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其他(心得)之学校“软环境”与学生的心理健康
其他论文之学校“软环境”与学生的心理健康 宜昌市第七中学 张弘懿 学校环境是学生赖以成长和发展,并不断走向社会化的重要土壤,它是指学校中能够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实际影响的全部条件。学校环境的构成是极为复杂的,按其控制和作用的特点,将其划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两大类。学校“硬环境”是指学校中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实际影响的,有较为明确的要求 和具体评价标准的客观条件,如学校中的学科设置和教学、学校的常规管理以及教学设备、周边环境等等。与 “硬环境”相对应的学校“软环境”是指学校中客观存在的,主要由教师控制和把握的,经常以潜移默化的方 式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实际影响的各项条件。如学校和班级的风气、教师的人格特点、教师的教育方法等等。如果将学校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那么学校“硬环境”可以说是这个系统中的硬件,它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一般起积极促进作用,而学校“软环境”则是这个系统中的软件,它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何种影响,取决于在这一环境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其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软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抑制,就会对学生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而这种影响的最直接后果是危害学生的心理健康,甚至导致学生产生各种心理障碍。 一、学校“软环境”的特点 (一)“软环境”内涵和标准的模糊性。 学校“软环境”概括地说主要包括四大方面,即学校和班级的风气;教师的教育方法;教师的人格特点和心理健康状况;每个大的方面里又包含若干个要素。从大的原则上来看,这几大方面的内容以及其中各要素的内涵都不难理解和把握,如我们崇尚什么样的校风、班风,好的教育方法有哪些特点,教师应该具备哪些优良的个性品质等等,凡是接受过较为系统的职业培训的教师头脑中并不缺乏这些基本概念和原理。但是,在实际的教育中,在将这些理论转化为具体的教育行为时,各要素的内涵和标准就不那么容易把握了,大多数情况下需依具体情境而灵活掌握。比如,“自由”和“纪律 ”,什么时候应该让学生享有充分的自由,什么时候又必须要求学生严格地遵守纪律,这必须依具体事件、具体场合,甚至具体的每一个学生而有所不同,因此,理论中的所谓“民主”,在实际的教育中,只是一个“弹性原则”而不是“硬性标准”,“软环境”中的各要素都具有这一特点。 (二)“软环境”理解和控制的差异性。 正因为“软环境”中各要素的内涵和操作标准是模糊的,因此,他们对“软环境”中各要素内涵 的理解有很大差异,而教师对各要素内涵理解上的不同,必然导致实际教育控制中分寸和尺度把握上的差异。例如,以人为本的教育中特别强调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认为这是实施有效教育的重要前提,也是塑造学生优良个性品质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关键。但是,究竟什么是尊重,怎样做才是真正的尊重,每位教师的理解各不相同,每位教师对它的重视程度也不相同,体现在具体教育手段和方法中的教育行为就更不相同了。 (三)“软环境”影响和作用的渗透性。 学校“硬环境”的存在是客观的,每位身临其境的教师和学生都能清楚地意识到它的存在和它所发生的每一个变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以及教育科研的深化,学校“硬环境”会不断改善,逐渐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条件,设置更为科学而合理的各科教学并实施更为有效的教学管理。学校“软环境”虽然也客观存在,但它的存在更多的时候就象空气一样,虽然非常重要,但却时常被人们忽视,它对学生的影响也象空气一样, 时刻相伴,但却是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渗透,可以说教师组织下的每一个教育环节,教师对学校中发生的每一个事件的处理过程,教师无意识下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个眼神,都构成一种环境,它潜移默化,日积月累,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二、学校“软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学校“软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软环境”影响学生正确自我认识的形成。 自我认识是人类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概括地说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自我观念和自我评价。正确 的自我认识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个性全面发展和优良个性品质形成的前提条件。学生正确的自我认识是在良好的教育、教学条件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这一过程中由教师调节和控制的学校“软环境”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由于各年龄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的不成熟性和认识水平低的局限,而使他们表现出 对来自教师的评价较为敏感,对自己在同龄伙伴中的地位较为关注,对学习中成败的体验较为深刻等特点,这就更使他们对学校“软环境”中各要素的影响有着很强的易感性。所以,教师对每个学生所持的态度、所做的评价和所采取的教育手段和方法,都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和认识,最终影响学生正确自我认识的形成。 (二)“软环境”影响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 人际关系和谐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对心理健康的一种强有力的促进。学生能否在学校里和老 师、同学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研究表明,学生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以至于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很多都和学校中不良的师生关系、不和谐的同学关系密切相关,所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是学校中人际关系的核心,是学校中各种人际关系的主要协调者,教师的人格特点,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教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以及教师所倡导和培育的班风,无不对学校中的各种人际关系产生深刻影响,所以,加强学校“软环境”建设是建立和 谐人际关系的重要前提。 (三)“软环境”影响学生健康情绪生活的营造。 人的任何心理活动都伴有相应的情绪体验,所以,情绪是否健康,能比较明显地反映出一个人的心理健康 状况。学校“软环境”中的许多要素都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情绪,使学生产生积极或消极的情绪反应,也就是说,在这种由教师营造的心理氛围和环境中,学生既可能形成满意、愉快、乐观、开朗的良好情绪状态,也可能产生压抑、忧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反应。所以,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关注与学生的情绪生活息息相关的学校“软环境”,帮助学生营造健康的情绪生活,让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成为学生社会生活的主导情绪。 三、学校“软环境”建设的着力点 硬件和软件,硬件固然很重要,但是,硬件作用的真正发挥必须依*先进的软件。学校“软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深远影响的事实再一次提醒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加强学校“软环境”的建设。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 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水平是他们在教育实际中能否很好地把握学校“软环境”中各要素基本原则的重要前提 ,所以,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正确的“教育观” ,应该成为贯穿每个教师整个职业生涯的基本任务。在基础教育岗位上工作着的教师,大多数毕业于正规师范院校,或曾经接受过较为系统的职业培训,对于教育理论他们并不陌生,有的甚至学过两遍、三遍,但是,就一个人正确的“教育观”的形成和确立来说,这样的学习还远远不够。 (二)在教师中普及心理卫生知识。 关心并自觉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做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这是时代赋予教师的新的使命,也是社会发展 对教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为了完成这一使命,培养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心理状态的跨世纪人才,就必须面向教师普及心理卫生方面的知识,以引起广大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对学校“软环境”建设的广泛关注。只有教师思想上重视了,并掌握了这方面的初步知识,他们才能够不辱心理保健医的使命,自觉 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学校环境,及时发现、控制学生身上可能出现的心理方面的问题,并对个别学生已经出现的心理方面的问题给予必要的帮助。目前,基础教育工作岗位上的绝大多数教师,在校期间学的老心理学教材中,这方面的知识远远不够,需要补上这一课。 (三)开展针对于教师的心理咨询活动。 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作为学校“软环境” 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心理健康的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言行为学生塑造一个借以模仿的完美形象,使学生在其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心理健康的教师,能在学生中间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相反,教师心理不健康,会直接危害学生的心理健康,如教师对学生怀有敌意,态度专横,学生创造性、独立性的发展就会受到抑制;教师本身有依赖感,不安全感,他便可能通过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帮助,使学生也形成依赖心理,从而使教师自己的安全需要得到满足。教师职业是崇高而伟大的,但教师工作的辛苦、繁琐和压力,却极易使他们滋生各种不良情绪,或产生一些其它方面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疏导,会逐渐加重甚至导致各种心理障碍,所以,在学校中开展针对于教师的心理咨询活动,使每个教师都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