桥”的角色,就是让教师不要越权代替学生思考代替作者言论,要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作学习的主体。教师如何能扮演好“桥”的角色呢?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起学生对教材的兴趣,否则就是搭了桥学生也不愿意通过。教学时不应让学生感到阅读就是为了回答问题和做“条块式”的分析,而要让他们感到阅读是为了获取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欣赏,而不是沉重的负担。我们要设计好教材这个诱饵,充分挖掘教材中学生发现不了或感受不到的艺术美和思想美,使学生感到教材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也是文学艺术的结晶,要让学生萌发从教材中感受到这些东西的欲望,然后教师在教学中重点教给学生理解教材的方法,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去阅读教材。在上《诗经》一课之前,考虑到《诗经》中的诗歌,离学生生活的年代太远,存在一定距离,不好理解。处理不好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很难让学生欣赏到其中的精华,于是我决定为学生搭“一坐桥” ;我在上课前,先从《诗经》中找出同学们在生活中可能知道的内容,如琼瑶的小说《在水一方》的主题曲就是从诗歌《蒹葭》一诗中改编过去的,于是我提出这首诗歌,学生一下来了兴趣,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思路一打开,我再一一的引出《诗经》中的其它篇章。这就拉进了距离,扫清了思想上的障碍。 4.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充当参与者和服务者 在传统教育上,教师出于学生之上,其思想统治束缚着学生的思想。如:要听老师的话,要随着老师的思路去做等等。似乎老师是真理之神,一切都是正确的,不容许学生对自己去怀疑甚至批判,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必须打破这种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做好学生学习中的参于者与服务者。当学生进行自主讨论、自主学习时,教师并不是清闲的,更不应放任不管,而应走进到学生中,积极参于到他们的讨论之中。如在学习《孔雀东南飞》一文时,我采用学生分组讨论、学习的方法,让他们自主学习,自己得到想得到的答案。学生们兴趣很高,议论纷纷。我到处走动,积极的看也积极的听。一组在讨论焦母为什么容不下刘兰芝时,一学生大声地说到:“她心理变态!” ,周边的学生哗然!面对这种情况,我走到他们跟前与他们一起讨论。经过学生不断的争辩、分析,再加上我的引导,最后大家明确:她这种变态心理也是在封建思想、封建礼教迫害下而产生的,使学生在一种平和的氛围中加深对课文的认识和理解。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应是一名热心的服务员,为学生学习尽可能地提供资源,提拱各种便利,为他们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松的学习环境,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和学生一起寻找真理,确保学生的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在学习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时,讲到李白与明月有着不解之缘,于是针对这个话题,我为学生提供了李白的一些关于月亮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惧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丰富的材料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空间。随着语文教学的发展,语文教师对自己的角色要不断有新的认识,不管自己扮演什么角色,我们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做为语文教师,我们应放开自己的思想,别让“八股”式的课文分析束缚我们的教学,我们要参透新课程的理念,以实际行动与学生一起大胆地创新、大胆的尝试,努力去开创课堂教学的新局面。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