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心得)之浅谈地理“兴趣引导”教学
地理论文之浅谈地理“兴趣引导”教学 浅谈地理“兴趣引导”教学同安十中 许清志地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又是不列入中考的学科。怎样吸引学生学习地理,培养其兴趣和爱好已成为当前初中地理教师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呢?这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谈重要性、激发兴趣;二、谈学习法、培养兴趣;三、从教学(过程)中、体现兴趣。 一、谈重要性、激发兴趣为什么要学习地理,学生并不是全都清楚。为了使学生能把盲目被动的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地理的热情和兴趣,我们必须把地理的重要性尽量向学生谈清楚。为此来激发学生对地理课的兴趣,才能共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首先,我们必须把人地关系方面的问题加以论述。向学生叙述清楚了,这可来引导学生的求知的欲望,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的自然空间;是人类之家。再说,只有学好地理,我们才能很好地认识家乡、认识祖国和认识世界;才能促使人们达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目的。如:在教授三年制初中《地理》第一册第一课“学习地理,认识人类之家”时,首先给学生讲个“草船借箭”的故事。说明孔明有丰富的地理知识,并且对当地的气象气候的变化了如指掌。这是“草船借箭” 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这个故事生动,能轻松引入新课;也说明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其次是从日常生活中找答案,问问学生。如:为什么一年中有时候会冷有时候会热(有明显的四季变化)?为什么井水冬天总是温暖的;而夏天却是凉爽的?……。等学生充分考虑后清楚的告诉学生:这些都是地理现象。我们日常生活是离不开地理知识的,都在不自觉的接触地理知识。为此,如果想要提高生活环境的品质,我们一定要学好地理。第三、可以有意思地、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介绍一些历史名人来突出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其实,我国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典型人物都是很好的例子,他们无不通晓地理。远如三国时期号称“天下第一军师”的孔明,现代涌现出来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大将军粟裕等等都是“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的典型人物。他们能“呼风唤雨、探天测地”,他们能充分利用“天时地利”运筹帷幕、决胜千里,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幸福,无不仗其渊博的地理知识的结果。俗话说得好:名人是很好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二、谈学习法、培养兴趣地理教学一方面要向学生授予知识;另一方面要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才能自觉地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才能自觉地去吸取知识充实自己。怎样学好地理?我认为:首先要教导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多动脑筋想一想,并遵循“三原则”:认真听讲、善于思考和学会用地图。这就是方法。其次,在听讲中教师还要善于抓中心字、运用顺口溜和配合图表等方法来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这种教学活动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同时也把学习的方法传授给了学生。这种基本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能使记忆得到强化;能帮组学生树立学习地理的信心,对培养兴趣无不裨益。比如,在上“风是怎样形成的?” 的内容时,为了便于测估风级与地表现象,我在教学中总是爱引导学生按课本49页插图“4.17各级风力的大小和地表现象”编组顺口溜。如:一烟二面三旗四纸五波现,六伞七路八折九瓦片,倒屋毁塔狂暴陆少见。这种顺口溜还算琅琅上口,便于记忆;又比较有趣味性,学生乐意接受。又如用“热、温、寒”三字来概括五带的名称也不乏为办法。当然,教无定法、学也无定法,不管你采用何种方法,只要能培养兴趣都无不可。 三、从教学(过程)中、体现兴趣教学是一门技巧性较强的艺术。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是课堂教学语言,同说一句话,说出来学生会不会听、要不要听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调动其学习积极性的问题。这是教学的第一关。教师过了这一关,学生听起课来就有兴趣了。比如:上“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时,一开课我就直接了当地问学生:我们住的地球是圆的还是扁的?这一问学生的情趣就调了过来,这堂课就等于成功了一大半。其次,是教学内容。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把教学内容概要化、图像化(地图化)、趣味化。尽量做到有新鲜感,又通俗易懂——即“新”又“易”,则你讲授课来的效果就显而易见了,学生自然就喜闻乐听了、兴趣倍增了。如:在“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的教学过程中,我就简单地运用两个图,如图(1)、(2),给学生讲课。其中用图(1)给学生讲述气压带的分布规律是——“底高低高”相间排列和南北对称分布。用图(2)的“头顶头、尾巴接尾巴”的关系等通俗语言帮助学生掌握了“ 信风、西风、极地东风”等三个风带、风向的分布规律。这样亲切、直观、很有新鲜感,容易调动学生的听课的积极性;又很大程度地避免了学生作业上风向经常画错的现象。 注:转1998年6月由福建省地理教学研究会、厦门教育学院教研室地理科汇编的林其东教授写序的《福建省中学地理素质教育论文集》(厦门市专集)的一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