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奏响语文课堂的倾听乐章
语文论文之奏响语文课堂的倾听乐章 语文论文之奏响语文课堂的倾听乐章 语文论文之奏响语文课堂的倾听乐章 语文论文之奏响语文课堂的倾听乐章 语文论文之奏响语文课堂的倾听乐章 语文论文之奏响语文课堂的倾听乐章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的课堂变得热闹了,课堂上看到的都是林立的手,这说明我们的孩子胆子大了,敢说了,会说了。这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教互学的学习场面,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质的飞跃,师生的亲和力加强了。这是个欣喜的转变。但是,我们同时也观察到这样的现象:一个学生站起来提问或回答问题时,有些学生的手仍举得高高的,一旦这个学生的发言出了一点问题,这些学生更是急不可耐,手越举越高,甚至站起来:“老师,我来!我来!”地要求,课堂顿时变得乱烘烘的。当叫到他们发言的时候,或者重复前面发言,或者前言不关后语.像这样,一个孩子在说别的孩子只顾着自己举手争取发言而没有倾听的现象屡见不鲜。其实,这一切都足以表明我们的孩子不善于倾听。 不善于倾听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期由于没有养成一个倾听的习惯导致的。综观我们的语文课堂,造成学生不善于倾听的原因也有很多,如我们有的教师自己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倾听习惯,不能给学生一种榜样示范。学生对课的内容、形式以及同学回答的问题不感兴趣从而缺乏倾听的兴趣。有的学生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倾听习惯,只注意自己的表现欲,而不去理会其他同学的发言。这种种行为足以导致学生不会倾听。 倾听是每个社会人与他人交往的必备素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是一个重要的语文学习习惯。学生在课堂上只有认真倾听老师的话,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地有目的、有意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才能保证活动有效地进行。语文新课程标准也分学段明确提出了倾听的要求,如第一学段是要求“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第二学段是要求“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第三学段要求“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乐于参与讨论。”第四学段要求“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在语文的基本技能“听、说、读、写”中,“听”排在首位,这也说明“听”是“说、读、写”的基础,只有会听了,才能更好地完成说、读和写。小学生的智能发展尚处于低级发展阶段,同样,倾听能力也处于逐渐养成的阶段。有位名人曾形象地比喻说:“注意是学习的窗户,没有它,知识的阳光就照射不进来”。要想学会倾听,就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那么我们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在语文课堂上奏响学生倾听的乐章呢? 乐章一:上为之,下效之——教师以身作则,让学生会听 学生的许多习惯都能从其老师身上找到影子,要让学生学会倾听,教师首先要做到言传身教,要做一个耐心、专心、悉心的倾听者。当学生在发言的时候,无论他们发言是对还是错,是流畅还是吞吞吐吐,教师都不能在这个时候做其他事或者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因为教师的“倾听”一方面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同时也是对学生人格的一种尊重,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案例,课文《浅水洼里的小鱼》有一段描写小男孩捡小鱼的动作描述:“他走得很慢,不停地在每个水洼前弯下腰去,捡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小男孩不想放弃每一条小鱼的时候,有如下对话: 师:“小男孩为什么要走得很慢?” A学生:“小男孩不想漏掉任何一条小鱼,所以他要走得很慢。” B学生:“小男孩如果走得快了,会踩到一些小鱼的。” C学生站起来说:“小男孩走得慢,是因为他走不动了。” 教师愣了一下,似乎预设中没有这样的答案。这个时候学生也发出了笑声,朝着这个孩子看着,孩子脸红了,就像自己做错了事情。 看到这种情形,教师说:“大家别急,也许他有自己的想法噢!我们听他说说,好吗?”只见这位学生迫不及待地说:“小男孩在不停地捡,他已经捡了很久了呀!实在是太累了,所以要走得很慢。” 听到这里,大家也恍然大悟。教师也表扬了他:“你说得很有道理,看得出这是一位持之以恒、有耐心的小男孩。”所有的孩子都会心地笑了。 应该说这是位睿智的老师,也是一位耐心的、善于倾听的老师。正因为这位老师会去倾听每一位学生的想法,才意外倾听到了孩子心灵花开的声音。我想在这样的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下,我们的孩子肯定会养成一个良好的倾听习惯。 反之,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不能耐心地听取学生的发言,反而是武断地打断学生发言的时候,往往会给学生造成一个不良的倾听印象,有时还会错失一个正确或者精彩的答案。在素质提升工程的培训中,曾经看到过一个《乌鸦喝水》的案例,当一个孩子对把石子放进瓶子,乌鸦是否就能喝到水提出质疑的时候,教师不是引导孩子去寻求正确的答案,而是武断地斥责了这个善于思考的孩子。其实,要让水能升上来,必须有一定的水量,否则,水是不能升上来的。如果这位教师能耐心一点,听一听孩子的理由,就会发现一个精彩的正确的答案了。我想这位教师的不善于倾听,至少对这个孩子已经造成了一些伤害。所以说教师认真倾听学生说话的习惯,能给学生养成倾听习惯树立可感的榜样。 乐章二:修栈道,渡陈仓——搭建倾听的平台,让学生善听 1、制定规则,指导倾听 这学期在语文课堂上,发现了学生不善于倾听的问题之后,针对存在的现象建立了“四心”倾听规则:一要专心:上课认真听取别人的发言,发言要举手,不能在座位上随便发言,不重复同学的发言。二要耐心:如对同学的发言有不同意见或者补充,不能随便插嘴,要等同学发言完毕才能举手发言。三要虚心:当同学提出不同的看法时要虚心接受。同时对同学的发言进行评价或者补充的时候也要虚心,要以“我认为……”,“我想对他的发言进行补充……”这些方式进行交流。四要有心:对同学的发言不盲从,要有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一段时间下来,学生倾听的习惯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善。如在学习课文《听听,秋天的声音》时,我问大家:“谁来评价一下这些同学的朗读?” 生:我觉得A同学读得最好,他声音响亮,语句读得通顺。不过,我想给他提个小小的建议,如果‘听听’这两个字读成轻声会更好听。 生:C同学也读的不错,他的朗读很流畅。如果在朗读的时候再加入一点感情就更好了。 多么令人舒服的话语,既给了别人由衷的赞扬,又给出了中肯的不足之处,相信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孩子们会越学越棒! 2、预设目标,明确倾听 要让孩子学会倾听,在教学设计上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如:当一个学生回答问题、读文等情况下,其他学生应该完成什么样“听“的任务呢?教师要在备课时想好,在学生“听”之前布置好。学生有目标,才有可能认真听。在学生发言之前我经常会说:“请其他同学在听的时候,思考他说得怎么样?”“请同学们认真地听,等会要进行补充说明?”“谁还有更好的意见?”等。学生只有认真倾听别人的答题后,才不至于使自己的答案与别人雷同。 前几天听一位年轻的同事上《找骆驼》,在学习 “我还看见骆驼啃过的树叶,上面留下了牙齿印,所以知道它缺了一颗牙齿。”这一句时,有如下对话: 师:被骆驼啃过的树叶是怎样的?请同学们在书本上画一画。 学生兴趣盎然地在书本上开始画,其中有几个学生被指名到黑板上画。一会儿,黑板上的学生基本上都完成了,有几个学生准备走回座位。 师(看到学生准备回去了):请你们等会,请你们说说为什么要这样画? 讲台上的学生便开始讲述自己的树叶,而这个时候下面大部分的学生还沉浸在自己作画的世界中,有的继续在完成自己的大作,有的在和同学争论谁画的像,对于讲台上同学的讲述一点都没有认真听。 对于画树叶、讲树叶这个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白被骆驼啃过的树叶是怎样的,但是就因为教师在让学生讲述之前没有明确全体学生倾听的要求,所以学生才会有上面的表现,对同学的发言心不在焉,这个环节设计的目标达成也没有很好地完成。如果教师在让学生讲述之前布置好倾听的要求,比如:请同学们停下你们的笔,我们来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老师还要请你们当小评委,听听哪个同学说的最有道理。我想像这样在倾听之前明确好倾听的要求,激发起学生倾听的欲望,学生肯定会“听”趣盎然。 3、创设情景,促进倾听 一节课40分钟,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全神贯注,聚精会神是不可能的。现代心理学证实,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其注意力保持的时间长短及注意点分布情况也不同。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注意力的持久性就更差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倾听对于好动、活泼的儿童来说无疑是无趣的,所以教师就是要想方设法从这种无趣中寻找和创造乐趣。 在教学《奇怪的大石头》接近尾声时,下课时间也快到了,这个时候学生明显表现出注意力的不集中,这边有学生在玩手指头,那边学生已经趴在了桌子上了,对于教师的提问都已经提不起兴趣了。而这个时候,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体会李四光的勤思考、善动脑。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办?是根据教案直接提问:“从李四光身上你感受到什么?” 还是另想奇招先唤醒学生的倾听兴趣?这时突然想到在课文中有李四光请教老师、爸爸的描写,就想到设计一个情境,在情境中唤醒学生的倾听欲望和兴趣,于是就设计了一个情境: 师:李四光的疑问终于得以解决了,他也了解了这块巨石的来历,可是还有很多人不知道啊?你说说还有谁不了解这块巨石的来历的? 学生纷纷说:老师,爸爸,可能还有妈妈、奶奶、小伙伴。 师:那现在就让李四光去告诉他们好不好,请同学们自由组合,来演一演。 几分钟之后,就有学生举手了。 师:现在我要请同学上来演一演了,我要看看谁的耳朵最灵,能听出谁说的最好。 学生的兴趣马上来了,人立刻坐端正了,准备好倾听了。 这种注意力不集中,没有倾听欲望的现象不仅仅表现在一节课里面,有时语文课恰巧在体育课、活动课之后,学生在前一节课上已经消耗了体力和精力,此时想让学生打起精神上课都难,更别说要认真听了。这时,也需要我们老师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来创设一些情境,激发学生的倾听意识。在教学《花钟》第一课时时,刚好是在下午的体育课之后,学生的精神明显显得疲劳。于是我就这样导入课文: 师:出示一些瑞士花钟的图片(由花做成的各种钟的形状),看着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学生的情绪马上起来了,人也坐直了。) 师:这是瑞士广场上的花钟,非常漂亮。有一位植物学家也修建过一个花钟,你猜猜看他修建的花钟会是怎样的?(这时学生的情绪已经很激动,个个争着要说) 师:他修建的花钟是不是和你们说的一样呢,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我的话还没有完全说完,学生就已经翻开了书本。) 这样的情景创设,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了倾听下去的强烈愿望。 4、借助游戏 善于倾听 克鲁普斯卡娅说过:“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完全不会观察,可以这样认为,他们的眼睛不用来看,耳朵不用来听,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他们学会看,学会听。”倾听是虽然枯燥,但只要加入那么一点游戏的成分,学生的兴趣就骤然而起了。例如“猫捉老鼠”——就是让学生从老师所读的一些词语中找出一个不同类的。因为有了这个好听的名字,学生们听起来就特别来劲。再如“小小邮递员”——每隔几米站一个同学,老师对第一个同学说一句话或者几个词语,然后由他依次传给最后一个同学,最后一个同学再将这句话或者词语说给老师听,如果没有说错,可以获得“小小邮递员”的奖章。还有“猜猜我会说什么”——请一个学生讲故事,中途停下请同学猜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再继续按照故事的情节往下讲。这时学生为了听听故事的发展是不是和自己预想的一样,就会很有兴趣地听。总之,只要教师做一个有心人,一定能找出许多引起学生倾听兴趣的方法。 乐章三:有米还得巧妇炊——善用巧用评价,让学生爱听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受人赞扬,被人理解和尊重能使人感受到生活的动力和自身价值。正确适当地评价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倾听”的重要手段。所以教师首先要真诚地倾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每一滴水落的声响,当学生说得精彩时,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表扬、赞赏,如“你听得最认真。”“你把别人说的话都听懂了,真了不起!”“你听得可真仔细。” 以此激励学生参与到倾听中来。同时也可抓其善听的“闪光点”进行褒扬:“你把他的优点学来了,说明你很会听啊!”“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你的听力可真了不起!”“你听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帮了他的大忙!”让学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花钟》一课的教学时完第一自然段,请学生来读一读,一位学生读到“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时漏了一个“却”。当他读完,就有几个同学举起手来。我请其中一位举手的发言,这位孩子说:“他读得很流利,但是在最后一句漏了一个却。”我马上说:“你的耳朵听得可真仔细,简直是一双神耳!”这个孩子一听,欣喜地坐下了,其他孩子也羡慕地看着他。这时我话音一转:“只要我们每个同学都能认真听同学的发言,每个人都能练就一双神耳,你想试试吗?”学生一听,可带劲了,个个坐直了身体,竖起耳朵来听了。 除了用激情的语言评价之外,教师还可以适当地运用体态语来鼓励学生。如用目光接触、点头微笑、靠近学生、体态放松、露出全神贯注和兴趣盎然的神色去倾听学生的回答;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使学生更加善说乐听。 教师的即时评价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倾听欲望,但是在课堂上仅有教师的评价显然比较单调,如果能激发起学生对同学的评价,课堂会更加丰富多彩。其实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我们经常能听到学生对同学的评价,如对同学的精彩发言进行鼓掌表扬,再如低年级经常用到的言语表扬:竖起大拇指说: “××××,你真棒!”这些表扬的方式也同样可以运用到我们的倾听评价中来。另外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有的内容还可以采用同桌互评的方法。比如对于初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得正确、通顺。我们可以同桌相互读,听听读的是否正确、通顺,如果在读的过程中达到了哪一个要求,就在这个要求上打上五角星,而认真倾听的同学同样可以获得对方同学的一颗五角星。这样即激发了读的兴趣,又提升了听的兴趣,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只要我们教师做个有心人,让学生之间的互动评价动起来,亮起来,学生的倾听会更加熠熠生辉。 除了课堂上进行即时评价,我们还可以进行一些倾听的评比活动。如“倾听之星”评比,只要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的同学,经过老师和同学的推荐,可以获得“倾听之星”的小奖牌,小奖牌累计到一定的程度就可以到教师这里换取一份小礼品。 其实,课堂上我们一个眼神,一句赞扬,一个微笑,甚至一个手势,都能唤起学生倾听的愿望。如果我们能善于发现每个学生闪光点,用真诚的话语鼓励他们,学生何尝不会养成倾听的习惯呢? 曾有这么一句名言:“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化为学生自身的素质,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于学生的倾听习惯,我们除了有意识地去培养,去提醒,去督促学生养成,还要坚持,坚持到每一堂课,坚持到每一个活动。只有我们不断训练学生学“倾听”,学生才能拥有“倾听” 的能力,养成“倾听”的良好习惯。让我们共同努力,奏响语文课堂上的倾听乐章。 【参考资料】: 1、语文课程标准 2、岳晓东 祝新华:《中小学心理辅导实用理论与技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 3、张雪峰:《教学,从倾听开始》,http://qazxx.dyedu.cn 4、李政涛:“倾听着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载于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7期 (本文获得2008年度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三等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