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浅谈如何走出初中写作教学的困境
语文论文之浅谈如何走出初中写作教学的困境 温岭市第四中学 张晓剑 摘要:初中写作教学一直困挠着我们。如何走出困境,本文从写作教学应回归阅读的角度,从课程教材、课外文学作品、同龄人的作品等方面,从不同的侧重点展开阐述。只有落实好实实在在的阅读积累,从“读”中悟“写”,“写”与“读”紧密相连,两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能有效促进写作教学,走出困境。 关键词:写作教学 回归阅读 写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老大难”,是制约语文教学提高效率的瓶颈,为此语文教师们殚精竭虑,各显神通但收效不高。教师们在作文课上演绎着滔滔不绝的写作技巧,学生却在写作的指导中进一步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前进的阶梯与写作的归宿。有调查显示,近80%的同学认为老师作文课上的作文技法在写作时很想用但很难用上。这等于说,我们老师在作文课上的劳动几乎是无效的。 我们都明白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既是被教育者,更是生活者;教育者不能一味地传授知识与技巧,更是应该让他们在生活中通过亲身体验,切实感悟,因为好的教学离不开生活。 写作的源泉来自于生活!确实,多彩的生活给写作带来了丰富的素材。但繁重的学业负担,闭塞的信息来源,迟钝的生活感悟,让学生在写作时无法直接取材并提炼于生活素材。当生活的积累无法被汲取时,阅读的积累就显得更重要。所以,把写作的源泉从生活回归到阅读也是个好方法。本人认为写作最直接的来源是阅读文字,间接来源是生活,阅读文字就是间接阅读生活,生活只是一个间接的媒介。当前中学生阅读有两大毛病,一是目的不明确,盲目性和随意性大,针对性和有效性小,二是不求甚解、马马虎虎,“只是眼睛在书页上跑过,只知道故事的极简略的梗概”(叶圣陶:《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因此,没有实实在在的阅读积累,写作只能是干涸的泉眼,难以流淌出鲜活的泉水。 以语文的方式让学生面对生活,审视生活,体悟生活,应当是作文教学不遗余力要奉行的。今天的学生不是没有生活,而是没有在看似普通的生活中发掘出它们的情趣和意义;不是生活不够丰富,而是不会在看似平淡的生活中去感悟体验它们的动人之美;也不是生活太单调,而是我们做老师的没有手把手地教会他们采撷生活浪花的本领。那么如何带领学生感悟生活的真谛,体验生活的真情呢?向文本学习,跟着文本学写作文。教师要把读写结合的思想转变成自觉意识,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有意识地结合写作教学,同时在进行写作教学的时候有意识地结合阅读教学,从“读”中悟“写”,“写”与“读”紧密相连,两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能有效促进写作教学,走出困境。 回归课程教材的阅读。一般而言,选入教材的都是典范优秀的作品。这些文本都把汉语言文字的表现力发挥到了极致,都真诚地表达了作者美好的思想感情。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可以挖掘文本中蕴含的作者对话的态度、对话的意图,引导学生在与优秀作品的对话交流中体验汉语言文字的魅力,使作品的意义得到创造性的再现。 1、以文本为载体,通过词句品析,丰富作文语言的表达。词句品析,是指导学生理解、分析、品味、欣赏、运用字词的阅读教学过程,是永远不可忽视的学习语言的基本活动,是在特定的语境中进行的文本研读活动,是提高学生欣赏能力的语文味儿浓郁的学习活动。 找重点字词揣摩人物心理。《孔乙已》中孔乙已有两次付酒账,前一次是“排出九文大钱”,后一次是“摸出四文大钱”。一个“排”字把孔乙已有了两个臭钱后摆阔的“烧包”心理写活了,让我们看出孔乙己的“可笑”与“可怜”。 孔乙己后一次付账的境况则是穷途末路,好长时间才攒够了“四文大钱”,囊中羞涩、行动不便,又得不到别人的同情,这时显然没有了“排”的底气:一个“摸”字摸出了他的尴尬与无奈。 找重点字词凸现文本情感。《背影》中望父买橘的场景令人难忘:“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一“攀”一“缩”一“倾”,深沉的父爱都包含在了几个简单的行动里,谁还能不为之而动容呢? 采用对比手法欣赏意蕴。《咏雪》中有对雪的两个比喻“撒盐空中”与“柳絮因风起” ,哪个比喻更好的探讨,告诉了学生好的比喻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 纵观课程教材,文本以寻常的生活,以普通的人物为内容,以朴实无华富有感受力与生命力的语言,深深打动着每一位读者的心。在名家名篇的引导下,让学生明白能及时、准确地表达特定场合下的人生感受,是痛快的。一个想学习和表达的人,经过长期的感觉训练后,会对很多事物有特别的敏感,他们在生活里寻找感觉,在别人的文本里寻找感觉,这对于语文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有了这种感觉,文字就是我们通向目的地的船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立足文本,细化文本词句的分析,在揣摩与品味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启发学生的主体感悟,让学生感受祖国语言的魅力,增加知识储备,丰富语言的理解力,增强遣词造句的敏感度。 2、以文本为范文,学习作文的方法与技巧。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教学目标的细化,一课一得,既避免了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又因任务相对简单,有充足的时间,就能使写作训练能落到实处。 关于写人叙事的文章:让学生跟着《俗世奇人》用夸张手法突现人物一个特点,使人物鲜活而有个性;跟着《范进中举》学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跟着《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把人物评价揉进他自身的外貌、行动描写中;跟着《背影》学给事件一个典型的背景;跟着《社戏》学叙事要一波三折造波澜。学生跟着《列夫·托尔斯泰》学用奇妙的比喻和大胆的夸张来写人,这样的细化训练后,学生习作有了特色: 周星言:那个小孩子哦!那张灼眼的脸,说不定是哪位似凡高那样激情澎湃的艺术家创作的呢,潇洒地挥墨划上二道浓浓的黑眉毛,一双无辜的眼睛下,时不时抿动着浑然天成的大门牙嘴巴,一上一下,此起彼伏。扑闪扑闪着眼睛,独有鼠目寸光的异国风情。我言道:“看见此人,张口就问--闹鼠灾了吗?” 朱璐婧:和许多男生一样,“少林一棵葱”爱臭美。班上男生的一贯作风是走到大厅前那用金属装饰可以形成镜面反射的柱子前,用手蘸唾沫将头发理成亮光光的中分,然后在自己被扭曲的形象面前用带家乡口音的普通话大声自我赞赏一句:“哇噻!好酷!”那次我带上幼儿园的表妹去学校操场玩时,“少林一棵葱”正在那儿顾影自怜地大叫,表妹吓得大哭说姐姐你们这里有狼,狼叫得好可怕啊!我不知所措地说别怕这是我同学在嚎。 前文重在外貌描写,后文选取具体事例,用奇妙的比喻与夸张的手法,活灵活现地刻画了身边的同学,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关于写景的文章:为了描绘一幅幅清新、优美、灵动、引人的画面,常常在写法上使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相结合,如《春》;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相结合,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实写与想像相结合,如《济南的冬天》;写景与写人、抒情、写理相结合,如学《雪》之后,让学生用借景抒情的方法进行习作。 张涵仪:几天的细雨让空气都变得十分湿润,树上的叶越发得绿了!叶子都已经绿得发亮了,使整棵树看起来更加地生机勃勃。同学们都在抱怨,埋怨这小小的雨让初二无聊的生活更加烦躁!坐在教室里,停下了已沾有我的汗的笔。望望窗外,这毛毛细雨仿佛有魔力一般,将整个校园笼罩在一层浓雾中。但在这一层雾里,却又有几种新鲜的、充满活力的因子在跳跃,感染着我,带动着我。我的心瞬间变得轻松了! 徐高静:在我眼中,雪似乎是一种难以割舍的精灵。它稍纵即逝,捕捉不到它的身影,就算是落在衣服和头发上,往往抖几下便消失不见了。聪明的雪或许懂得什么叫做“距离产生美”吧,它不会像雨那般不请自来,只是隔了几年才偶尔来拜访一下,每次也只能小气地给上几个小时,使人们不得不去珍惜每片叶子上的雪花。它大概最懂“物以稀为贵”吧。 两篇习作巧妙地把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结合在一起,在她们的笔下,雨与雪都是灵动的,富有情感的。 跟着文本学写作文,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揣摩文意、体验情感、探索技巧,组织学生进行语言的实践运用,是发掘素材的教学价值,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回归课外文学作品的阅读。如果说课程教材是原点,那么课外阅读就是它的外延。于漪老师曾说过:“阅读是吸收,吸收越丰富,下笔才会越有神。”有效的课外阅读,能让学生们开阔人文视野,积累丰富的语言,开凿思维的隧道。鲁迅在《给赖少其》的信中说:“ 文章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多看多练习,此外并无心得与方法的。”是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文学名著是优美的,美的事物和现象总是形象的、具体的,总是凭着欣赏者的感官可以直接感受到的。特别是适合学生的文学作品,因为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诉诸于学生的情感,因此可以激励学生,愉悦学生,使其产生写作的欲望。 以专题阅读《名人传》为例。《名人传》的阅读安排在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教学之后,学生们都急于想了解罗曼·罗兰笔下的托尔斯泰是怎样的形象。于是,作品中关于托尔斯泰的肖像描写成了同学们关注的焦点。“他是正面坐着,交叉着手臂,穿着农夫的衣服;他的神气颇为颓丧。他的头发还是黑的,他的胡髭已经花白。他的长须与鬓毛已经全白了。双重的皱痕在美丽宽广的额角上画成和谐的线条。这巨大的犬鼻,这副直望着你的又坦白又犀利又悲哀的眼睛,多么温和、善良啊!”作品中简短的肖像描写与文本中冗长夸张的描写迥然不同,同学们明白了普普通通的肖像描写中包含着大学问,了解了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写作风格,自己的作文也该有个性化的语言表达。 课外文学作品的阅读,唤醒了学生对文学的渴望,点燃了学生对于文学的热情,培养了学生鉴赏文学的能力,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由最初对小说家托尔斯泰感兴趣,到对音乐家贝多芬、雕塑家米开朗珙罗感兴趣,学生们能够为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为作者而动情,能够因他们的痛苦而痛苦,为他们的悲哀而落泪,为他们的欢乐而开怀,为他们的希望而期待。这样的阅读最终扩大学生的情感世界,提升学生的情感境界。 阅读优秀的课外文学作品,不仅能洗涤读者的灵魂,同时能滋润枯燥的语言,因为阅读的过程是在和思想高尚的人进行对话,同时也是在和写作的高手进行交流。这是潘昶同学在阅读《名人传》后在随笔本《花开的声音》中记录下的瞬间感悟: 《名人传》中的三位主人公,很好地印证了中国的一句古训:古今之成大事业者,非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作品着力刻画了他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贝多芬的“在伤心隐忍中找栖身”,米开朗琪罗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欢”,托尔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无不表明伟人的一生就是一场无休止的战斗。这些令人血脉贲张的语言,在让我们感受到英雄坚忍不拔的精神的同时,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无需教师多言,优美的文字,真实的情感,深刻的思想,往往就在学生们的笔端一气呵成。还有那一本本厚厚的《摘星笔记》,记录了学生们丰硕的阅读成果,时不时地回过头来看一看,读一读,背一背,这何尝又不是一种写作积累呢? 特别要指出的是,任何一个语文活动,如果没有教师的参与,学生的积极性就很难调动起来。要让学生阅读,唯有教师先阅读,要想学生腹有书香,唯有教师自身先香气馥郁,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回归同龄人作品的阅读。有专家曾撰文《封杀满分作文,救救孩子》,认为满分作文的畅销书是祸害之深。对于这样的观点,我不敢苟同。我们不能否认,那满含柔情的亲子之爱,那纯真无邪的同窗之谊,那种种感人至深的人文情怀,都曾经点亮过专家和教师的眼睛而备受赞赏;当文化界出现了《文化苦旅》等一系列文化散文后,出现了旁征博引、通古贯今、构思新奇、文采飞扬的“才子文章”,因小作者阅读面广、积累深厚、文字功底好而笑傲考场,领数年风骚。在作文批改或阅卷时,常有语文教师为一篇作文的立意深刻或气势磅礴而拍案叫绝;为一位考生的文思飞扬或知识广博而交相传阅。有时一个亮丽的开头、一个蕴藉的结尾、一个充满哲理的句子、一段饱含深情的表白、一个撼人心魄的细节,也让阅卷教师啧啧称赞。这些精彩之处不仅照亮全篇,而且直抵读者的心灵深处,拨动其情弦,激活其灵感,引发其共鸣。优秀的范文总是闪烁着显现自身魅力的行文风采,对学生写作的实践和发展具有无可否认的借鉴和摹仿价值,学生通过深读范文进行写作积累,既能“入套”又能“出套”,就会有自己的写作风格。 学生初入中学时,本人就提出了要求:初一时多读初二学生的作文,初二时多读初三学生的作文,初三时多读高中生的作文,至少每学期要看完一本。初一重在培养学生作文的“真”,有真情实感;初二重在培养学生作文的“新”,在结构、内容、语言等要创新;初三重在培养学生作文的“深”和“精” ,立意的深刻,语言的精炼,这是最难的但也是提高作文档次的重要因素。鼓励学生多写日记,提倡写网络日记(包括QQ空间与博客);鼓励基础差的学生,摹仿优秀范文,基础好的学生,引导他们个性化的写作。明确目标,因人而异。于是在看了范文《蓝条手套》后,有学生这样写道: 穿了母亲的手织厚毛衣,大了许多,有些松垮垮。隔了衣物仍有些糙糙得硌着肌肤,却暖和踏实。我喜欢微微刺人的粗毛线,质地虽不够柔软,却有着与母亲的手一模一样的质感。谁不会爱母亲生茧的手抚过脸庞呢?谁会不爱呢?那双手浆浆洗洗缝缝补补拆拆织织操劳几十年,日益失了精致失了润泽,却贴心贴肺地慰人。这么多年,总清晰记得母亲的手划过肌肤的质感,“硌”一下,便接通了电源,妥贴地从头到脚传个遍。 从“蓝条手套”到“手织厚手衣”,正是有了范文的引领,触动了内心深处最感动的角落,才有了“情到深处自然真”的文字。 结语 正像《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指出的:“全世界在争论这样一个问题:学校应该教什么?在我们看来,最重要的应该是两个科目:学会怎样学习和怎样思考。” 作文确实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自己学出来写出来的。学生有了丰富的词汇作为基础,才能把意思表达清楚;有了良好的语感和遣词造句的能力,才能写出通顺连贯的句子,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有了丰富的素材可供挑选,才能写出内容丰富的文章;有了谋篇布局的能力,才能准确地将词句连成篇,将意思表达清楚,将内容表达翔实。所以,回归阅读吧,利用文本,在阅读中理解文本,在阅读中学会写作,在写作中感悟人生,学会做人,拓展作文学习内容,拓展作文的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才能走出初中写作教学的困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王尚文。《走进语文教学之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3、李海林。《言语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4、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教育科技出版社,1980 5、王松泉。《阅读教育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 6、郑友宵。《语文课堂教学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7、《语文教学通讯》,2009年第2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