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班主任(心得)之浅议怎样培养小学生的爱心
班主任论文之浅议怎样培养小学生的爱心 爱心是人性中最基础的东西,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博爱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古今中外,大学者无不视爱为社会的灵魂。孔子说“仁者爱人”,孟子讲“王道”,都以爱为核心。费尔巴哈要建立的新哲学也是以爱为基础的,他说:“新哲学建立在爱的真理上,感觉的真理上。在爱中,在一般感觉中--人人都承认新哲学的真理”,“爱是存在的标准--真理和现实的标准,客观上如此,主观上也是如此。没有爱,也就没有真理。” 然而,现今的孩子却普遍缺乏爱心:孩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却不懂得对别人付出一点点爱;任性、乱发脾气、不知体贴大人、对父母长辈指来挥去等现象更是数不胜数,特别是在小学生中尤为明显。在当前尤为重视学校德育教育、提高小学生素质的今天,要加强对他们进行“心中有他人”的教育,培养小学生的爱心,让爱在孩子的心灵生根发芽,让爱充满这个美丽的世界显得非常重要。 一、培养学生拥有一颗关爱别人的心 关心别人是爱心教育的基础,是一种良好的品质和习惯,需要从小养成。据调查显示,小学生一般缺少同情他人、关心他人的内在意识,他们生活中的道德行为完全受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特点的制约。然而,在社会群体中,关心他人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重要前提,因此,从小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意识及习惯十分必要。 第一,关心别人从孝敬父母开始。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 生命对每个人都只有一次,它是如此宝贵,要让孩子明白这一道理,才能让孩子珍惜与父母,家人的感情,亲情之爱是人间至爱,如果连父母家人都不爱,又怎谈得上关爱他人呢?培养学生关心别人就要从正面告诉学生做什么事情都要从别人的位置、角度着想,不要只顾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例如:在教学中,告诉学生早晚向父母问好;吃饭请父母先动筷;外出跟父母打招呼征求意见;递上一杯水或递上一双拖鞋;祝父母生日快乐等。当父母长辈休息时,就要踮起脚尖轻轻走路,以免吵醒他们。当父母长辈生病或身体不适时,要学会安慰父母,给父母以心灵上的慰藉,并尽量不给他们制造麻烦。从关心父母上升到关心别人的高度。再如当下课铃响了,同级的班还没有下课,就不要大声吵闹,以免影响他们的学习等等。 第二,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有了责任感才能产生关心别人的意识。①让孩子学会一些家务劳动;作为家庭一分子,孩子有责任参加家务劳动。②让孩子学会为家庭分忧;应该让孩子知道父母支撑一个家庭是很不容易的,自己有责任为家庭出力,要有为家庭分忧的意识,不让父母操心。③ 让孩子学会关心集体。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集体活动。如母亲节启发学生们对母亲的关心、开展为母亲做一件事、和母亲谈心里话等活动;老师、同学生病了,提醒学生们看望慰问,春节,给亲人、朋友送一句祝福的话,表达关心。积极配合学校开展“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献爱心活动。 第三、培养学生帮助别人的品质。 互助、合作是人类生活最重要的条件。一个具有爱心的人起码要有帮助他人的精神和行动,这也是做人的基础和我们的社会与人类得到完美发展的必要条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物投影给学生观看有关图片,帮助学生建立起乐于助人的概念。并且告诉学生,当看到老人上下楼梯不便时,主动让步携扶老人;当乘巴士见有抱婴者或老人不便时,应主动让座位给别人;当同学有困难时主动给予帮助。做为教师更应主动关心和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言传身教,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成为学生助人为乐的榜样。 第四、培养学生尊重别人的品质。 人类是一个群体;群体间的交往是以尊重为基础,在尊重的基础上建立平等友善的人际关系十分重要。因此教师就要从小教育学生尊重他人的重要性。例如:教师要教育学生不要取笑残疾人;对长辈要有礼貌,要爱护别人的劳动成果;尊重别人的私人习惯和隐私等等。尊重他人是一种良好的社会品德,是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的“润滑剂”。尊重他人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和细节上,教师、父母在言行中要给孩子树立一个活生生的样板,这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第五、培养学生与他人分享的品质。 分享行为是学生亲社会行为的一种。学生是否具有分享行为,反映出他是否有关心他人的情感,是否有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爱心。作为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分享行为的培养,提高学生“情感智商”的素质。教师在教学中向学生讲解与他人分享的意义,让学生感受与他人分享的快乐。例如:组织学生秋游或春游时可以把自己带的食品与同学一起分享。有好看的读物可以与同学交换看等等。通过种种形式让学生明白与他人分享行为的乐趣。 二、培养学生拥有一颗关爱小动物的心。 大自然奇妙无比,大自然美丽怡人,大自然中的万物都要爱护。培养学生爱心时教师带领学生进行郊游活动,在郊游活动中一则通过同学们互相关怀、互相帮助的事例培养学生的爱心;二则在活动中我们看到昆虫,可以给学生讲解什么是益虫?什么是害虫?教育学生要保护益虫,把培养学生的爱心延伸到爱益虫、爱动物。 三、活动中培养孩子拥有一颗爱心。 在平时利用一些有益的活动融入爱心教育,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懂得爱,学会爱,拥有一颗爱心。 ① “三八”妇女节,对妈妈说一句爱的话语,唱一支爱的歌曲。教师节,为老师送上一张自制的精美贺卡、小礼物;重阳节,为爷爷奶奶送上一块热腾腾的“重阳糕” ,祝福他们生活节节高,身体一年比一年更健康。每一个节日都传递出一个爱的祝愿,每一次爱心涌动都是一次最好的爱的教育。②在我们的身边总会有一些弱势群体,他们需要关注,更需要关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去关心老人,爱护弟妹是爱心传送的最佳方法。③每个同学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情系汶川,我是中国人”诗朗诵活动,爱在心中传递。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让我们共同努力,省下一点钱,伸出一双手,尽上一份力,捧上一颗心,为灾区人民,送去自己的深情祝福。学生从中感受到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道理。做为教师更应主动关心和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言传身教,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成为学生助人为乐的榜样。让他们从帮助别人中得到了更多的快乐! “爱”是人类社会一个不可缺少而又举足轻重的因素。对于学生,我们不但要为他们创设一个被爱的环境,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学会如何去爱别人。只有在“爱”与“被爱”的双重环境下,我们的下一代才可能健康地成长起来。因此,教师在给予学生爱的同时,也要不失时机地对他们进行“爱心教育”,努力让学生的个性品质得到全面的发展,从而使我们的下一代拥有一个更加光明、辉煌的未来!查看更多