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心得)之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真正“动”起来
数学论文之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真正“动”起来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主战场。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达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数学课堂教学应以学生发展为本”呢?那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笔者在教学之余,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发现通过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辩一辩、做一做”,可以使学生学会动眼观察、动口沟通、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及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还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和综合能力的养成。 一、课堂的教学氛围要达到“活而不乱”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总导演和总设计师,学生的交流、讨论等一切活动都应当具有鲜明的目标性,教师组织的一切课堂活动都应当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忙得不亦乐乎;教师俨然是节目主持人的角色,陶醉在自己创造出来的“活跃”的课堂气氛里。然而这种轰轰烈烈的“活”却没有带给学生智力上的挑战、认知上的冲突、内心的震撼和无言的感动,反而造成虽“活”却“乱”的局面。 二、突出“教师跟着学生朝目标走”的意识 新课标倡导教学过程要“活动化”:“活”——灵活性;“动”——动态生成性。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出学生活动的时间、要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使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思中学”、“用中学”。这就要求教师的课前备课也要“活”起来,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人:让学生在课堂上能灵活多变,而教师应做到随机应变。 三、课堂上要给学生展现想法的机会 数学教学是思维教学,应特别注意过程教学,充分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关注学生的想法。很多时候课堂上活动安排较多,教师生怕不能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还没反应过来,他就自己说出来了,导致学生得不到主动思考的机会。其实,在教学中,教师往往需要“话到口边留半句,勿与学生争先答”,这样学生就会养成边听课、边思考、积极进行“无声答”的习惯(他用内部语言答出来了,当教师给出答案时立即核对,相同的得以强化,不同的及时修正,又无人听到,不伤自尊)。 四、把握开放性原则,让学生的口动起来 教师可以就课堂上捕捉到的学生思想中的智慧之光,适当地进行追问和启发诱导,使学生在交流活动中大显身手,这样不仅可以鼓励和促进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把握主体性原则,让学生的手动起来 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就是指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解放学生的思想,释放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真切地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这样,我们的教育才可以真正没有负担,学习也才会成为学生们最大的快乐。 六、把握实践性原则,让学生的心动起来 学习是需要体验的,因为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要让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课堂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作为一门科学,就应该有一定的评价标准;而作为一门艺术,则贵在创新,不应该有唯一的评价标准。总之,数学课堂教学不应是任何流于形式的“作秀”,而应该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真正“动”起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