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心得)之新理念演绎新课堂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心得)之新理念演绎新课堂

历史论文之新理念演绎新课堂 ‎ ‎  教育部所颁《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历史课如何落实新课标所述新理念,新理念如何演绎新课堂?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建构主义以为:‎ ‎  认识总是一种继续不断的建构,建构构成结构,结构对认识起着中介作用;结构不断地建构,从比较简单的结构到更为复杂的结构,其建成构过程依赖主体的不断活动《发生认识论原理》(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新课标所呼唤的教学过程就是这种“依赖于主体的不断活动”而建构认知的过程,即以学为中心,教师不断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让期自我建构的过程,要实现学生自我建构,教师首先须据新教材设计切合实际的教学思路。‎ ‎  一、教学思路 ‎  历史是能解释过去,照耀现在,指导未来的“智慧明灯。”‎ 用建成构主义教学设计(以学为中心),立足现在,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促使学生主体积极活动,是我设计《第二次工业革命》课题的总思路。具本思路:打破教材框架,从时事入手,美国总统竞选布什战胜了克里,引发学生质疑:布什为什么能战胜克里?其中与美国军工集团支持有关,引出军工集团是什么组织?导出垄断集团,那么美国垄断集团是在什么时候出现?引出课题《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进一步将教学引向研讨探究阶段:19世纪后期有哪些自然科学技术发明创造?有哪些方面成就?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成就?两次工业革命有何不同之处?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哪些影响?最后对学生进行情感价值观教育,谈谈启示,并用因果关系推导知识内在联系小结课题,以理解教材内在联系,实现学生自我建构过程。‎ ‎  二、教学过程 ‎  知识海洋浩瀚无边,课堂教学犹如一叶小舟,师生在“海洋”里搏击、冲浪,或立行浪尖,搜寻四周;或沉于浪底,仔细探究,为“登陆”上述目标,主要流程设计如下:‎ ‎  1、课堂教学从质疑开始“知道便是扼杀”(定义性认知毁未出生的思想),“探究便是解放”(开放可能性)(《后现代课程观》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这是后现代学者的宣言,亦可成为新课改之理念。上课伊始,教师用谈话法讲述美国总统竞选问题,并引导学生质疑:垄断集团是在什么时候出现?它为什么要支持布什竞选?‎ ‎  2、互动释疑教学相长,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构建师生互动的释疑环境,教师始终扮演指引者,示范者,支援者的角色。‎ ‎  (1)学生阅读课文,各组同学相互质疑阐释、点评,学生以大组为单位,分别将教材“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的形成”认真预览、研讨,然后每组同学相互质疑,阐释,点评,教师起指导,“拐杖” 作用。‎ ‎  (2)提炼话题,设“历史沙龙”等教学环节,拓展学生思维,引领学生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  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提炼一些重点、难点的问题,师生通过历史沙龙共同释疑。‎ ‎  如:19世纪后期有哪些自然科学技术发明创造?学生从课本以及多媒体画面中找出很多发明创造,然后,归纳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四个方面成就:电力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化学工业的建立(抓住重点)。学习第二次工业基命特点时,引领学生列表比较两次工业革命,学生分组行动,找出比较点和比较的内容,从而发现第二次工业特命的(突破难点)‎ ‎  学习垄断出现时,设问垄断组织是怎样形成?根据学生回答用图示表示出来 ‎  (突破难点)‎ ‎  (3)将教学活动引入探究研讨阶段,实现知识迁移、彻底释疑。‎ ‎  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时,补充资料,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和补充资料,引领学生思考,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哪些影响?学生纷纷发表看法:推动生产力发展;垄断组织的形成;亚、非、拉美国家面临瓜分的危机;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面貌;环境受到破坏。最后,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同学们有什么启示或体会?学生从影响入手说出自己的看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人类要正确处理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两个问题的释疑,可以说是学生思维得到训练、能力得以提升,合作学习得到了升华。‎ ‎  3、释疑小结,揭示联系。‎ ‎  教师设问: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二节内容之间有什么联系?学生点出第二次工业基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垄断组织——主要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主阶段过渡,让学生小结旨在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内涵,实现自我建构。‎ ‎  三、教学反思 ‎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的唯一标准,又是认识的最终目的。上述教学设计通过实践使“新理念演绎新课堂”效果颇佳!反思如下:‎ ‎  1、互相质疑、释疑,有效地将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并实现知识的迁移。教学过程以学生质疑为 “首”师生互动为“身”,自我建构为“尾”‎ 深入浅出地探索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特点、影响、启示,培养了学生科学观,人文素养,这样的效果比教师“一言堂”要好千百倍。‎ ‎  2、采用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是本课的灵魂,其不仅达到了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之目的,而且拓展了学生视野,激活思维,提升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造。‎ ‎  3、教改面临着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教学模式束缚,开放式教学使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发挥出来了,因而教师的知识水平、组织才能、调控机智,民主民想和交际能力、参与意识,人格魅力等诸方面都有受到了有利于传统的挑战。所以,它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思考——实践再学习——思考——实践长其坚持,积累、循环往复,提高自身的教学综合素质。‎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