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谈鲁迅小说教学的微观切入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谈鲁迅小说教学的微观切入

语文论文之谈鲁迅小说教学的微观切入 ‎ ‎  泽国中学     朱巧萍 ‎  摘要:‎ ‎  针对多年前鲁迅小说教学中存在的过分强调把握课文整体内容的感知,忽视文本中的段、章、句和大量的字、词及具体生动的细节问题产生的笼统教学现象。本文以个人多年的教学经验阐述了在宏观把握 的前提下,寻找微观切入点,即重在细节,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引领学生抓细节,向纵深理解的教学方法的探求,有效地避免大而空的传授,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从而增添语文课堂的文学味、语言味。‎ ‎  关键词:细节  微观   教学   语言 ‎  鲁迅作品在高中语文中的地位无需赘言,鲁迅作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难度也是教者共知的。尤其是几篇经典小说--《祝福》、《药》、《阿Q正传》,篇幅相对较长,时代背景遥远,思想意义深刻,艺术构思独特。每篇作品都包含着十分丰富的教学内容,如果想要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面面俱到,那简直是“老虎吃天无从下嘴”‎ ‎。从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绝大多数语文教师都采用抓小说文体特征的办法,以小说的几个要素为切入点,深入课文,分析课文。以《祝福》的教学为例,比较常见的方法有这么几种:其一,从小说的题目切入。这篇小说的题目,既是线索,又是背景,可以用来揭示主题,分析背景,理清行文线索,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并可以此为主线展开各种问题讨论。其二,从人物描写切入。肖像描写是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祝福》中,鲁迅先生采用“画眼睛”的手法对祥林嫂作了三次肖像描写,并贯穿人物命运,所以,许多教师以此为切入点,分析祥林嫂的人生悲剧,进而探究她人生悲剧的深刻原因。其三,以“祥林嫂的一生没有春天”为切入点。有教师在研读教材时发现,祥林嫂的不幸遭遇总是跟春天有关,于是,把这作为引发学生思考的切入点,继而探究祥林嫂的命运以及造成她命运悲剧的深刻原因,从而把握小说的主旨,认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  以上三种常见的教学切入法,其优点显而易见,即能在课堂教学中抓住主线,提纲挈领,目标集中,重点突出。在分析小说主题、人物、故事情节时显得思路清晰,能较好地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处理教材显得大气,在教学篇幅较长的文学作品(如小说、戏剧)时,也不失为长文短教的一种策略。而且这种方法是在新课程标准反对肢解课文、提倡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所以,得到许多教师的推崇并努力实践。当然,它的短处也同样是致命的,那就是老一辈教育家夏丏尊、叶圣陶他们所批判的“玄虚笼统”‎ ‎。这种看起来高屋建瓴的宏观把握,由于过分强调整体感知,忽视文本中的段、章、句和大量的字、词,还有那些具体生动的细节,所以,在课堂教学的具体操作中,往往被异化为以具体作品为例子的文学理论的名词诠释。教师容易在文本外讲概念,打游击,而没有很好地深入小说内部结构,无法揭示其深层的、话语的、艺术的奥秘。殊不知,语文课最重要的是通过言语学语言,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的职责,不是告诉学生这篇小说写了什么,塑造了什么文学形象,表现了什么主题,而是引领、指导学生用生活或者生命的体验通过言语来感受文学作品,对文学作品的艺术美作个体的、独特的感悟和体验,进而探索语言的奥秘和人生的真谛。教师千万不要游离具体作品的言语本身,在文本以外传授、讲解人所共知的、无须思考的、不要体验的所谓的艺术美。‎ ‎  整体把握(感知)是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要使学生进入整体把握(感知)的境界,简单而实用的方法是“诵读”,而“诵读”的要义,则是“得他滋味”(朱熹语)。“诵读”重在“味”,重在“玩”(刘勰语),“须是沉潜讽咏,玩味义理,咀嚼滋味,方有所益。”(朱熹语)这就是说,使课堂教学情景中的学生阅读进入“整体感知(把握)”状态并达到“整体感知(把握)”的目的,实质是用“整体感知(把握)”的方式让学生“得他滋味”。【注1】很显然,上文所列举的《祝福》的教学方法,表面上看,是突出了整体;但是,从实质看,由于小说作品的篇幅较长,并且课堂教学的时间又十分有限,教师是没有时间给学生在课堂里“诵读”的。而没有诵读,当然不会有感知。当然,仅仅有“整体感知”‎ 也还是远远不够的。对于鲁迅先生的小说作品,如果仅仅是作“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这样的要求,那实在太简单了--《祝福》叙述了祥林嫂的悲惨命运,控诉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药》写了华老栓买人血馒头为儿子医治痨病无效的故事,一方面表现了民众的愚昧麻木,另一方面指出了辛亥革命严重脱离群众的事实;《阿Q正传》主题重大,也无非是塑造了一个妄自尊大又自轻自贱的农村流浪汉形象,形象而集中地概括了精神胜利法,深刻地揭示了国民的劣根性。鲁迅先生的作品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的文字中有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但这种艺术魅力,不是通过一般的“诵读”就能体会得到的,那种粗枝大叶的所谓“整体把握”,更无法感受其中的艺术魅力。从鲁迅先生的杂文作品来看,先生是个性情中人,但他的多数小说作品,文字峭拔、冷峻、严酷。他把自己的激情,都隐藏在言语背后,有时候甚至是不露声色的。比如《阿Q正传》,作者以笑的形式写悲剧,仅仅是一般的诵读,大致的总体把握,哪里能够体会喜剧形式下的悲剧内涵?所以,我们必须从细微之处进入,细细地体会其文本含义,冷静地思考,才能领略其中的妙处,才能像王冶秋先生那样体会到小说“笑中含泪”的艺术特色,才会有十四遍层层深入的阅读体会。‎ ‎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以整体把握(感知)为目标的鲁迅小说教学,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集中,教学程序科学,并能按时完成课堂任务。但是,往往文学味不浓,语言味不足,语文课堂不生动。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比较遥远,有点袖手旁听的样子。为了寻求突破,笔者调整了教法,一改传统的宏观把握手段,从微观着眼,小处入手,终于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切入点,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请备述之,请教方家。‎ ‎  在《祝福》的教学中,我有意回避了从小说的人物、情节、主题切入的方法,从祥林嫂的称呼入手。在课堂上,我请学生注意这两句话:“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但音调和先前很不同;也还和她讲话,但笑容却冷冷的了。”前一句,作者使之独立成段;后一句是另一自然段的起始句。我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祥林早已死亡,祥林嫂已被迫改嫁贺老六。那么,按照礼貌的称呼习惯,应该叫她“老六嫂”才对,为什么“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作者使这一句独立成段,有什么用意?比比前后两句,有什么不同?‎ ‎  课堂教学就由这几个小问题展开。学生的思维也被这几个小问题激发,他们思考得很深。祥林嫂在贺老六死后重返鲁镇,大家毫不犹豫、不假思索、像全自动喊话机一样地叫她“祥林嫂”,这就充分说明:在那个时代,那样的社会环境里,“女子从一而终”的封建礼教思想在国民的心中是如此的根深蒂固!两句话的主语由“大家”转换成“镇上的人们”,状语多了一个“也”,更反映了以“祥林嫂”为称呼的普遍性和从众性。如果说“大家”只包括祥林嫂身边的人,那么,“镇上的人”则可以代表所有民众。“音调和先前很不同……笑容却冷冷的了”写出了人们说话时的情态,表明这群麻木不仁的“观众”‎ ‎,在祥林嫂的命运悲剧面前,竟表现得如此冷漠!这种冷漠不只是鲁四老爷和四婶为代表的上层统治阶级,还有鲁镇的其他人,甚至是同为被奴役的被统治阶层,诸如卫老婆子,柳妈,还有为“我”倒茶水的短工。虽人等各色,但表现却惊人的相似。这样,当我们理解到这一层的时候,就不只看到封建统治者的代表--鲁四老爷,我们还看到一群麻木不仁的封建礼教的受害者,从而对《祝福》的主题解读有了更广阔的视野,更透彻的理解,更深层的探究。‎ ‎  鲁迅先生的另一经典短篇《药》,题材重大而且针对性很强。在教学中,我也不把教学目标直接指向“整体把握《药》的主题”,而是通过讨论华小栓在作品中的地位,分析作者如何刻画小栓形象,再来领悟作品的深刻主题。‎ ‎  这篇小说中,华小栓到底是什么角色?人物定位很难。是小说的主人翁吗?显然不是;次要人物吗?但文中老栓买药是为他,茶客谈药围绕着他,华大妈上坟祭奠他:也不像。--这样看来,既不是主人翁,也非次要人物,可算个中心人物。但作者对他的描写,是采用类似“闲笔”的细节来完成的。更为奇怪的是,整篇小说,作者没有为小栓设置一句台词,只有不停的咳嗽。这种刻画人物的手法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兴趣,激起了他们的探究欲望。学生发现,全文共有九处直接描写了小栓。第一部分,华老栓凌晨起床买人血馒头,听见里屋小栓的“一通咳嗽”。作者的用意是交代老栓买药的动机和目的。第二部分“吃药”‎ 的主体就是小栓,于是作者较为详细地对病入膏肓的小栓作了神态、动作描写。但同样不让小栓说一语,发一言,只写了一阵“咳嗽”,然后“咳着睡了”。第三部分“茶客谈药”,小栓退居配角地位,但仍是众茶客谈论的对象。有意思的是,作者在描写小栓时,暗用反讽手法,总是拿他的“咳嗽”来配合康大叔的“包好”。每当康大叔说“包好”时,小栓就“咳嗽起来”,“不住的咳嗽”,“拼命咳嗽”。从这些具有讽刺意义的细节描写中,我们领悟到用人血馒头治痨病(肺结核)的荒谬,看出了化大积蓄买药的华老栓的愚昧无知,看到众茶客的麻木不仁,看到辛亥革命烈士鲜血被吃的巨大悲剧。‎ ‎  《阿Q正传》是鲁迅小说中篇幅最长的一篇,也是高中语文教学中难度最大的作品之一。以前的课文只节选第七章“革命”和第八章“不准革命”,现行人教版却全文选入,虽说这有助于学生全面认识这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杰作和更全面地欣赏鲁迅的小说艺术,但同时为语文教学增加了不少难度。高中语文内容多,课时少,时间紧,更何况是临近高考的第五册。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教好《阿Q正传》,“委实是一件非常妈妈的事”。当然,如果仅仅作“整体把握”,还是比较简单的,抓住“传”即可。但人物是重中之重,“阿Q精神”表现多样,内涵丰富,而阿Q却行状无定,行走飘忽,很难“跟踪”;人物语言也很分散,虽然句句名言,但被作者以“论语”‎ 形式记载,相互之间缺少逻辑联系,不易整合。想找到提纲挈领的教学切入点,非常困难。笔者总结了多年的经验和教训,再精心研读小说,终于找到一个贯穿全文的细节--阿Q的睡觉,作为教学的切入点,才算比较顺手地解决了问题。‎ ‎  《阿Q正传》计九章,共十八处写了阿Q的“睡觉”,还不包括他和吴妈“困觉”的睡,再去掉第八章在土谷祠里“躺了好一会”,正面描写阿Q“睡觉”的细节有七处。第二章优胜记略写阿Q赌钱回来,“不幸赢了”的一大堆大洋,昏头昏脑地被人抢了,他回到土谷祠“用力的在自己脸上连打了两个嘴巴,热辣辣的有些痛”,最后“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躺下了”,“他睡了”。第四章恋爱的悲剧写阿Q摸了小尼姑的头皮后,被骂作“断子绝孙的阿Q” ,那一晚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打鼾”,并由此引发了恋爱的悲剧。五、六两章中阿Q的生计成了问题,大。约是睡不着觉了,故作者没写。第七章革命了,阿Q兴奋得“飘飘然的飞”,这一晚睡得很美,作了很多关于革命的美梦。作者也用大量的篇幅来描写阿Q的睡觉。第九章大团圆了,阿Q被架了机关枪来抓他的团丁绑出来后,“才有些清醒了。”最后是写他临死前的画押,画成瓜子模样的阿Q觉得很丢面子,但当他想到“孙子才画得很圆的圆圈呢”,“于是他睡着了。”‎ ‎  睡觉,是一种生理需要,和吃喝撒拉一样,生活中必不可少。但如果被写进文学作品,就要引起注意,看看有无探究的价值。鲁迅在《阿Q正传》里如此反复描写阿Q的睡觉,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而睡觉,除了被看作一般的生理现象外,还可以用来暗示或比喻一个人的健忘、懒惰、麻木、无知、愚昧、幻想、死亡等等。描写阿Q的睡相,实际是在描述他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贯穿全文的睡觉描写,就是阿Q终生不觉悟的写照。所以,这和记录阿Q的语言、描述阿Q的行状一样,也是形象地表现阿Q精神胜利法的重要手段。自打嘴巴,自我摧残后的睡,表现它的健忘、愚蠢;摸了小尼姑后睡不着的睡,表明他道貌岸然之下的虚伪心理,讽刺了他的假道学;革命来临之夜的最美一睡,充分流露了他潜意识下的革命要求、革命目的、革命手段,表明他对金钱、权力、女人的欲望;提审画押,死到临头时稀里糊涂的最后一睡,表明他何等麻木!何等愚昧!何等可悲!--这样看来,分析人物形象,解剖人物灵魂,理解小说主旨,也可以从这些细枝末节切入。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大而空的传授、说教,有利于在阅读教学中引领学生向纵深理解,可以使学生有话可说,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从而增添语文课堂的文学味、语言味。‎ ‎  以上做法,我自命名为“微观切入法”‎ ‎,是拜读了孙绍振先生的《名作细读》之后受到启发而在教学中的尝试,效果不错。虽然这些都是小说教学的例子,但也适合其它文体。这种基于研读具体细节的教法,能较好地深入文本,深入言语,体悟言语的深层意蕴,使语文课更生动、更具体、更有语言味。但在具体操作中,要防止滑入肢解课文的误区,所以,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在宏观把握的前提下,寻找微观切入点,这样引领学生研读文本,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 ‎  【注1】参见《语文科课程论基础》王荣生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9月第二版153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