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2-26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小学科学(心得)之如何提高科学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科学论文之如何提高科学教学的有效性 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 余文森教授认为:从专业角度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首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我认为衡量科学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标准是: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真正亲历了科学探究过程。 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否得到发展(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方法、科学意识、科学品质)。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策略来提高科学教学的有效性。 (一)、让学生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科学教学大都是以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作为探究活动的开始。因此,教学中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往往创设情境,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提出问题,有时侯由于教师引导不到位,加之小学生的思维非常发散,提出了很多既无价值,又与探究活动无关的问题,浪费了教学时间。 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学中应该做到: 一是认真理解和把握教材,精心设计与探究活动有关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发现并提出研究价值的问题。 二是教师的引导要具有启发性、层次性和目标性,要善于诱导学生的思路,使学生通过认真思考,提出与探究活动相关的问题,把学生的思维集中到要探究的问题上来。 三是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生活背景不同,提出的问题是五花八门、深浅不一的。一节课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因此要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把有价值、与探究活动紧密联系的问题挑选出来进行研究。把其他的问题放入问题银行。 (二)、让学生先“动脑”后“动手” 在我们的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新课的引入、对问题的猜想与假设、实验方案的设计、科学概念的形成、科学知识的延伸拓展等各个环节,关注学生的思维走向,引导学生学会理性的思考,培养学生动手之前先动脑,动手之后再动脑,把“动脑 ”和“动手”有机的结合起来。使我们的科学课真正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1、引导学生对要探究的问题进行假设与猜想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科学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与假设,进行猜想后,要让学生说出自己是怎样想的或猜测的理由。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又使学生交流了提出猜想与假设的思维方法,学生相互之间受到启发,并使学生明确猜想不是凭空瞎猜的。 2、为了保证探究活动能顺利、有效的完成,就必须对即将进行的活动作一个全面的思维整理,这个表现形式最常见的就是-----制定实验计划(设计实验方案)。 结合学生实际,确定制定计划的要求与目标①三年级以制定口头计划为主。 ②四年级要能够制定简单的计划 (可以用文字记录,也可以用图形表示)。 ③五、六年级应会制定比较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在全班范围内交流、完善计划(方案)。 交流计划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引发矛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质疑精神,还可以为其它的小组提供示范,更重要的是通过交流并完善计划,可以扫清后续探究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三)、让学生亲历探究活动过程科学教学是由一个个活动构成的,教师作为探究活动的组织者,要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要为学生提供有结构的材料,要参与和指导学生的探究活动。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每一个活动中去,使学生经历科学、体验科学、理解科学。 1、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有结构性的材料。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材料是开展有效探究活动的保障。在材料的选择和提供上应该注意三点: ①、要精心选择学生很常见的材料。 选用学生常见的有结构的材料,便于学生操作,会对探究活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个普通的气球可以揭示空气的存在,可以研究反冲现象,可以让学生感受弹性的存在,还可以研究水的浮力等等②、对材料要进行巧妙的搭配。材料的准备并非越多越好,单一的材料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多样的材料又会诱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研究问题,会导致学生走“弯路”。因此,材料要合理搭配,具有指向性、暗示性。 ③、应把握好出示材料的时机和次序。 在科学课堂上,材料是学生关注的焦点,材料一旦进入学生的视野,往往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和冲动,有时候会扰乱教学的秩序。所以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进程,采取灵活多样和恰当的时机给学生提供材料。 2、合理安排探究活动的时间科学教学中,学生的分组探究活动是最重要的教学环节,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能力,合理安排,把握好每项活动的节奏和时间。既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活动时间,又不能浪费时间,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中探究活动的效率得到提高。 【案例1】一位教师讲《奇妙的指纹》一课,教学中有两个活动:拓印指纹和研究指纹。教师引入新课后让学生拓印指纹,整整用了22分钟时间而且拓印的指纹还不是很清晰。当引导学生提出研究指纹的三个问题后,只剩下10分钟,由于学生研究指纹时间太短,没有得出任何结果,最后教师只好越俎代疱,草草收场。很显然这位教师没有很好地把握探究活动的节奏和时间。拓印指纹安排的时间太长,而教学的重点是研究指纹,安排时间太短,使探究活动不到位,学生没有对指纹形成完整的认识。 【案例2】而另一位教师在教学《降落伞》一课时,让学生分组制作降落伞安排了25分钟时间,而大部分小组5分钟就做好了,然后坐在那里讲话,看来这位教师低估了学生的能力,安排活动时间过长,加之活动形式单一,课堂里显得枯燥无味,使学生失去探究兴趣。 3、对探究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以探究为主,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并不是完全放手让学生自由活动,而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现在很多科学教师为了体现学生自主探究,采取完全放手的方式;让学生“随便玩”,“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结果学生在缺乏思考;对探究目标尚不清楚的情况下,盲目动手操作,所获得的只是一些表象的东西,很难达成探究目标。 作为教师对学生自主的探究活动应该怎样进行指导呢? 一是在探究活动前,把探究活动的要求、目标、需要注意的问题向学生交待清楚。对于探究材料较多的活动,可将材料分袋编号装好,让小组长根据活动的需要依次取出进行操作。 二是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当好参与者、帮助者,对各小组的活动进行巡视,对动手能力差的小组进行适当地提示和指导。同时对课堂秩序和探究活动的进程进行调控。 三是探究活动完成后,要指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得出自己的结论。 (四) 、让学生充分的表达与交流学生在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中,探究计划如何制定?实验怎么样做?实验的结果怎样总结和描述?都需要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来传递和获取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和互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教师课前要精心设计,教学中要因势利导,保证给学生提供充分表达交流的机会。 1、重视小组内的合作与交流“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对促进学生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起着积极的作用 。学生经过不断地自主、合作、交流,使他们在合作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从而培养科学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 教师要把握好小组讨论交流的时机①、在学生进行较复杂实验设计时,可开展小组讨论交流。 ②、在对某一现象或结果有争议时,可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达成统一的观点。 ③、在完成实验活动,形成结论之前,可开展小组讨论交流,让组内的同学发表自己的意见,形成比较一致的认识。 2、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交流交流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探究内容应该采用不同的方式呈现。(切忌采用“一问一答” 式的单向交流)对物体的形态和结构的描述,就应该让学生用图画和模型来呈现。 对物体的一些特性,(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物体的导电性,天气的变化等)可以符号来表达。 对于实验的数据应该设计表格进行记录,然后进行展示。 总之,交流不一定只是用语言来描述,而是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处理,最大可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交流活动中去。 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要及时给于正确的评价,对汇报好的学生要进行表扬和奖励。对汇报不理想的学生要尽可能找出他的闪光点,给与鼓励。对于有争议和分歧的结果要进行充分的讨论,有时还可以重新进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要实事求是,顺其自然,结论的程度和方式要多层次,多样化,不要过分的追求完美和统一。要让学生知道科学探究的结论有时不时唯一的,要允许学生存有己见。通过汇报交流,要引导学生对探究的结果进行提炼和筛选,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概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