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促进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语文论文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促进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上饶县黄沙小学 郑兰芬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阅读教学是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探索、感悟的过程。 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业上有所收获,有进步。众所周知,教学是一种双边 ,既有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只有把这两个作用有效地结合起来,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 创设民主和谐的自主学习氛围 学校应该是学生欢笑的乐园,课堂是学生欢乐的家。阅读教学中的自主学习,创设了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拥有自由的心境,自由的想,自由的说、写、交流、展示,让他们在有充分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在没有外界压力的气氛中展开学习活动。杨再隋老师曾说过:“ 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要营造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读书、说话,尽情地表现他们的喜怒哀乐,尽情地倾吐他们的心声。”新课程提倡的自主学习,就要求构建这样一个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心情舒畅的教学环境。只有这样,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以积极的心态去读书,去思考,去感受语言文字的美,使阅读教学过程最优化。 要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更应该成为学生与学生,教材与学生之间联系的桥梁。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教材,掌握教材,调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因此说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是帮助,不是代替。教师应是一名与学生在互相问答,互相讨论的相互作用的共同活动中,成为能动的学习主体。例如:我在教学《草原》一课是设计这样两个环节。(1)全班学生自由读课文后,为了检查读书情况,我提出小组与小组比赛读,征得大家同意后,便选出每组参赛代表。并要求组里的其他同学帮助指导。于是组内的其他成员都帮助他进行比赛前的练习。而老师则只是忙碌穿梭与其间:抚摸一下学生的头,轻拍一下学生的背,或偶尔与学生耳语……让学生都觉得老师在关注他。学生学得有声有色,教师也自然而然的融入其中,成为学习中的一分子,(2)当几个小组比赛完后,我又提出与班里朗读水平最高的两位同学进行比赛,全班学生担任评判员。学生的兴趣一下子高涨起来,读者绘声绘色,评者热烈而有理有据。在这种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学生有怎能不主动学习呢? 二 、 积极主动的参与自主学习的开端 教是为了不教,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引导学生参与教学,不仅参与学,而且参与教。只有参与得多了,才能增强主人翁意识,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1)参与教训内容的选择。教学内容不要局限在课本上,如果能拓宽学习内容并适当的让学生选择内容,不仅能提高学习的兴趣,也能促进他们自主学习,例如:《向命运挑战》一课结束后,我要求大家挑选一篇适合自己的文章学习,向大家推荐并说明理由。然后,根据大家的意见从中选择几篇作为下节可的教材。这样不仅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还培养了听说读写能力,更主要是使教学活动从原来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学习的主动性显露无遗。 (2)参与教学评价。以往教训中,评价的权威是老师,评价的内容 是成绩。而现在把权利给学生,使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学会评价,感受 评价的乐趣。让学生品文时,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有感情地读一读后,先 自评再互评。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不仅提高知识水平,发展交往能力的过程, 而且使每个学生都通过评价看到自己的长处,认识自我,增强自信。 (3)参与作业的布置与批改。为了让学生能乐于写作业,我在布置作业前经常征求学生的意见,以便掌握学生乐于写什么样的作业,学生也愿意为我出谋划策。于是,我经常出示多种形式的作业供学生选择。例如《四季的脚步》我设计了三种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选题:(A)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B)模仿《四季的脚步》写一首小诗;(C)根据诗歌内容画一副四季美景图。让学生在互评互改的过程中互相监督、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这样一项作业能使他们各尽所能,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自然就高涨起来,从而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三。主动探究是自主学习的风帆 新课标要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必须由学生亲自参与,直接体验。因此阅读教学中,我们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探求知识的方法。 (1)兴趣是主动探究的前提,爱因斯坦说过:“只有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浓厚的兴趣如磁铁般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思考力、想象力,驱使他们积极主动思考、主动探究。因此,阅读教学充分挖掘着有利因素,把认知与能力有机融入到生动形象的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会在兴趣中强化。教学中可以让孩子通过运用他们感兴趣的表演加深对课文理解。如:《小蝌蚪找妈妈》一课中的“追上去”“迎上去”“游过去” 的理解,通过让几名学生在讲台上表演课本剧,就使学生很容易区分着三个词的不同意思 。 (2)质疑是主动探究的关键。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会质疑,体现他们的个性,“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起于思,思起与疑”。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善于提出问题并发现问题,是学生自主学习与主动探求知识的生动表现,是教师导读的重要依据。在质疑状态下的学生取之所需,求知欲缋,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学习兴趣高,虚心效率高。因此,教师应注意学生小到对课题、遣词、造句的质疑,大到联系课文前后内容探究。学生读完一篇课文,总会有各方面的疑问。我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是,首先采用抢答的方式来引入:(A)地球的表面积是多少?(B)人类活动的陆地只有多少?(C)通过着两个数字说明什么?(D)人类是怎样对待再生资源?紧接着质疑:你还想了解关于地球的哪些知识?语文教学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措施,我们要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积极引导他们质疑、解疑。这一过程体现了他们求知、求真的个性。 (3)创新是主动探究的发展。语文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为学生的创新提供肥沃的土地。我们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在自主阅读中得到发展。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使学生学会生字新词,提出几个问题,读懂课文内容,还要向深层次发展,让学生去进行新的思维创造,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在教学《狐狸和乌鸦》时,大家都说:狐狸是个很狡猾的坏东西,专门欺骗其他小动物。有个学生却提出:狐狸很聪明的,它能够想办法从乌鸦的嘴里得到肉,我们应该学习遇事多动脑筋。这个学生打破了定向思维模式,从另一种角度去看待分析事物,这是真正意义的创新。 四、语文实践活动是自主学习的延伸 活动是学生的潜能得以生发、表现、确证的基础。学生有了活动的时空和展示的舞台,就会更好地感知、观察、思考和探索,学习的自主性便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1)让学生有实践的时空。“实践出真知”,新课标也大力提倡用生活来补“文本”。让生活的知识库和学习似的知识库交汇、交融,实现语文与生活的对话,从而使语文学习充满生活与生命的气息。教学《爬山虎的脚》、《植物妈妈有办法》的课文后,就让学生到大自然里搜集各种标本,找出类似的植物,结合科普图书写出观察日记。课堂上让同学们把课外搜集的知识在课堂展示。 (2)让学生有展示的机会。挖掘活动因素,设计丰富的活动形式为学 生提供展现自我的学习舞台,让学生居于活动的中心地位,(A)课堂表演活动,一般用于有形象,有情节,语言生动的课文教学中。例如《李时珍》一课,请同学分别扮演李时珍、山民等并创造性地表演文本,这样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清楚,更深刻。(B)朗读活动形式多样,鼓励学生用适合自己,自己喜欢的方法。在阅读教学中,可以用默读、轻声读、大声读、站起来和同桌读,还可以找朋友一起读等。教师要引导学生与课文同欢、同乐、同悲、同泣,与作者心心相印,与文中的人物息息相关。 由此可见,要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并能从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人,从而学生学习的能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