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古诗审美入境探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古诗审美入境探

语文论文之古诗审美入境探 ‎ ‎  古人论诗极讲究境界,认为无境界则无诗;有境界,才会写情“沁人心脾”,写景“在人耳目”,述事“如其口出”。古诗教学要让学生真正读懂、乐读、会读,也必须引导学生入其境界。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古诗的兴趣和能力,才有利于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熏陶。入境,是读懂古诗的基础,也是审美的基础。‎ ‎  什么是境界呢?境界也即广义的意境,就是作者诗中创造出的供读者驰骋想象、品味感受的艺术空间。不同的诗作境界各有特点:或侧重于描绘自然景物、场景,创造“物境”,借以表达阐发,如白居易《暮江吟》,李白《望庐山瀑布》;或着力于抒发意绪、情思,创造“情景”,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陆游《示儿》;或尽力表达某种意念、观点,阐发某种理趣,创造意境(狭义),如苏轼《题西林壁》,杜甫《前出塞》(挽弓当挽强)。物境、情境、意境密不可分。创造物境是为了表情达意,而表情达意也往往要凭借物境。有时,物、情、意三境会自然融为一体,如叶绍翁《游园不值》,既有苍苔、柴扉、红杏出墙的景物描绘,又有对美好春景的无限依恋,末两句还隐含着一种理趣,给人以类似“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的启示。更多的诗作是于三境中有所侧重,或以景迷人,或以情感人,或以意趣给人以启迪。入境首先是进入物境,但进入物境不是目的,还要进一步体会、琢磨,深入情境和意境。深入物境须望文生象,深入情境当披文入情,深入意境需潜心会意,三个环节密切联系,糅为一体,推动理解感受逐层深化,最后达到“读懂”的目的。以下就如何引导入境做几点探讨:‎ ‎  1、以讲入境 ‎  讲,就是讲解古诗字词句的意思。诗人写诗总是从某种理解、感受(即思想感情)出发,选择摄取生动鲜明的典型形象,并把这些形象进行艺术组合,转化成一行行文字符号。这一过程基本上是:思想感情——形象——语言文字。境界就包蕴在语言文字之中。阅读欣赏一首诗,则要经历一个相反的过程:语言文字——形象——思想感情。只有首先理解字词句,“看到”其形象,才有可能体会到思想感情。以讲入境,就是引导学生从讲解字词句入手,逐步进入诗的境界。教学杜牧《山行》,先组织学生借助字典、课外读物自学,然后让学生逐词逐句试讲,教师则抓住重点、难点从旁点拨指导。学生读读讲讲,讲讲想想,就会望文生象,在脑海中描绘出一副“白云生寒山,霜叶比花红”的秋景图,进入诗的物境;进一步引导“观赏”体会,就能披文入情,感受到景色之美,与作者产生情绪共鸣,进入诗的情景。这便是以讲入境。‎ ‎  2、以读入境 ‎  读,是引导入境的重要手段。通过读,学生可以理解字词句,感知形象,体会情思,并感受到古诗的音韵美。古诗教学不同阶段,可以提出不同的要求安排读的训练。教学陆游《示儿》,我们安排了四个层次读的训练:(1)初读,在讲解之前进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词句,是对语言文字的初步“接触”;(2)学生基本讲通诗句后,二次读全诗,要求把握住诗的情感基调,初步读出“情味”,这是对“情境”的初步感受;(3)学生较深地理解诗的含义后三读全诗,要求设身处地体会作者渴望收复、至死不渝的爱国激情,读得苍凉悲壮、激情满腔,这是对“情境”的深入感受;(4)指导注意本诗的声律特点,如押韵、节奏、抑扬顿挫等,让学生再读全诗,力求声情并茂,这是对情境美、声韵美的深入感受。由此四读,学生便可逐步深入诗的境界。‎ ‎  3、以观入境 ‎  观,就是观看教学挂图、插图、实物、模型等,是丰富经验表象、引导入境的必要手段。有了足够的经验表象积累,经文字唤醒便如见其物,如睹其人,如临其境。山东省实验小学刘汉明老师教《示儿》,结合时代背景和陆游生平介绍挂出一幅自绘的图画。图上,白发苍苍的老诗人形貌憔悴,斜卧病榻,正借着明灭不定的残烛,悲愤满腔,执笔写下《示儿》遗嘱。观看此图,如睹实景,似闻黑夜沉沉的窗外那呼啸而过的愁惨寒风,似见抱病挣扎而起的诗人执笔颤抖的动作。透过诗人的面部表情,更能感受到诗人弥留之际忧心如焚、肝胆欲碎的悲愤心情。这幅图再现了诗人写作本诗时的情景,一下缩短了历史距离,把学生带入“气氛”之中,收到了以观入境的良好效果。‎ ‎  5、以听入境 ‎  调动学生的听觉感受,也是引导入境的手段之一。教师充满情味的范读,学生声情并茂的吟诵,都可成为引导入境的听觉刺激,而教师的范读尤其重要。教师范读,实际上是在“扮演”诗人角色。范读得好,学生就能从教师的表情、语调中“看到”诗人的形象。为求“扮演”逼真,教师课前要反复吟诵琢磨。以听入境,还可以让学生听录音。这是教学王安石《泊船瓜洲》的一个片断:伴着悠扬婉转的笛声,教师声情并茂地叙述,一幅“大江夜吟图”徐徐展开:‎ ‎  “明月高照,大江横流,春风阵阵,水暖花香。这是北宋年间一个宁静的春夜。夜色朦胧,瓜州渡口的一只小船上,五十五岁的诗人王安石正在隔江远眺。江面宽阔,月光与水气交融,混成苍苍茫茫的一片。南岸,京口依稀可见,几点渔火闪烁不定。更远处,几重山影若隐若现,诗人过去居住过的钟山,就在这几重山影背后。啊!相隔只有一江水,此去不过几层山。别离几年的故居就在眼前。此时此刻,诗人心中正如滚滚江水,不能平静……”‎ ‎  琤琤淙淙的箜篌伴奏,似闻江水汩汩东去。笛声婉转悠长,使人联想起高空明月和宽阔的江面,感受到春夜温暖的宁静。接下去,笛声挟悲带叹,如泣如诉,倾诉诗人变法艰难、终致失败,不得不辞官南归的坎坷经历。忽然,旋律又变急促,上下频转,表达出诗人恨辞宦海临近家门,思归心切,却不得不停船夜泊的复杂心情。音乐本来就具有直接触动人心、激发情感的特长,加上朗诵词的配合,更容易激起学生共鸣,让学生听后情不自禁,一声慨叹。‎ ‎  5、以演入境 ‎  演,指演示、表演。有些古诗描写了动态过程。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两句,如何“西辞”,如何“下”,学生往往很难形成明确的印象。可以先帮助弄清地理位置,然后和学生扮演角色,演示孟浩然告别李白东下扬州的活动过程。学生如临其境,就会顿释困惑。再如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山峰,横看侧看,远看近看,仰观俯察,会得出不同的印象,在学生缺乏亲身体验时会将信将疑。演示山峰模型,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则容易突破难点。不然,置身境外,学生就很难接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理趣。所以针对诗的特点,采用以演入境的手段也是必要的。‎ ‎  6、以画入境 ‎  画,即师生根据诗意在课堂上随手作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国古诗与画素有不解之缘。教学中以画入境,有时会产生奇特的效果。特级教师李吉林教学《独坐敬亭山》,先让学生朗读,初步理解诗意,然后就与学生一边讨论一边在黑板上作起画来——‎ ‎  师:根据诗的内容,要画些什么呢?‎ ‎  生:要画一群鸟。‎ ‎  师:为什么要画一群鸟?‎ ‎  生:因为是“众鸟”。‎ ‎  师:是画大一点,还是画小一点?‎ ‎  生:要画小一点。因为鸟飞得高。‎ ‎  生:不应该画鸟。“高飞尽”,就是高得看不见了。‎ ‎  ……‎ ‎  经过讨论,大家认为还是要画鸟,但要画得小,画在边上,给人飞得快要看不到的感觉。接下去,学生提出要画一朵云,因为是“孤云”;要画敬亭山,山上画个小亭子;要画诗人李白,他正面对敬亭山,因为是“相看”……学生兴趣盎然,边读边想象边作画,便随着逐字逐句的理解进入了诗境(《山东教育》1986年7、8月合刊第62页)。‎ ‎  7、以述入境 ‎  述,就是学生在基本理解后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诗意,是学生整合全诗深入感受的过程。述,入境才会更深。教学张继《枫桥夜泊》,可以指导学生如此回述:夜深人静,斜月西沉,远处传来乌鸦声声凄凉的啼叫,勾起人无限愁绪。漫天寒霜,更让人感到凄清、冷寂。夜宿船上一觉醒来已是夜半,环顾四周,唯见江边枫树朦胧的影子和渔船上闪烁的灯火,寂寞惆怅叫人辗转反侧,再难入睡。忽然,姑苏城外的寒山寺里,传来“当……当……”的钟声。这钟声萦绕徘徊,回荡不歇,正如旅人不尽的愁思端端绪绪,重重叠叠,不知如何排解才好……如此述来,物、情、意全出,学生就自然而然地深入到诗境中了。‎ ‎  8、以谈入境 ‎  谈,就是谈自己的感受,谈自己的收获。‎ ‎  (1)阅读理解过程中引导学生一边感受一边谈体会,把点滴感悟形之于语言,既可促进认识深化,发展语言,又可通过交流互相启发,引导学生深入诗境。教学王安石《泊船瓜洲》,学生讲通了一二两句,即可提出问题启发学生谈体会:作者几年在外为变法图强而奔波,历尽宦海风波,现在变法失败,满腔悲愤,千里迢迢回到江南故居的家门口,隔江望去,心情会怎样?学生能够体会到:作者心情苦闷,为变法失败而感到遗憾,对那些反对变法的官僚势力非常憎恨,想到国家的命运又无比担忧;作者饱经宦海沧桑后,渴望得到朋友、家人的关怀、安慰,所以又急切希望一步跨进家门。教师进一步引导:作者思归心切,这种心情用哪个成语能恰当地表达?学生纷纷举手,回答“归心似箭”。过渡到下两句的学习,学生很自然就喊出了作者的心声:“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学生对作者的无限感慨体会得深,因而情不自禁,“何时”二字就加重了语气。‎ ‎  (2)学完整首诗,再启发学生谈谈收获,会引导学生进入更高的境界。学完《泊船瓜洲》,学生会谈出三方面的体会:第一,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急切思归之情,但从诗中体会到的却不只是“思归”‎ ‎:作者写作本诗还有排遣愤懑之意。透过作者复杂的情思,能够看到作者一颗忧国忧民的耿耿之心,诗人可亲可佩。第二,作者为表达自己的心情,开头轻着两笔勾勒出当时的处境,而后由“春风又绿”带出一句反问,满怀情思一泻而出。全篇意在抒情,而抒情又有凭有借,主次分明,一气贯通,自然酣畅,其表达方法值得借鉴。第三,作者苦心推敲,巧用一个“绿”字,修辞上刻意求精的精神更给人启发。体会到这三点,学生就不尽深入了物境、情境,而且揣摸到了写作意图;不仅感受到情思之美,而且感受到本诗谋篇、修辞之美。这样,感受就比较全面、深刻了。如此经常谈一谈,久而久之,学生的思想、审美、写作的修养必然会逐步提高。‎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