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实实在在的课堂也高效:“形动”不如“心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实实在在的课堂也高效:“形动”不如“心动”

语文论文之实实在在的课堂也高效:“形动”不如“心 动”   【摘 要】提高课堂的效率早已成为小学教学发展的必然方向, 也是全面提高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教师素质发展的的必 然要求。成功的课堂教学既要求教师善于“教”,更要求学生善于 “学”。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思维过程,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本文在基于高效课堂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心得,总结出几个有利 提高课堂效率的措施。   关键词:高效课堂 创设情境 主动参与 深入感悟叶圣陶 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本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 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师 不仅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教学活动的领导者,而且还是教学过程的组 织者、教学效果的检测者。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一 次成功的课堂教学既要求教师善于“教”,更要求学生善于“学”。如何 提高教学的课堂效益,也是新课程改革、新理念带给我们的一个新课题。 以下结合实践谈几点提高语文课堂效益的思考。   要提高语文课堂效益,就得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使学习过程 充满情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获得体验,获取新知,实现语文课堂 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时有意识地创设具体生动的教 学情境,激起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始终以积极的态度和旺盛的 精力参与学习活动,从而缩短学生与文章内容的距离,使学生学有所处, 心有所动,情有所感,可达到深刻理解课文内容,揭示审美思想意义, 我们就会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高效课堂要达到三“动”:(1)形动,课堂上学生动起来了。 (2)心动,思维在动。(3)神动,思想在动。以上三“动”,是高效课 堂的本质。我个人认为高效的课堂一定要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这个 “动”不是简单的参与活动,有个看似热闹的课堂,而是让每个学生的 思维充分的活跃,扎扎实实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 动起来,让课堂融入我们的智慧和思考,让课堂充满勃勃生机。   (一)注重初读,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语文教学中充分调动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对于参与课堂活动产生了兴趣,在教师的引导 下,积极调动自己的思维,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从而促进智力 发展,而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就是在这样的不断体会中产生的。教师能 否在恰当的时机设置情境以及所设置的情境是否足够吸引学生的注意 力、引起学生的兴趣是一节课的关键所在。如教学时,我一直尝试引导 学生积极自主去学习。教学《桃花心木》时,我循循善诱,进行由易到 难的提问。如:(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情是按什么顺序写 的?课文可以分为几段?说说你分段的理由。(2)课文中一连用了好几 个“奇怪”,每次指什么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会不会太繁琐?(3) 文中有一些句子不好理解:“不只是树,人也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 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这里的 “不确定”是什么意思呢?树的不确定是指什么呢?人的不确定又指什 么呢?(4)作者写这篇课文,他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针对这些问题,我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反复朗读,并在书旁注 上自己的理解、感受,然后说说自己的看法,充分引导他们围绕关键、 重点的句子进行交流体会,深入理解,尊重学生在合情合理的前提下的 个性化理解。围绕主要的文段,让学生多读并从中感受“借物喻人”的 写法。课文的作者就是借树苗的成长来比喻人的成长,一个种树人让树 木学会自己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来说明人也要通过自己的历练, 方能经受得起生活的考验,成为生活的强者。发扬个性提问,发挥学生 学习小组交流的作用,让学生通过自己与同学的互动合作解决问题。   (二)潜心文本,挖掘教材深度语文课堂少不了品读,感悟, 玩味,思考,涵泳。语文课“心动”比“形动”更为重要,有时“沉静” 比“活跃”更有效。见问题就讨论,动不动就合作的语文课堂只能是华 而不实的泡沫语文课。我们要倡导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 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培养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现以《白杨》为例:导入新课之后,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导学: 读一读课文,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先引导学生自由读文,思考讨论:① 本文写了几个人物(生成答案:三个人物,一个父亲,两个孩子。)?② 在什么地点写了怎样的一件事?(学生可能回答:在火车上,在茫茫的 戈壁滩上,在戈壁滩上奔跑的火车上;父子三人谈论白杨树的一件事。) 这样的问题导学,未成曲调先有情,学生通过自学讨论之后,基本掌握 文章的框架和大意。课上,学生有充足的心理空间,适当的独立深思与 合作交流,加之精当的教师点拨,构建形成“自学自研──合作交流── 教师点拨”的课堂结构。   我设计了如下的问题引领导学,共同研究白杨树给我们的初步 印象。   ①白杨树留给“爸爸”的真正印象是什么呢?大家想弄明白文 章中的“爸爸”是怎样看白杨树的吗?组织学生研读第 14 自然段。   ②爸爸要表白的心是什么呢?孩子们听懂了爸爸的话了吗? 听懂了哪些,没有听懂的是什么?阅读感悟 15.16.17 自然段后,自由 讨论。   ③讨论:两个孩子还很小,他们还没有完全理解爸爸“表白” 自己的心。可是,学到这里,你们是否理解了爸爸的“心思”呢?爸爸 要表白自己的什么心愿呢?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学生讨 论,教师相机归纳小结。(爸爸在借白杨树谈论人,谈论边疆建设者的 品格,表达自己的志向。特别是“哪儿需要……就在哪儿……”总是 “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等句子,表面上是介绍白杨,实际上 是赞美具有白杨品格的人,是表明他自己要做这样的人。他决心像白杨 那样扎根边疆,遇到任何困难都不退缩不动摇,还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 继承自己的事业,学习父辈的精神,扎根边疆,建设边疆。)④孩子们 会不会像父辈一样扎根边疆呢?齐读最后一小节,讨论。(有的说会像 父辈一样扎根边疆,有的说不会像父辈一样扎根边疆。持哪一种观点, 要讲出自己的理由。)学生边看教材边做备注。然后课堂进入小组合作 互助环节,安静的课堂一下子热闹起来。学生或坐或立,或争论或翻书, 或听或写……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困惑:“我认 为……你们认为我这样讲有道理吗?”“我这个问题弄不懂,谁给我讲 一讲……”还有学生在问题得不到解决时向教师寻求帮助。然后是各组 派代表到黑板上板书,并对自己所展示的问题进行讲解。这时很多学生 发出了“我有疑问,请问……”“我要补充……”“我认为你这是错误 的……”等声音。“这时学生是主角,他们张扬着自己的个性,发挥着 自己的才能,锻炼着自己的胆量,展现着自己的学识……此时的我只是 一个法官──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我在课堂上,只是一个参与者和 引导者,放手让学生演绎自己精彩的一面,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最 重要的是品尝学习的快乐……如果没有学生说”不会“,那么老师就当 一次说”不会“的孩子,与学生展开辩论。   (三)读写结合,引导学生深层次感悟文本。   我们教师应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同时培养他们之间的精诚合作, 通过相互合作,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达到学习效果最优化,从而 让学生进入”以我观物,物皆著入我之色彩“的境界,深刻地体悟文本 的意蕴。   如《老人与海鸥》这一课,学生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寻找 读写结合点:”是呀,海鸥们把心中想对老人说的千言万语以大声的鸣 叫、炸了营似的扑过来的特殊方式来表达。那么,你能用笔写下海鸥想 对遗像中的老人说的话吗?如果老人此时会说话,他会说什么?选择其 中一个角度写下来。“以此来作为读写结合点,一定会起到推波助澜的 作用。”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学生与文本的深层次对话,在学生的 情感世界里激起层层涟漪。可以说,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凭借读写 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把文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从而实现语言的 外化,达到”跳出文本用语言“,加深对文本的感悟。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是是 否达到优质高效课堂教学的首要条件。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 引导、点拨──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 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既然,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这就要求 我们发挥好自己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致,充 分享受和谐高效的语文课堂这一过程。所以说,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 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 效率。因此,必须打破教师独霸讲台的樊篱──让老师走下讲台,退隐 幕后,参与学生学习;让学生走上讲台,展示才华,参与课堂教学。这 样才能激活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使他们更好地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文 学习中去。走上讲台去当主角,去说出自己的见解,去”演“绎人生的 精彩。   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识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真正让学 生”动“起来,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能力, 努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这就要求我们在 平时的教学中要大胆探索,放开手脚,多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由地 去飞翔,多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多给孩子一些问题,让 他独自去探索。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独特的感受,走进课堂, 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让我们的学生动起来,让课堂融入我们的智慧和 思考,让课堂充满勃勃生机。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