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心得)之在团结中成长,在成长中团结——浅谈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历史论文之在团结中成长,在成长中团结——浅谈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团结中成长,在成长中团结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摘 要: 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个人的力量略显单薄,很多成就和业绩都是靠集体的力量,大家的团结才能获得。于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成为了我们学校教育以及广大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结合我在教学工作中的实践,从发挥团队合作、感受团队精神、体验团队成功带来的快乐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总结自己的几点感想。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 团队合作 学习小组 交流互评 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瞎子和一个跛子,被大火困在一座楼房里,眼看只有坐以待毙。但四肢健全的瞎子和眼睛明亮的跛子,聪明的组合成了一个完整的“身体” 。瞎子背着跛子,跛子指路,互相配合,终于从大火中死里逃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力量和能力是有限的,但只要充分发挥团队的合作,就可以创造奇迹。如今,我们90后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诸如独立性差、缺乏责任心、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合作精神和团结互助的品质,缺乏集体荣誉感等等人格缺陷。所以,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理念下,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是新世纪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也是塑造健康人格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作为人文学科,在培养学生文化素质、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方面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具有不可代替的教育功能。同时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教育部新颁布的《历史课程标准》,也将历史教育功能的核心价值定位于 “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上,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呢?一、转变传统观念,设计综合实践课、活动课,发挥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理论家布鲁纳认为: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因此,我们老师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设计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课、活动课,让学生自由组成学习小组,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从而让学生“学会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北师大版的初中教材,每一册教材每一个单元,专门设立了“学习与探究”课,每一篇课文的最后都有相关的“活动建议”,这就为我们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课、活动课提供了一些基本思路和步骤。于是,我在八年级下册第二课《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讲到“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一内容时,就充分利用了课本里黄继光、邱少云两位英雄的事迹。设计了以小组合作、竞赛的方式,开设“我与英雄面对面” 直播现场。我要求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再现英雄的光辉壮举。学习英雄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各小组的同学们顿时行动起来了。其中,有个小组是以记者采访英雄的战友的方式呈现,他们就谁来担任“记者”,谁来担任英雄的“战友”,“记者”该怎么提问,问什么,“战友”怎么回答,台上表演怎么配合等问题,同学们集思广益、献计献策。有个小组是采取模仿英雄纪念馆的讲解员的方式呈现,同学们就推举谁当这“讲解员”,讲述的内容是什么,应该包括哪几个方面,重点突出什么等问题讨论得很热烈。这样做既发挥了同学们的合作创新能力,也使同学们深刻感受了英雄们顾全大局、舍生忘死、团结协作的精神。可谓是“一举两得”,实属意外之收获!北师大版教材的《前言》里还提到:不过,我们更希望同学们开动脑筋,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设计出更多更好的“学习与探究”课来。所以我们根据学校学生实际,并结合厚街乡土历史,设计和开展了以“寻找历史的足迹”为主题的课外实践活动。如探访厚街“八角亭”、海月岩游之探寻古事新貌、神仙水山行、探古思今——走进方氏祠堂、祭祀英灵,铭记历史等实地考察和社会调查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二、挖掘和利用历史教材中典型的历史事件,让学生感受团队的力量。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历史教材中突出团队协作精神的典型历史事件,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激励。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团队的力量,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的目的。如,九年级下册第八课《正义的胜利》一课中讲到: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是“二战”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在讲解这一知识点时,我给学生展示了一幅漫画——《盟国团结海报》,图片上是牢牢抱成团的代表着各个反法西斯国家的大炮,并附有文字,即“团结,我们就能强大”、“团结,我们就能胜利!”图片非常直观地表达了:团结就是力量。不言而喻!学生的印象非常深刻。再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20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我就引用了不久前学校组织全体同学看过的《举起手来》这部影片。暂且不说影片的水准如何,情节是否合理。我认为,在影片中,导演很好地向我们诠释了长达8年的抗日战争,中国为什么取得了最后的胜利?那是因为——中国人民的全民族抗战。影片中的人物角色,如农民大伯、八路军,女大学生,双胞胎小男孩,两位倒黄豆的老奶奶,不分男女老少,不分阶级阶层,他们都在干同一件事——“抗日”,这样中国能不胜利吗?是正义战胜了邪恶,更是中国民众团结一致、齐心协力驱逐了嚣张的侵略者。我这样讲,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促使日本投降的主要因素,也见证了“团结就是力量”。其实,历史课本蕴涵着极为丰富的人文主义精神的教育素材,关键在于我们老师有意识地有目的地去发掘。只要利用好了这扇窗,就会发现里面“别有洞天”,也一定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三、提供交流、展示、互评的平台,让学生体验成功,增强集体荣誉感。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这样告诫我们:“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所以,一方面,老师提供让学生交流、展示、互评的平台,取长补短。另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兴趣与爱好,赏识他们的个性与特长,肯定他们的进步与成功。让学生体验互相合作、团结一致带来的成功,增强集体荣誉感和集体凝聚力,增强自信心。 所以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11课《社会生活的变迁》这一课时,我设计了 “试试身手之服装设计”这个活动。要求学生自由组成合作学习小组,发挥各自的模仿能力和创造力设计出一款或者几款以下服装,并说明它们的由来及历史变迁:男装,长衫短褂,西装、中山装。女装,唐装、旗袍。经过两个星期的准备,我安排了一节成果展示课。我惊奇地发现,同学们用到的材料有废旧的报纸、电池、光盘,有废弃的塑料袋、包装袋,有过时的衣服、零碎的布料等等五花八门。同学们在展示的过程中,我要求台下的同学当“裁判”,找出你认为不对的地方并说出理由。经过展示、交流、纠错,最后由我总结性评价。我设立的奖项有:“最团结学习小组”,“配合最默契学习小组”、“最佳设计学习小组”、“最有创意学习小组”等等。从不同角度肯定他们的付出,认同他们的努力。我还把设计最成功的作品推荐参加了学校一年一度文化艺术节,获得过“服装秀”表演的一等奖!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也激发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但老师的赏识和肯定才是他们最好的动力、最大的成功。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老师花点心思,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把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渗透在我们平常的历史教学活动中。必定会锻炼学生的自主创新、团结合作的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逐步完善孩子们的性格缺陷。并能从历史课堂的学习中体验和感受到团队合作带来的快乐,从而增强对历史课程学习的兴趣。真正做到“在团结中成长,在成长中团结”。 [参考书目]:1、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 《历史课程标准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朱汉国主编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前言》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3、王坦 《合作学习论》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184、马兰 《合作学习的价值内涵》课程教材教法[J],2004.4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